美章網 資料文庫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本文對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支持、籌資機制、覆蓋范圍、待遇水平等方面進行探究,指出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為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對其他地區農村養老保養制度的發展提供相關經驗。

關鍵詞: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試點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養老保障問題逐漸被大家所關注,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率為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91%。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不斷完善,生育率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而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卻在逐步加快。從總體來看,在2011年~2020年中會快速發展,2021年~2040年中會不斷向上攀升,而在2040年到2060年中將會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因此,進一步加快養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當務之急。

1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當前研究背景

1.1安徽農村人口老齡化情況從數據可以看出,安徽省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首先,人口老齡增長速度迅猛,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當中,安徽省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605.7萬人,占全省人口數量的10.18%,與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較,增長了2.73%。其次,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程度要遠遠高于城市的水平,在2005年,農村人口在全省人口中所占比例為66.5%,而農村老齡人口卻占全省老齡人口的76.5%。最后,隨著生活物質需求的增長,農村勞動力在不斷轉移,使得農村老齡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根據2006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安徽省跨鄉鎮超過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數量占戶籍人口已經超過20.9%,絕對量達到1300多萬人。因此,可以看出,安徽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十分嚴峻。

1.2近年來安徽農村養老保險的推進進程安徽農村養老保險自2000年8月由民政部門劃入為勞動保障部門以后,全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緊密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主題下,穩扎穩打,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2005年,安徽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并且,要求全省在3年的時間內實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覆蓋。規定從2007年8月1日起,勞動保障部門要對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制度實施的力度。目前,在全省內已經基本實際施了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制度。

1.3試點工作的一系列成效(1)在糧食主產區上實行“糧食換保障”,以農民現金收入低下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農民進行直接的補貼,采取“國家補一點,農民交一點”的辦法來籌集養老保險資金,為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式。由于糧食購銷按照市場化運作,農民更加自愿地采取“糧補資金換保障”的方式。以前賣糧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2)農村計劃生育對象養老保險普遍建立,凡是在試點地區,都出臺了為獨生子女和兩女戶繳納養老保險的規定,將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與農村計劃生育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3)外出務工人員的養老保險取得一定進展,首先在觀念上樹立了養老保險的意識。其次,還為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在經濟上奠定了參與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因此,不少人紛紛回原籍參加農保,積累養老資金,甚至部分農民工還將在外參保的保險費轉移回家鄉。

2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2.1制度上的不完善(1)較低的保障水平起點,安徽省《實施意見》規定試點縣、市新農保制度的參保人可獲得省級以及試點地區財政補貼3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繳費標準為每年100元~500元五個檔次,試點縣、市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有所調整。個人繳費標準上,實行多繳費的獎勵辦法,實行多繳多受益,以100元為基礎繳費,當滿15年繳費年限,每多交一年加1%的基礎養老金,最高不超過10%,500元以上不再獎勵,即每一個檔次增加5元,最高不超過20元。(2)財政投入過低,使得工業不能反哺農業,對農村支持力度不夠,不僅影響農民對此的積極性,也壓制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提升。(3)過低的繳費水平和形同虛設的補助,一方面由于農民自身文化水平和觀念的限制;另一面由于收入水平較低,使得繳費水平一直受到抑制。同時,從操作層面上來看,缺乏集體補助運行機制,農民養老保險籌資機制完全變成了政府補貼、個人繳費的一種模式。

2.2機構平臺的不健全(1)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安徽省部分市、區、鄉鎮、村的農保機構平臺都已建立,但卻不夠健全。由于人員數量的不足,綜合素質偏低和工作經費等問題,導致人員流失現象較為嚴重。隨著新農保的逐漸覆蓋,以前的人員素質已經很難適應城鄉發展的要求,普遍存在年齡過大、業務水平低下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缺乏的現象,使得新農保的健康穩步發展得不到有效保障。(2)信息系統的建設較為緩慢,新農保作為我國的一項國策,需要在試點期間的操作實施辦法保持高度一致,而軟件系統也是如此。由于國家、省級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的滯后性,為了應付考核,前期各自主張,使得系統的建設很不統一,由此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信息系統的分布建設導致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浪費,也給之后工作的轉移和交接帶來麻煩。

2.3運行環境中存在較多阻礙(1)農民意識的薄弱,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傳統養老觀念的根深蒂固,認識水平較低,在缺乏完善的宣傳工作前提下,認識上的滯后性導致了行動上的滯后。(2)政府過大的財政壓力,新農保于2009年12月正式啟動,中央財政預撥款8135萬元,省、縣的配套資金為1.08億元。2010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7.9億元,省、縣配套資金達到了2.18億元。省級預算覆蓋率由原來的26%迅速增長至60%,并已于2012年全面覆蓋。在此期間,隨著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參保率的不斷提升和領取養老金的人數不斷增多,相關配套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為保障其他政策的落實,使得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財政壓力也隨之加大。(3)農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2010年安徽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5285元,在全國中僅列第18位,與全國的5919元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收入的限制,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收入又存在不確定性,養老保障問題依舊突出,重要原因就在于經濟基礎的薄弱。

3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完善的建議及對策

3.1強化政府所擔當的責任養老保險制度是維持社會公平、公正的基礎要求。當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家不斷壯大之后,使得農民與城市市民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是政府應當承擔的責任。現如今,黨中央“十三五”規劃的提出,要求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使得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而在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面前,安徽的“十三五”規劃也需要緊跟中央的步伐。但是,目前安徽的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在全國都處于中下游行列。推動經濟發展,不僅要努力實現農民的增收,還要深度挖掘農村消費的潛力。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則會給農民帶來很多的后顧之憂,也限制了農村消費需求的增長。因此,主要從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認清農村養老保險建設的重大意義,轉變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城市輕農村的觀念,從而改變做法。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提升養老保障水平,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共贏。

3.2提高政府補貼的水平《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對于政府在財政投入的方面卻沒有做明確的要求,《指導意見》規定國家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但對財政如何支持缺乏具體的規定,對中央、地方財政預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新農保的投入過大。由于國情的原因,政府傳統的意識和照模板設計的考核機制,造成財政支出偏向于GDP發展的方向,故在農村養老保險方面的投入依舊不足。作為一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需要發揮其主導地位,成為制度供給主體。而相關數據也表明,我國國情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只有與政府補貼相結合,才能夠使其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首先加大對農村養老保險的投入力度,逐步地降低個人繳費比例,可以通過將農業抽取的大量利潤以保金的方式返還給農民,同時建立相關基金,縮小每個地區中的補貼差異。其次,對財政、金融、稅收體制進行改革,改變原有的模式,通過對財政收入的增加以達到對財政支出結構的改變,優先考慮各項民生問題。最后,增強預算編制,保障執行的透明度和力度,降低成本,以保證資金用到刀刃上。

3.3加強政策宣傳和監管在當前國情下,農民所能夠接受的知識教育很有限,很多農民對新農保沒有很清楚的認識。因此,加強農民對參與新農保的積極性是當務之急,努力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使他們能夠理解并支持,對我國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除此之外,更要建立和完善內部監管制度和基金的稽核制度,規范各部門的操作行為,并隨時披露相關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到公開透明。

4結語

作為我國的一個農業大省,安徽的城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區間的經濟水平差異巨大,隨之帶來的即是農民收入水平的不均衡。而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均也逐漸成為一個多層次的體系。本文則是通過分析安徽省經濟社會的特點,并根據相關數據以及目前大背景下國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得出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設計、實施以及運行環境等各個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通過加強政府擔當、完善和建立相關機制,以及提高政府的補貼水平來為該項保障制度出謀劃策,以達到縮小農村地區差異,進而縮小城鄉養老保障水平的差異。這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不僅僅需要政府的扶持、領導和推動,更需要每一位農民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俊杰.湖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績效綜合評價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4.

[2]謝萌.新農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D].河北大學,2013.

[3]付卉麗.新農保試點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4]劉靜.強化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的探討[J].新經濟,2016(05).

[5]何倩倩.關于社會養老保險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5(36).

[6]孫丹.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8.

[7]張守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9.

作者:疏雨  劉琪  杜祥偉 單位: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 久久久成人影院|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天天夜天干天天爽|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一二三| caopon在线|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明星ai人脸替换造梦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免费香蕉依人在线视频久|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一毛片|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69视频免费看|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koreanbjneat|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日本人与物videos另类|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视频网| 男人女人做a视频|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色姝姝影院www|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