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強化依法行政提升政府誠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誠信是商品經濟和法治的基礎誠信即誠實信用,是契約得以建立的基礎。契約是商品交換的條件和手段,是當事人各方為了實現各自的預期利益,所設計的必須共同遵循的行為規則。近代西方現代化之所以獲得成功,就在于契約成了商品經濟和法治的傳送帶,包括一切民主政治制度的設計,無不以實現社會主體“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為突破口,而契約文明又以成熟的誠信體系為支撐,無誠信則無契約,無契約則無商品經濟,無商品經濟則無法治。現代國家中,誠信不僅是對個體的自然人的要求,更是對政府行政的要求。亞當·斯密曾指出:任何國家,只要她不具有管理的規范性和公正性,她的人民就不會享有財產的安全,契約信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她的商品業和制造業要長期繁榮下去是不可能的。
2、政府誠信對市場經濟具有重要作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其實就是身份社會走向契約社會的過程,契約社會對誠信有迫切的需求。在我國,關于契約和誠信的法律體制都尚處于成長階段,因此,政府的誠信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層面上的誠信狀況。政府誠信具有公權效力、擴散效力和示范效力,如果發生政府誠信危機,民眾對政府信任度的降低,則各項公共政策的貫徹就會受到質疑和挑戰。如果不是基于理解、溝通、信任而強力推行,則會直接威脅到公權的合法性,其擴散性和示范性會給社會帶來大面積的負面影響。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尚不完善,遠未達到自成系統的市場生態循環,經濟活動主要還是依靠行政權力來摧生、促進,所以政府的誠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初期的市場經濟的發展。
3、樹立政府誠信的基本對策。要解決政府誠信問題,從根本上看,必須有法律和制度的完善,馬懷德教授指出,對政府而言,其對策在于建立依法行政基礎上制度創新,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立有限政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政府職能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就是從人治向法治轉變,從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從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向只當裁判員的轉變。政府要以以市場經濟的理念調整自己的定位。把職能真正轉變到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上來,并且轉變工作方式、工作作風,切實解決市場機制解決不了也解決不好的問題,為經濟活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即使那些需要由政府管的事情,我們也要尊重客觀規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2)建立責任政府。建立誠信政府,必須以追究行政人員的法律責任為終極保障。因此,政府必須實施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司法機關應完善、加強對行政行為的責任追究。具體而言,就是對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行政、濫用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許可、不作為、嚴重違反行政執法程序等行為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司法機關要監督制約政府的行政行為,保障公民在其權利受到侵害時的救濟。
(3)建立人道政府。政府人格是一種擬人格,具有派生性,其權利與能力是被賦予的,政府是人的投影,真正的本體是人。政府的行政行為應以人為本位,服務于人,不能異化而走向人的對立面。
二、依法行政和政府誠信,共同構成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明昭示著社會進步的程度,在現代國家,文明更是被演繹得五花八門而又淋漓盡致。中國有過輝煌燦爛的時代,支撐那個時代的政治人文環境已隨著歷史遠去。西方的文明背后,又有什么樣的制度在支撐,在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即使在馬克思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深刻思辯尚未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有識之士也已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問題。物質和精神文明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目標。在人類以國家等集合形態生存的時代,我們要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規范群體的制度。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有精神,人要發展,就要有精神文明,對國家而言,則是制度文明,制度文明就是政治文明。當政治文明走上歷史舞臺,我們尤為關注的是,它對走入改革深處的中國將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它引起的,將是人們對蜂擁而來的思潮、主義的理性思考,是人們思想深處觀念的變革,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對現實狀況的深切關注和對傳統的經驗和教訓的合理取舍。毫無疑義,法治道路的選擇,是中國走向未來的開端,而政治文明則是中國法治的重頭戲。當我們看到世界已被形形色色的國家機器操縱運轉,國家權利與個人自由對峙,并隨時可能吞噬弱小的個人時,我們看到了政府(國家機器的核心)的巨大力量,并因此選擇法治,將政府作為法律的監控的對象。在政府與個人的互動中,政府無論貼上什么標簽,都將不可能和個人再融為一體,他們互為依托,并生共存。法治的目的在于首先承認這種現實,再通過法律使其實現良性的對峙,并進而達到和諧。從平民的視野觀察,是希望政府以公眾代表的名義出現時,是真正在為公眾的利益服務,換言之,象契約中的“人”一樣,誠實有信,在法律的監控下,其行為如“法”,公正而可把握,合理而可預測。政府應依法行政,樹立誠信,于目前追求現代化之中國,尤為緊要。
三、結語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同樣,樹立政府誠信,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當我們泛泛而談法治、依法行政、政府誠信這些令人激動的詞語時,我們最關注的,仍然是同我們一樣的渺渺大眾和腳下這片滄桑的土地,我們視為神圣并虔誠信仰的,是現實中力量仍然有限的法律。但我們相信,法治理想將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延續,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一切都會如流水般逝去,而我們每天為之付出努力的,決不會是過去的簡單重復。
作者:趙崗寧單位:廣州市職業司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