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臺灣體育法學的研究范文

臺灣體育法學的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臺灣體育法學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臺灣體育法學的研究

當前,關于體育法的認識,既有軟、硬法之分,又有內部規則與外部規則的界限;實質上,它既包括國家對體育進行管理的法律規則,也包括體育運動當事人創造的用以調整彼此之間體育關系的規則。前者可以稱為體育國家法、外部規則、硬法,具有公力強制性的特點,后者可以稱為體育固有法、內部規則、軟法,具有多元性、自治性、專業性、國際性、文化性、傳統性以及非公力強制性的特點[3]。所以,統而觀之,臺灣體育法的意義應該從更加宏觀、廣義的角度加以理解。國外對體育法的界定是,(體育法)是一個規制體育行為和解決體育糾紛的松散但已日趨聯系緊密的規則的集合體[4]。由此看出,臺灣體育法學對此研究與國外基本趨同。

體育運動權利研究

體育運動權利是臺灣體育法學理論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研究包括體育運動權利的淵源、體育運動中的男女平權問題。其中體育運動權利的導出與確立研究在分析了德國與歐洲運動憲章關于運動權利的內容之后,認為體育運動權利是臺灣“憲法”的平等權、自由權、生存權、受益權和參政權的具體顯現。而體育運動中的男女平權研究則突出了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的問題,藉此提出:要改善男女運動的平權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其中立法保障是重要因素。還有研究認為:在女性主義的影響下,傳統性別角色進入轉型的過程,參與運動被視為一種女性重塑性別常模的過程,運動本身成為現代女性實踐女性主義核心論述的場域[5]。

體育法律制定與修改研究

1.學校體育法制定研究

學校體育法制定分析是臺灣體育法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點。長時間以來,競技體育和社會體育類法規政策由臺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制定,而“教育部體育司”制定學校體育法規政策,盡管學校體育在臺灣體育事業發展中居有利地位,相關體育法規命令較多。但是,學校體育法規命令的法源多來自于《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而該辦法的法律位階低于《國民體育法》,致使在執行這些學校體育法規命令時,執行力和執行效果受到限制,特別是一些學校體育法規還面臨無法可依的窘境,如《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鑒于此,相關研究認為應該修訂《國民體育法》,以明確學校體育定位[6]。還有研究從學校體育政策合法化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探討了學校體育法制問題,認為學校體育政策合法化過程與學校體育法的立法有相輔相成的效果[7]。更有研究直接從迫切性、周延性、策略性三個方面剖析了制定《學校體育法》的可行性。其中從周延性角度看,制定《學校體育法》,應該將《國民體育法》中學校體育的內容和《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的重要內容一并考量。而從策略性角度看,制定《學校體育法》,能夠引導學校體育向優質體育轉型、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培養優秀運動人才,達至培育健全學子身心的目標性遠景[8]。上述這些內容類似于我國職業體育、體育產業立法等方面的研究。

2.《國民體育法》修改研究

體育法修改研究是臺灣體育法學基本理論研究的又一個重點。1929年頒布的《國民體育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體育法律。截止到現在,一共修改過7次,其中在大陸修改一次(1941年),其余6次修改在臺灣。來臺后的近幾次修改都經過了一定的理論研究,研究包括橫縱兩個方面,橫向方面研究,具體比較過大陸與臺灣體育法情況,包括法源、立法宗旨、公布規定的體育運動事項等。通過比較,研究者認為《國民體育法》在法源、體育行政組織系統、民間體育運動團體、競技體育等方面的規定存在缺憾[9]。如在法源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在第一條就開宗明義,確立了我國憲法是其立法法源,作者認為這樣做比較好,能夠提升體育層次,給體育發展帶來深刻影響,而《國民體育法》沒有做到;再以競技體育規定為例,《國民體育法》對此僅有一條規定,具體操作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其效力無法與法律相提并論,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中日韓體育法研究在論述了三國體育法各自特點后,對修正《國民體育法》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10]。具體而言,中日韓體育法的特點分別為:制定《日本體育振興法》積極聽取了專家意見,并將這些意見以法律形式加以保障。同時擬定計劃,積極推動;而廣開財源,籌集資金,并于法律中明確補助范圍的做法成為該法的一大亮點。

韓國《國民體育振興法》體現了“民間推動、基層扎根,制度健全和財源保證”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在臺灣學者的眼中則突出表現為“體系周全,重視弱勢,保障傳統”。在此基礎上,臺灣學者提出未來《國民體育法》修改的幾個方向:如國民運動權的貫徹落實、增加國民運動經費、構建國民體育推動體系等等。縱向研究是對《國民體育法》前后修改條文的闡釋,這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兩篇論文,作者是同一人(李仁德),一定意義上講,他成為多次《國民體育法》修訂的見證人。一篇是1998年第三次修正后的《國民體育法》與1982年《國民體育法》的比照研究;另一篇是2000年末第五次修訂后的《國民體育法》與2000年初第四次修訂的《國民體育法》的比照研究,這兩篇論文都對修訂原因及背景進行了論述。

具體領域研究

(一)體育不當行為

運動禁藥(在我國大陸統稱為“興奮劑”,通過文獻分析,臺灣“運動禁藥”的范疇要大于“興奮劑”)和體育暴力是體育不當行為研究的兩個主要內容。運動禁藥是指運動員使用有害于健康或增進運動表現的藥物或方法,企圖影響檢測結果的方法[11]。對于運動禁藥的管制,《國民體育法》第17條有明文規定。依此,2000年出臺了《運動禁藥管制辦法》。在相關研究中突出的是運動禁藥教育與宣傳,關于運動員和教練員運動禁藥教育與宣傳的調研顯示:運動禁藥教育與宣傳應該進一步加強。具體而言,應該提供運動禁藥的種類、限制及危害資訊;實踐過程中加強定期藥檢;提高運動員和教練員理性判斷力等[12]。由此可以推測,我國臺灣地區對待運動禁藥注重于預防。體育暴力研究包括球迷暴力與運動選手暴力兩方面,其中運動選手暴力研究舉出了一些實例,如臺灣士林地方法院2000年度易字第359號刑事判決:被告因打高爾夫球,將球擊中相鄰球道正在打高爾夫球的原告,法院判決被告無罪。對此判例,相關研究從合理性、危險承擔等角度進行了法理剖析。

(二)體育意外傷害

這類文獻研究出現的最早,文獻所展示的內容既較為全面又突出了一些重點與特色。其中關于體育意外傷亡事件的形成條件包括自身過失、不可避免原因以及故意或過失所引起三個方面[13]。關于體育意外傷亡事件的法律歸責研究認為,出現體育意外事故,將會涉及到憲法中權利責任、民法上的民事責任、刑法上的刑事責任、國家賠償法上的民刑事責任以及行政法上的行政責任問題[14]。其中憲法中的權利責任與國家賠償法上的民刑事責任問題,我國大陸體育法學研究中未涉及到,可以視作臺灣體育法學研究中的一個特色。鑒于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多水),這方面研究特別突出了溺水刑事責任問題的探討,通過對1985年至1996年十余年間44個法院判例的分析,總結了7種造成事故出現的過失類型,除開救生員疏忽與不足兩個過失類型部分被判有罪外,其他情形都被判無罪[15]。

(三)體育職業化與法律

體育職業化的法律問題研究主要探討了職業棒球運動員的契約、職業體育勞資糾紛以及反壟斷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契約分析,相關研究認為,職業聯盟占據主導地位,其所制定的章程、公約、契約等限制了球員的生存權、自由權、人格權,一些條款規定不公平,為此,應該仿效美國、日本等職業體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進一步修改、完善契約。職業聯盟或一些職業組織是契約的主要制定方,它們的運行,雖然有體育委員會等政府組織進行監管,但只是針對其合法性而言,對于球員權益卻無法干涉,特別是沒有球員工會組織,因此,出現勞資糾紛,解決起來較為麻煩。職業體育反壟斷研究認為,職業體育發展過程中,市場公平競爭和反壟斷是一個重要議題,制定反壟斷法有利于保證民眾在職業市場中的利益,防止職業體育市場結構惡化,保持職業體育聯盟與球員工會之間的平衡[16],最終促進職業體育的深入發展。

(四)體育商業化與法律

體育商業化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多涉及法律問題。例如轉播權、贊助、代言契約等等,這方面研究我國臺灣主要以介紹國外情況(主要是美國)為主。值得一提的是運動彩票和插花行銷的探討。臺灣地區2008年正式發行運動彩票,發行伊始,就有研究認為,對此應該獨立立法[17]。2010年,《運動彩票發行條例》頒布實施,從法律位階上看,這是一部法律。但是,相關研究還是對其一些細節方面的規定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剖析,如主管機關、發行機構、獎金支出、盈余分配等[18]。插花行銷在我國大陸稱為“埋伏營銷”,對此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盡管體育組織或贊助者主張插花行銷構成違法行為,但是,對于消費者態度的實證調查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結果,因此,法律上判斷插花行銷是否違法,需要進一步觀察。

(五)體育爭議研究

體育爭議研究著重介紹了國際體育仲裁院及其爭端解決方式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列舉了臺灣地區職業棒球的仲裁規定。在我國大陸體育法學研究中,體育爭議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研究重點,相關論述較多,研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深度,總體看來,這方面研究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反觀臺灣地區這方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

臺灣地區體育法學研究思考

(一)研究數量平穩增長、個別領域突出

前文所述,我國大陸體育法學研究雖然稍晚于臺灣地區,但是,各種文章、論文及各類專著、教材的數量已經有2000多篇(本),從數量上看,臺灣地區體育法學研究遠不及大陸。從文獻發表時間看,近些年來,研究數量出現平穩增長態勢。研究過程中臺灣地區體育法學的論域也不及大陸,如我國大陸體育法學2003年的綜述性研究就論域問題總結了五個大方面,每個大方面又分為若干個小領域,如對若干體育問題的法學理論研究就細分了六個方面。盡管如此,在一些領域,臺灣地區體育法學研究仍體現了自己特色,如前文談到的體育意外傷害中的憲法中的權利責任與國家賠償法上的民刑事責任問題。

(二)突出了“混合法”特色

從法律形式上看,“臺灣法”應該屬于大陸法系,以成文法為法治基礎。從這個角度分析,“法源”成為其常用詞,或者言必稱“法源”。但是,臺灣地區體育法學研究的實踐表明,某種意義上,它們又是英美法系的“翻版”。對此,有研究認為,我國大陸的法學觀仍然停留在傳統研究范式上,重規則,強調體系,將法學看作是一個封閉的、固定的規則體系或命令體系,而英、美國家傾向于視其為一個開放的操作的體系[19]。以臺灣地區出版的《休閑體育法規理論與實務》一書為例,初看書名,應該是理論與實證研究并重,篇幅上各自為半,至少理論篇應該占到相當比例。實則不然,全書400多頁,基礎理論部分也就10多頁,沒有給“體育法”以明確定義,更沒有臺灣地區體育法及體育法學的歷史、體育法與體育法學的地位、體育法的價值目標與原則、體育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關系、體育法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等方面的論述。正應了“(美國)這些學者并不關注體育法學作為學科的特殊性或作為學科的體系完整,而關注法律在體育領域適用的特殊性,也就是說在他們的觀念中,體育法學不是并立于部門法體系的法學門類,它不過是一門關于各種部門法適用于體育行業的特殊性的學問”的觀點[20]。在此前提下,一方面,臺灣體育法學介紹了大量美國的相關資料;另一方面,對臺灣地區職業體育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判例進行了剖析。

(三)相關研究人員多具有法律背景

臺灣體育法學研究人員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一些體育行政部門和體育院系,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多具有法律背景,以林振煌、林瑞泰為例,他們本科學習的是法律,畢業后做過律師,具有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后又任教于體育院系,因此,在體育法學研究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

(四)能夠積極借鑒學習域外、國外經驗

除了介紹大量英美國家體育法內容外,臺灣體育法學研究對外學習、借鑒的一個特點是對我國大陸相關內容的專門分析與探討,前文體育法修改是一個案例,其他還包括對我國大陸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研究、對我國施行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的探討以及我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法規問題分析等等。

(五)體育法學的“本體”研究要相對滯后于體育法制建設實踐

客觀講,臺灣體育法制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在體育組織管理、社會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經濟、體育交往、反興奮劑等方面都有較為詳細的法律制度,形成了自己的體育法體系。從現有文獻看(也許筆者搜集到的資料不全),體育法學研究還沒有完全覆蓋上述內容,或者研究深度不夠,導致體育法學的“本體”理論探索滯后于體育法制建設實踐。這個問題的出現也許是“混合法”的特色使然,使得他們更注重操作與體育法律實務,但是,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因此,臺灣體育法制建設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體育法學理論研究必須加快步伐。(本文作者:李靜、賈文彤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上原亚衣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www亚洲精品|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欧美日韩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婷婷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巫山27号制作视频直播|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你懂的|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78期马会传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好爽~好大~不要|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全视频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三级吃奶乳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