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與差異分析范文

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與差異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與差異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與差異分析

摘要:一定時期的人口初婚年齡分布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們婚姻選擇行為的影響。文章首先提出了隨機擾動因素影響下的初婚年齡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齡別初婚率統計方法,然后對中國自1985年以來的初婚年齡分布的變化趨勢以及存在的城鄉差異和教育程度差異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1)我國初婚模式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生了顯著變化,存在明顯的延遲效應;(2)初婚年齡分布的延遲效應存在從城市、鎮、鄉村依次遞減的變化趨勢;(3)接受大學教育的男女人口與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顯的延遲效應。

關鍵詞:初婚模式;初婚年齡分布;年齡別初婚率;城鄉差異;教育程度

0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和經濟取得了的巨大發展,加之中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的初婚模式產生了深刻變化,并成為人口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但現有的對于中國初婚模式的研究,由于受到人口數據的局限,主要集中在平均初婚年齡及其趨勢、夫妻年齡差等方面的分析。已有研究在對初婚模式的分析和測度方面的指標和分析方法也較為簡單,無法綜合考察初婚模式變動的趨勢和不同人口群體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對我國城鄉差異以及教育程度差異對初婚模式的影響的研究尚處于空白。本文首先基于觀察數據建立了初婚年齡分布的一般模型,并提出了一種改進的估計初婚年齡分布的方法,然后進行了實證分析,給出了我國25年來初婚年齡分布的變化趨勢,并比較了城鎮鄉人口群體的初婚年齡分布差異以及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群體的初婚年齡分布差異情況。

1研究方法

1.1初婚模型

自從寇爾(1971)發現人口的初婚模式以來,圍繞初婚模式的研究層出不窮。為改進對初婚年齡分布的估計效果,人們先后提出了許多的改進模型(Kostaki,2009)。但是由于實際人口數據存在一定的誤差,特別是年齡別初婚率往往存在一定的進度效應和隨機干擾現象,所以直接對數據進行擬合并不一定能得到真實的初婚年齡分布。為此,本文提出一個一般的初婚年齡分布模型。

1.2年齡別初婚率的計算

本文所使用的與年齡別初婚率有關的數據來自中國歷年的人口統計數據。由于部分普查數據如“六普”數據中僅提供了分年齡的婚姻狀況人口數據,沒有直接給出年齡別初婚率(更不用說同一隊列人口的年齡別初婚率)。因此,本文需要將分年齡的不同婚姻狀況的人口數據進行處理,以得到近似的同一隊列人口的年齡別初婚率。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方法:首先,對于某一特定年齡,普查數據給出了該年齡段人口的總數和分婚姻狀況的人口數。在該年齡段所有已婚人口中由于包含了再婚的人口比率,因此需要將再婚的人口數量從該年齡隊列的人口數量中去掉,剩下的就是該年齡的初婚人口累積人數,除以該年齡總人口數就可得到該年齡的累積初婚率。其次,由于該年齡段的累積初婚率是由該年齡及以前的各年齡的初婚率累加而成的(如在20歲人口中,一個人處在初婚狀態,則他或她可能是在20歲完成的初婚,也可能是在19歲或18歲完成的初婚),因此將該年齡之前的各年齡初婚率去除就是該年齡的初婚率,然后將結果歸一化就得到分年齡的初婚率。最后,借鑒總和生育率的計算方式,將同一時點不同隊列的分年齡人口看作是同一隊列經歷不同年齡的人口,就得到同一隊列人口的近似年齡別初婚率。在此基礎上,通過本文給出的一般方法就可以得到某一隊列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

2實證分析

2.1數據以及處理本文選取的數據

出自1985以來的歷年人口統計數據,包括《中國199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中國200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中國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以及《中國201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數據。錄入的數據包括“全國男性總人口”、“全國男性初婚”、“全國男性已婚”、“全國女性總人口”、“全國女性初婚”、“全國女性已婚”以及分年齡別男女(15~49歲)人口數,總出生人口數,分城鎮鄉的初婚人數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初婚人數。對得到的同一隊列的年齡別初婚率本文使用P-K擴展模型進行擬合。

2.2中國初婚年齡分布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為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初婚年齡分布的變化趨勢,本文選擇了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全國男性和女性人口數據,采用上述介紹的方法,得到了中國自1985—2010年的分性別初婚模式變化情況。

2.3中國初婚年齡分布的城鎮鄉差異比較為分析

城鎮鄉因素對男女初婚年齡分布的影響,本文分別選擇1990年和2010年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由于兩組數據結果相近。本文以2010年為例給出分城鎮鄉的男女性人口的初婚年齡實際分布。

2.4教育程度對初婚模式的影響

為考察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群體在婚姻選擇上的差異,本文根據2010年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婚姻狀況數據,來給出其初婚年齡分布。其中男女性的教育水平分為未上過學、小學、中學和大學四個程度。

3結論

本文從男性和女性兩個角度,對全國初婚年齡進行了探討,在時間維度上進行了縱向比較;并選取了受教育程度與城鎮化水平這兩點,在空間維度上進行了橫向比較,綜上所述,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初婚年齡分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并且中國的初婚年齡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城鎮鄉差異和教育程度的差異。具體的結論如下:

(1)中國20多年來的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齡穩定增長。雖然增長并不高,但總體增長趨勢較為平穩。而且早婚現象仍然存在(如15歲,16歲左右),但這一年齡的初婚率卻逐年下降,而25~30歲初婚率卻在這25年來逐漸增高,這也與我國男女婚姻觀念更加開放,對婚姻要求更高相符合。其中男女平均初婚年齡差在1985—2010年都有所增長,也體現我國現在男性生活工作壓力越大,對初婚年齡的選擇延遲會遠高于女性。

(2)中國人口的初婚年齡分布存在明顯的城鎮鄉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方面是隨著時間增加,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其初婚模式都存在延后的趨勢;二方面是無論男性和女性,都存在著平均初婚年齡從城市到城鎮再到鄉村的遞減效應;三方面是城鎮鄉的男女平均初婚年齡差相差不大,但同樣存在隨時間增加的趨勢。

(3)教育程度對中國人口初婚年齡分布存在明顯影響。平均初婚年齡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情況下呈現男高女低的現象,但是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二者之間的差距會有所降低。接受高等教育的男女人口其初婚年齡分布沒有顯著差異,但存在明顯的向右延遲現象。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初婚模式模型和經驗分布的基礎上的。由于初婚模式相對不容易受到出生人口漏報的影響(當人口漏報是均勻分布的時候),因此,本文的分析結果有利于對初婚率的變化進行判斷。當然,本文選擇的擬合模型隱含了雙峰分布的假設,在模型的擬合中可以看出來當初婚率變動劇烈時效果會更加好,也更加接近本文的模型描述。

參考文獻:

[4]易翠枝.婚姻市場的教育分層與女性人力資本投資[J].華東經濟管理,2007,(2).

[5]陳正偉.中國初婚年齡性別匹配模型及應用[J].統計與決策,2010,(3).

[6]韋艷,董碩,姜全保.中國初婚模式變遷——基于婚姻表的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3,(2).

[7]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199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

[8]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200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

[9]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10]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2010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作者:石國平;李漢東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好色先生tv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尤物网在线视频| 久久久免费精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曰|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欧美jizz18性欧美|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立即播放免费毛片一级| 哪个网站可以看毛片|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俄罗斯精品bbw|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成年女人色费视频免费|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