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多媒體對國際法雙語教學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運用多媒體解決國際法雙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實現中英文在何種程度上的結合是上課老師需要重點把握的問題。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精心制作雙語課件將英文國際法的術語、原則和制度同國內的國際法教材有機結合,通過教師的把關和篩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避免受外國教材的觀念和意識形態上不合理的影響和限制,從而實現為我所用的目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中英文的比照和參考,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有效避免了中文英文各自為陣和轉換上的難題,達到通過兩種語言掌握相關知識點的目的。例如,國際法中有很多拉丁語表述,JusCogens,Obligationsergaomnes,雙語幻燈片有利于正確理解這些內容的真正含義,避免漢語翻譯上的局限。
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困境。首先,國際法是一門理論性較強且和日常生活距離較遠的課程。在學習和講授的過程中,容易遇到理論枯燥、學生興趣不高的情形。其次,本課程面向大三的學生開設,盡管這些學生大都通過了國家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的考試,但許多學生的聽說能力并不高,加上公共外語和專業外語的學習內容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異,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因為語言障礙而思維落后,往往跟不上教師的講授進度而漸漸產生厭學情緒。靈活采用適當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國際時事政治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一定的新聞、廣播或其他方式作為開場,通過問題將學生引入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是非常有用的方式。互聯網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直接、有效和快捷的信息。通過信息更新,將目前發生的國際問題適當的和國際法的講授相結合,通過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展示,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適當的課后作業加強學生在感興趣問題上的深入學習,將使學生獲得全面的提高。例如,2011年5月國際刑事法院對卡扎菲逮捕令的新聞,可以被用于解讀對國際刑事法院的作用和局限,使得國際法雙語教學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
通過結合國際時事政治和新聞,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多媒體課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某些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基本跟上教師的講授,保證教學效果的實現。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需要注意本課程和法律外語課程的區別。法律外語主要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而國際法雙語課程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因此需要教師根據知識點的難度選擇適用中文或英文,而不是進行中英互譯。在海牙國際法學會暑期班的培訓中,常常有教授制作英法雙語的幻燈片,以使得某些原汁原味的法言法語得到表述。概念或理論的名詞解釋用英文表達,困難之處用中文講解。在掌握了核心概念和理論后,學生閱讀英文材料或者捕捉國際新聞中的法律意義的能力都將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運用多媒體提高國際法雙語教學的效果
1.運用多媒體提高案例教學質量。案例教學是提高法學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提高學生面臨真實案例時的分析和決策能力具有很大幫助。案例是學習和研究國際法的重要內容。國際法雙語案例教學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討論,多角度、多方式地培養學生中英文的讀、寫、聽、說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國際法有關原理的把握。雙語案例教學運用于國際法中具有其本身的困難,多媒體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首先,國際法的講授過程,案例分析必不可少。國際法的案例一般較復雜,判決原文少則數十頁,多則數千頁。③由于判決過長,法律背景的不同,國內的國際法教學大多忽視了案例的應有地位。但國際法院和其他國際司法機構的判決是國際法的淵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對國際法案例教學有很大幫助。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精心制作,能通過較形象和集中的方式對申請方和被申請方的觀點進行對比,明確爭議焦點,放棄次要爭議點,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并且把握判決的核心。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能在有限的時間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其次,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對國際法庭審理案件的程序有感性認識。在國際法院、國際刑事法院等國際司法機構的官方網站上,有判決的原文,并有一定的視聽資料,甚至有案件的庭審實錄,適當精選素材,可以直接讓學生了解國際法院的庭審程序。諸如《東京審判》、《盧旺達飯店》等電影可以作為課后資料讓學生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發掘電影里國際法的運用和對國際法理解得有誤的地方。再次,在模擬法庭的法庭辯論中,學生自己制作和展示幻燈片,能確保講述和辯論過程中觀點明確、焦點集中,真正達到爭論的效果。雙語教學的實踐,期望于學生盡量用英文進行案例的陳述和辯論,多媒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英語水平的有限,提高對控辯雙方觀點的理解。在現在有很多國際模擬法庭競賽,利用這些競賽中的各種英文資料,對國際法雙語教學是很大的幫助。
2.運用多媒體提高講授質量。制作教學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環節,幻燈片在某些內容的講授上具有很強的優勢。在國際法的雙語教學中體現得更為明顯。首先,通過圖形可以使有關內容的邏輯關系明確,層次清楚。例如,在講授聯合國的組成和職能時,通過結構圖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該機構的構造和職能分工,邏輯清楚,容易掌握。其次,幻燈片的正確使用可以將知識點串起來,形成連貫的體系。例如,海洋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內容,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海峽、公海、國際海底區域彼此相連,某些領域存在重疊,法律規定也有模糊之處,單純用口述的方式講授,學生容易混淆知識點,學習難度很大。這時,用幻燈片展示立體結構圖,再具體講述這些區域及其法律地位,學生將輕松而牢固的掌握知識點,包括像大陸架的定義這樣的地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相糅合的難點。在某些內容上多媒體的運用降低了講課難度的同時,提高了理解的容易度,便于識記有關內容。④
3.運用多媒體演示資料查找,提高法學基本素質。通過互聯網查找國內外的資料是學生急需的重要能力,迅速、準確地查找到權威的第一手資料,能保障知識的更新和觀點的更新。國際法的淵源主要是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如何迅速準確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中英文法律文本,了解國際組織的工作動態,在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及時找到原始資料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多媒體演示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法學數據庫的使用方式,演示國際組織和某些國家政府中法律文件的查找,多媒體教學是無法替代的方式,其簡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習效果,保障學生能很快地掌握教學內容。各國法律法規的透明度不僅是WTO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是各國際組織宣傳其工作的方式。政府間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國家政府通過互聯網了大量的信息,掌握了有關查找方法后,學生將擁有一項重要技能,使其在畢業論文的寫作、工作難題的解決上受益。在信息社會的今天,迅速、快捷地找到所需材料,利用國際國內有關信息,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正成為懂外語、懂法律的國際化的法學人才。
4.通過學生網絡終端自行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在眾多法學學科中,國際法具有與生俱來的國際性。與國內法不同,各國的法律傳統和法律制度的差異使得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本國特色,學習內容和國際接軌存在難度。而國際法的理論和實踐是共通的,外國法學院也開設同樣的課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還可以了解并學習外國法學院的講授內容。安排一定內容的網絡終端自行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國外本課程的教學。例如,在聯合國網站上的國際法視聽數據庫,有世界著名國際法學者、國際法院法官的演講錄像,是權威和前沿的對國際法理論和實踐的講解。⑤適當安排學生課后學習,利用課堂時間進行總結和概括,使學生受中外老師的熏陶、并和外國學生在同樣的學習水平上,實現學習內容的國際化和交流標準的統一。
當然,多媒體運用也可能帶來某些不利影響,例如,過多地依賴多媒體,可能減弱教學內容的體系性,過多的幻燈片、視頻會帶來邏輯的混亂;花過多精力去制作課件,影響教師對教學方法和內容的研究等。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教師和學生的法學和英語的基本素質才是國際法雙語教學成功的關鍵。合理運用多媒體應當進一步探討。最后,用聯合國的口號來形容多媒體對國際法雙語教學的作用很合適:“itisyourword!”(本文作者:付文佚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