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的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腐敗問題的再認識
(一)腐敗產生的社會根源
廉政與腐敗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有所發展,剩余產品有所增加,隨之出現了私有制。私有制的產生則是腐敗產生的最重要的社會根源。除私有制外,社會制度、社會生產水平也是腐敗產生的重要原因。首先,私有制的存在是腐敗產生的總根源。馬克思主義科學地說明了,私有制及其國家的存在是腐敗產生的總根源,“是一切齷齪事物的溫床”。列寧以當時的美國為例,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那樣,資本權力即一小撮億萬富翁對全社會的權力表現的如此橫蠻,采取如此明目張膽的賄賂手段。”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財產,有了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剝削階級利用其手中的特權不勞但獲得生產資料,當這種合法形式滿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時,他們就是用非法手段來攫取利益,從而產生腐敗。私有制是腐敗現象的經濟基礎,剝削階級及其影響是腐敗現象的階級根源。其次,專制制度的存在是腐敗產生的政治根源。現代社會研究發現,專制政治制度必然導致全力的絕對化,“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因此,專制制度“在性質上就是腐化的”。社會公共權力集中在君主手里,國家的一切百姓都要聽君主的統治和指揮,君主是最高的絕對權威。這就決定了社會公共權力由君主掌握,缺乏監督,君主可以隨意擺布權力。在這種情況下官員的腐敗也缺乏監督,于是腐敗越來越猖狂。最后,社會生產的落后,社會資源緊缺,這是腐敗產生的外部根源。在這種資源及其緊缺的條件下,人們為了獲得一己私利,走上了當官的道路。他們不僅要當官的分內利益,而且還有非分之想,利用權力發不義之財。腐敗行為在這種環境下在所難免。
(二)腐敗的危害
腐敗現象確有其普遍性、嚴重性和頑固性,并且給我國改革開放和建設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首先,腐敗在思想上侵蝕各種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干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黨政軍、公檢法、組織人事部門人員的敗壞,對國家安危影響更甚。其次,在政治上敗壞黨政機關人員的形象,人民會喪失對國家領導機關的信任,破壞黨群關系、政群關系和干群關系、引發社會政局不穩和嚴重動亂。最后,在經濟領域,會造成經濟活動的腐敗運行,嚴重干擾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對經濟體制改革帶來嚴重阻力。經濟領域中的腐敗會嚴重牽扯到政治上的腐敗,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導致權錢交易等現象,危害人民的利益。
二、中國反腐的新態勢
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以來,特別是領導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從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把反腐倡廉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常抓不懈。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指出“堅決反對腐敗,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在中國共產黨的重視下,反腐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首先是,嚴肅查辦各種腐敗案件,反腐倡廉效果顯著。堅決查清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治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是貫徹從嚴治黨方針、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中共查處了各宗腐敗的大案要案,充分顯示出中共反腐的堅定決心。第二,反腐制度越來越完善,制度反腐初現成效。制度反腐是我國反腐的重要保證。根據歷史經驗,黨和國家對反腐工作做出長期判斷。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具體來看,這些年制度反腐的成就主要表現為建立和完善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相關法律和規范國家工作人員從政行為的制度等等。第三,堅持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扎實推進。
反腐倡廉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所以反腐策略也在不斷調整,開始由側重遏制、側重治標轉向與預防結合、與治本結合;由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第四,網絡反腐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近幾年來,在各路網友的細心監督下,幫助黨和國家抓住了幾條危害社會主義建設的“蛀蟲”,如表哥、房叔等。網絡以其公開、透明、快捷、影響面廣的特性成為反腐新平臺,也使得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表達權的實現有了新途徑。腐敗現象經久不息,雖然我國在反腐方面做了重大努力,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我國反腐仍然面臨巨大挑戰,腐敗易發頻發高發,危害更大影響更深。第一,腐敗涉案人員越來越多。現在我國腐敗人員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省部級干部落馬的數量實屬罕見,中級干部腐敗的程度越來越深,一些被人忽視的小官員頻頻成為腐敗大案的主角。第二,腐敗涉及方面愈來愈廣,手段也更復雜和多樣。原來腐敗只是個體行為,現在變成枝蔓錯節官官相護,集團性、體系性、系統性案件更為常見,“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涉及權錢交易的違紀違法犯罪案件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受賄手段不斷翻新,形式變化多樣,更具隱蔽性復雜性。第三,反腐倡廉體制機制不夠嚴密,鉆空腐敗現象突出。集團性的、體系性的、系統性的腐敗案件頻頻暴出,暴露出反腐倡廉制度設計存在著巨大漏洞,體制和機制存在嚴重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人事方面用人不當,反腐敗部分環節設計有漏洞,反腐敗法律體系不完善等等。
三、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反腐倡廉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工作,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這個關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始終堅持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個主題,強調維護黨的先鋒隊性質和隊伍的純潔性。
第二,推進黨的純潔性建設。黨的純潔性,包括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等各個方面的純潔。保持黨員純潔性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強化思想理論武器和嚴格隊伍管理相結合,堅持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加強黨性修養與黨性鍛煉相結合。保持黨員純潔性,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做到信仰堅定、忠誠可靠,艱苦奮斗、拒腐防變,克己奉公、服務人民。
第三,推進黨內民主,強化民主監督。發展民主是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政治基礎。實踐證明,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為了鏟除腐敗,根本途徑就是建立民主政治,加強監督力度。沒有民主、沒有法治、沒有監督就沒有社會主義,也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的反腐敗斗爭的根本勝利。創新黨內民主制度、構建防治腐敗的監督合力、積極營造民主監督的社會氛圍是推進民主加強監督的有效途徑。
第四,推進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實現權力的良序運行。如何反腐倡廉,從世界各國的經驗和社會實踐看,比較常用的策略有三種,即思想教育、社會運動、制度建設,而最好的反腐倡廉策略當然是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以規范和制約權力為核心,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要明確其構成要素,重點加強反腐倡廉的規范、保障、激勵制度建設,是反腐工作有良好的制度體系保證。
第五,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國際合作,杜絕“裸官”現象。當下我國與外國的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的需要越來越迫切,與其他國家建立執法合作、司法協助、人員遣返、涉案資產返還等工作機制的要求也迫在眉睫。同時,在與其他國家建立反腐機制時,也要在國內嚴查“裸官”現象,制定杜絕“裸官”的制度。反腐倡廉任重而道遠。在新的形勢下,我們的黨要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系。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好地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做到依法辦事、清正廉潔、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員干部要加強自身的廉潔自律,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耐得住清貧,切實保持清正廉潔。增強信心,與全國人民一起,共同努力,建設廉潔的政黨、政府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國家。
作者:錫娟娟孟慶恩單位:江南大學江蘇黨風廉政建設創新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