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外漢語教學的中西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化差異比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激發漢語學習者興趣實習所在班級的外國留學生是從不同的國家來到中國的,有的來自臨近國家日本韓國,有的來自大洋彼岸美國加拿大。課余時間陪留學生練習口語會問一些為什么學習漢語的問題,學生們給的答案多數是因為喜歡中國,無論是喜歡中國還是別的原因,留學生都希望學好漢語,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有著教師的義務,還有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責任。通過中國的文化和外國文化的比較,找到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一方面可以讓留學生學習到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激發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終促進對外漢語教學。
(二)理解中西文化差異,深入學習漢語西方人關注隱私的態度要略高于中國人,我們需要理解哪些隱私方面是西方人非常具有保護意識的。對于個人隱私的界定,西方人常把年齡、是否結婚、工資、身體健康狀況等看作是隱私,而中國人則沒有那么多規定,很多老人被問及“您今年高壽了?”會很自豪地告訴對方自己的年齡。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學好漢語這門語言就要理解中國文化,在中西文化對比中深入學習漢語。
(三)克服文化差異,提高漢語水平到一個國家學習一門語言,要經歷初學這門語言的新鮮感,之后會遇到挫折,進行調整,可能還要經歷文化震蕩“culture-shock”,在學習期間克服文化差異是學習這門語言的關鍵。通過找到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并在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克服這么差異,漢語水平才會逐漸提高。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引入文化因素
(一)啟發性教學國內和國外的教育家對“啟發教學”都很重視,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理念。留學生對于學習漢語本身就有好奇的心理,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在中國大文化背景下學習中國文化,理解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與途徑。
(二)對比教學高低情境文化的對比,中國屬于高語境文化的國家,人們在交際時使用的語言負載的信息相對不是很多,跟多的需要周圍的環境和時代背景進行補充,可能跟多的信息存在于交際者的內心中,西方國家屬于低語境文化,語言中負載著大量的信息。如中國人請客吃飯后問客人“吃飽了嗎?”,西方人可能會理解為吃的量是否足夠,而中國人真正表達的意思是客人吃的是否好,吃的好不好,飯菜是否符合客人的胃口。教師通過給學生分析兩種不同文化的差異,讓學習者真正認識到中國文化,提高漢語實際交際能力。
(三)循序漸進式教學《學記》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發展特征“學不躐等”就是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漢語知識是有邏輯的科學系統,學習者本身也有自己的認識規律,學習的過程也是遵循“由不知到知”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講中國人講究謙虛禮讓的文化逐漸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習者理解中國人“哪里,哪里”的內涵,而不會觸犯中國人的文化禁忌。
三、結語
各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與碰撞讓世界文化更豐富多彩,通過我們對外漢語有意識地給學生展示文化的相異之處,并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比較中西文化的不同,最后真正學到不同他們國家的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文化之美,促進語言學習。
作者:劉靜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