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日本現代文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代表人物及著作
現代文學時期的日本文學形成兩大派別,分別是左翼文學和藝術派。其中左翼文學以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為代表,最具代表性的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和德永直的《沒有太陽的街》被稱為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之作。藝術派早期以新感覺派為主,川端康成和橫光利一是主要作家,后期則以新興藝術俱樂部成員為代表,小林秀雄、同舟橋圣一等,標榜藝術至上,反傳統,尋求新的形式與手法。小林多喜二是公認的此時期的最優秀代表。他終身致力于日本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在艱苦歲月中,寫下多部反映無產階級反抗壓迫斗爭的著作,激勵無產階級運動,雖然獻出了寶貴生命,但其著作被永久流傳下來。從初期的短篇小說和隨筆,如《龍吉和乞丐》、《殺人的狗》、《瀧子及其他》等,小林多喜二描寫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自發反抗,表現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意圖,到后來接觸革命刊物,閱讀高爾基等革命作家的作品,學習馬克思列寧書籍,思想發生重大變化,參加了革命作家組織,堅定革命信念,謳歌革命分子威武不屈的革命氣概,深刻揭露日本法西斯面目,《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是小林多喜二第一部成功之作,也是日本無產階級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在和工人們一起參加戰斗,并且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后,小林多喜二終于在1929年3月創作了一部激動人心的中篇小說《蟹工船》,為小林多喜二贏得了世界榮聲,被翻譯為多國文字,其中小林多喜二為中文版作序。《蟹工船》集中描寫了漁工與監工的反抗壓迫與兇殘施壓的斗爭上。勞動者為生活所迫到漁船作苦工,深受剝削。受國內外革命形勢的影響,他們由分散到團結、由落后到覺悟、由不滿、反抗到進行有組織的罷工斗爭,迫使監工低頭。作品譴責了日本帝國主義統治者對內殘酷剝削和壓迫、對外野蠻侵略和擴張的反動本性,批判了軍國主義,對工人群眾的覺醒和斗爭進行贊美,同時也呼吁罷工斗爭要有策略思想基礎。同時,小林多喜二創作的《工廠支部》、《組織者》、《安子》、《為黨生活的人》以及兩部未完成的長篇著作《沼尾村》和《轉形期的人們》都深刻地反映了工農運動,對推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的日本無產階級文藝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德永直、葉山嘉樹、黑島傳治、宮本百合子、中野重治、直村等左翼作家也有廣泛的影響。德永直創作的《沒有太陽的街》,是日本無產階級文學中第一部以產業工人有組織的大罷工為題材的作品,在藝術創作上采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極具藝術性,形象塑造有血有肉,環節緊湊。川端康成是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強調繼承日本美的傳統,以《雪國》、《千鶴》和《古都》獲諾貝爾文學獎。其他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等也是被世界人民熟知。而另一位人物橫光利一,在新感覺派中更具代表性。他們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物質文明迅速發展,人們要以視覺、聽覺來認識世界和表現世界,即以感性認識論作為出發點,依靠直觀來把握事物的表現。因此,他們主張追求新的感覺和對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然后再給現實做精美的加工。他們認為藝術家的任務是描寫人的內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現實;他們強調主觀和直感的作用,認為文學的象征遠比現實重要。他們否定一切舊的傳統形式,主張進行所謂文體改革和技巧革新。橫光利一的《太陽》、《蠅》、《頭與腹》開創了這一流派的創作道路。另外還有中河與一、今東光、片岡鐵兵、十一谷義三郎等人物代表。但是后來該流派逐漸分解橫光利一、川端康成傾向新心理主義,中河與一等則主張形式主義,此外還有人轉向左翼。
二、日本現代文學影響
任何時期的文學都是對當時社會階級背景的表現,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整體風貌,包括內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情況,同時也涵蓋與其他國際的交往情況。日本現代文學對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歷史進行了再現,反映了日本國內激烈的工農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沖突,日本的軍國主義使日本民眾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底層階級紛紛反抗;但同時還是有一些資產階級,他們拒絕起來反抗而是選擇逃避,思想沉淪,消極避世。通過歷史的再現,日本國內的民眾對戰爭也同樣的持反對態度的,是愛好和平的。對于世界范圍來說,日本的無產階級已經開始向蘇聯學習,并且馬克思主義已傳入日本,成為思想武器;日本對外進行的侵略活動也引起人們的不滿,也有日本的文學作品反映出對中國的支援,不管何時,文學范圍內的交流是世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永遠是超越民族和地獄的界限,為不同的時代所接受甚至流傳萬年。日本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吸收了中國和歐美等世界文學的營養,同樣也會豐富和壯大世界文學的內涵。
作者:范文娟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