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中文學教育的缺失及重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底蘊,漢語言一直作為我國的官方語言存在著。語文這門課程就是學習漢字的基礎課,它是一門文字運用實踐課程。我國的文字是非常具有工具性與文化性的,并且在計算機語言輸入的速度也是最快的,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國文字的靈活性與人文性的基本特點。語文作為基礎教育課需要老師把漢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全部突出出來,但是,在我們的實踐傳授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因此,我們要促進語文課程的創新高度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學教育;文學的改革與發展
一、前言
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的增強,我國的文化事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其中漢語言文學教育就在不斷地推進改革。作為語言的工作者,對我國的語言文學的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也是水漲船高。在我國剛剛修訂的語言大綱中也強調了要加強文學教育的全面培養,所以,我們要把現在小學語文中的文學知識進行現狀分析。充分發掘文學教育在課本中的教育地位與重要性,充分利用我國的文字文化優勢,打造一個全新的文學教育思想,加快建設人性化的教育體系。
二、語言文學的重要地位
我國文化底蘊是深厚的,像五言絕句、七言律詩、寓言、小說、散文、兒歌等,都是我們國家文學教育方面的精神食糧,也就是我國的文學格式體,同是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熏陶的行為素質培養和學習文化的過程。作為要改革的語文課程,主要是要將其傳授知識的方式和語文的知識體系與課本的結構進行重新改造。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內容受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和語言專家的高度關注。我國比較著名的教育家馮鐘蕓要求把語文課程分成語文和文學兩塊,因為二者的使用程度不同,不能相互替展。文學是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去體驗其中的意境和生活,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吸引學生對文學的喜愛。通過我們的語文學習讓學生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母語,為自己母語的良好發展使之早日成為世界語言而努力奮斗。另一種教育工作者理念是讓文學成為教育的主體,有效施行素質教育,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兩種論點都說明了文學素養是教育的主體部分。首先,文學教育關系到人的發展狀態。很多的教育者認為,文學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性的精神物質??梢陨砼R其境的享受不同的意境及人生美好未來的感覺,表現了對文學思想的極致感受,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國外的學者認為,文學是一種審美教育,是主體感觀教育,是情感教育,同是也對精神方面的體驗與充分地發揮了想象力、理解能力的創新過程。通過對思想與語言的培養,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培養良好的品格,強化其審美能力,并且最終成為學生一生的終身素養。其次,文學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學最終目的是將語文學習放到實質的語言教育中,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流一樣,通過文學的學習讓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并且成為他們的常用語言來表達。語言的生長來源于文學的教育,它是生活中藝術加工,它是富有內涵的審美價值,其中包括了很豐富的信息,也體現出了人們特有行為的表達。
三、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中的缺失
在小學的語言教學中,文學作品大多都是需要背誦的,根本沒有理解其中的意思,做到了無解的程度。首先,文學鑒賞的模式化。我國的語文教學都是以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為主,整個文章為教育的內容,在授課過程中老師把文學作品的作者簡介、文學作品的背景等都作為常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時將作者、語言、核心內容及其寫作手法等相關元素直接限制在內。沒有讓學生直接學會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并且理解其豐富的內涵所在。老師應該和學生共同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考鑒賞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情感、角度去感覺文學,只有學生自己體驗了,才能喜歡文學作品。因此,我們要提倡加大文學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孩子自己的審美、自己的個性化。使學生自己打開鑒賞才能、創造性的陶冶情操、領略美的享受完整其他人生的藝術。其次,老師脫離了文學素養。在各個省的中心學校對學生的文學培養都是比較注重的,其他地區的學校對文學的培養方面嚴重不足,老師對文學的教育重視也是遠遠不夠的。老師是學校的領導者及組織者,只要學校展開文學教育,加上老師的積極配合就會實現其目標。造成此原因在于,教育體制的局限性及老師的素質不夠,他們大多重視的是成績,沒有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使文學和學生產生了距離。第三,強化兒童文學化。兒童文學化是指文學作品真正的變成語文教材的一部分。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是文學種類不全資源缺失等。像我國的民間的童話都在教材中很難看到;一批經典的兒童作品也損失嚴重,像我國過去的三字經等。雖然現有的教材中有不少的兒童文學作品,但是大多全是形似的東西,還有很多外國的作品充斥其中。沒有一個屬于兒童文學需要的作品,造就了很多假兒童文學的存在。
四、語言文學打造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文學的教育體系方面我們應該重新打造全新的理念,文學素質的重點在于心靈、文化、語言及審美,它是文學教育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們要在多方面進行強化。首先,強化學生在文學方面的審美能力。文學作品的基本要素就是審美,文學作品的目的就是在于把生活藝術加工,增加它的鑒賞性與審美性。同時也是一種功利性的欣賞,是達到某種目的的存在,也是一種精神食糧。文學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終極目標,在我們研究文學教育時,要知道文學教育的真正意義,就是強化教育對象的審美,達到全民的綜合文化素養。其次,把文學作為啟蒙讀物。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所以在重新構造教育體系時,就應當涵蓋啟蒙的教育。學者提出文學教育對孩子的啟蒙是有重要的作用的,它可以做詩意啟蒙的靈魂,可以加強漢語的權威;通過研讀作品可以理智的去思考文學作品,從語句中明白其重要的含義;通過閱讀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激發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能力;通過閱讀品味其中的奧秘。對于此觀點可以說是非常符合實際的方法。第三,強化人們的精神食糧。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精神享受,更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精神食糧,它是人們追求人生的意義,探索自身的人生態度,為自己打造人生方向勾畫美麗藍圖有著巨大的作用。文學教育只有有效地施行,就是要回到文學作品的閱讀中去。讓人們走進知識意境的環境中,擺脫一切限制,跨越種種障礙,真正的進入精神空間當中。與作者、與自然、與過去的世界進行交流,形成心與心的情感共鳴。在文學的精神世界里超越自我,強化內心的世界,摒棄我們的懶惰,找到人生的起點。
五、語言文學的基本措施希望
在促進文學教育中掌控好方向,強化其理念,總結出相關操作措施。首先,引導學生向細讀文本轉變。文學文本閱讀可以用三個方法,大概性閱讀,詳細性閱讀,及最后的總結性閱讀。通過三種閱讀方法相互關連,逐漸地加深,完成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其次,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學生的深層閱讀理解能力是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它是一種學習后的能力。通過這種文學課程使學生能夠了解到相關信息,可以體驗作者的背景,能夠評價作品的價值。第三,感悟生活體驗不同的人生。在讀一部作品時,我也在了解作品自身的狀態,因為文學自己也是有開拓性的??梢宰x取作者的豐富生活,感受到其細致入微的變化。因此,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就是一種深刻的體驗過程,只有領悟到作者的人生,才能打造自己美好的未來。
結論:
綜上所述,影響現在小學文學教育的原因是眾多的。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強大的今天,也要加大學習制度的改變,對于應試的教育進行有必要的改革。強化我們的教師隊伍,全面實施我國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榮虎.兒童的文學教育: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劑良藥[J].學周刊,2013,12(32):95.
[2]孔素云.對小學語文課堂中文學教育的探析[J].學周刊,2013,11(11):164.
[3]韓麗梅.文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失落[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1,11(04):87-89.
[4]呂民英.淺析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文學賞析[J].學周刊,2011,05(05):191.
[5]王尚文.論語文課程的復合性[J].課程•教材•教法,2006,06(12):32-36.
[6]辛克清.論文學教學中的文本細讀方式[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6,10(03):104-109.
[7]蔡可.“語文”、“文學”宜分科[J].讀書,2004,10(01):113-117.
作者:李秋妹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