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女生舞蹈與健美操融合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藝術舞蹈是以提煉、組織、美化了人體動作為主要手段,著重表現語言文字或其它藝術表現手段難以表現的人們的內在的深層的精神世界———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自身內部的矛盾沖突;以表達人們的審美情感,審美思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藝術舞蹈具有舞蹈表情、舞蹈節奏、舞蹈構圖三個要素,舞蹈表現可以說是是靈魂,而舞蹈節奏、舞蹈構圖則市靈魂的時間和空間形式,他們是相互相承、相互制約的。健美操是一項融音樂、舞蹈、體操于一體,并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體育項目。是以人體自身為對象,以健美為目標,以身體練習為內容,以藝術創造為手段,在音樂伴奏下,通過徒手、手持輕器械和用專門器械的體操和舞蹈的動作結合的邊緣性綜合運動項目。健美操與舞蹈相比較,少些抒情、柔軟,而趨于歡快、奔放、有力。由于身體動作之快速變化與腳下富有彈性,連續不斷的跑跳,使全身上下充滿生命活力。健美操是“力量、耐力、柔軟加上美”,不僅強調“健”而且強調“美”,把體育與美融為一體,把藝術舞蹈融為一體。藝術舞蹈與健美操既有內在的聯系,又各自有其明顯的區別,舞蹈中融有健,融有美,健美操中融有舞蹈,但二者絕不等同。健美操強筋骨,健體魄,乃“健”之所在;藝術舞蹈乃“美”之所求。
2融合教學中藝術舞蹈與健美操的關系
舞蹈基本姿態、形態的要求,概括起來是:沉肩、挺胸、立腰、立髖、夾臀、形成挺拔的軀干姿態;立頸、收腭,兩眼平視有神,形成正直的頭部位置;直膝、開胯、繃腳,形成舒展、有力的腿部線條;基本手位準確,手臂線條流暢,形成優美的手臂姿勢。健美操動作的正確性表現在頭部、軀干、四肢的基本位置和身體姿勢、形態及動作的路線、方向和部位,立、坐、蹲、跪、臥基本姿勢,走、跑、跳、跨、踢的基本動作到位程度和準確性。健美操“美”的表現為動作舒展挺拔、優美大方、流暢和諧,并富有動感美、韻律美、力度美、健康美、青春美。所以說,舞蹈的基本姿勢、形態,實際就是健美操“正確”和“美”的所在和基礎。舞蹈動作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風格各異,千變萬化,為健美操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動作想象和動作素材,豐富了健美操的動作內容。健美操動作剛柔結合,以剛為主,動力性是健美操的主要特征;而舞蹈動作的剛,主要表現在動作性上,動作性舞蹈力度強,幅度大,變化快,節奏分明,剛勁有力,與健美操動作的特點相一致。而抒情性舞蹈舒展、流暢、柔和,與健美操的柔勁相一致。
3藝術舞蹈與健美操融合教學的途徑
3.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國家教育部最近提出,在大學生中開設“音樂欣賞”、“藝術欣賞”、“舞蹈基礎”等多門藝術教育類選修課程,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此,應該結合當前的發展形勢,在女大學生體育教學中,增設“舞蹈表演基礎”、“民族舞蹈”、“體育舞蹈”等選修課程,并在健美操教學中,增加“藝術舞蹈”教學內容,創編適合女大學生的藝術舞蹈組合。
3.2教學與研究相結合
與時懼進,發展變化舞蹈文化教育事業,是當前高校正在加強和完善的教育課程之一。隨著美育教育的不斷完善,藝術表演舞蹈教學已經被廣大女大學生所接受,它與健美操教學相融合,共同發揮著育人的功能。在教學實踐中,既要加強教材的改革,又要加強教法的更新,更要加強教學環境的改善,形成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3.3音樂與欣賞相結合
通過理論教學與電化教學,向學生介紹音樂的常識,如:樂理知識、音樂節奏、韻律、風格等。教會學生學會欣賞、學會發現、學會創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認知能力,幫助女大學生盡快學會掌握健美操的節奏和舞蹈的表現。
3.4健身與健美相結合
在藝術舞蹈和健美操融合教學中,向學生介紹運動技術的同時,講解科學鍛煉的方法,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生理衛生知識及保健知識,全面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為培養終身體育觀打下良好的基礎。人體是身心辨證的統一體,人體動態所表現出的力與美既是外在美,又是內在美,構成健美操的自然美,也可以說內在美是形成外在美的核心。
3.5體育與美育相結合
體育離不開美育教育,兩者有機結合,對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極大促進作用,我們要有的放矢的對女大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使體育與美育融合為一體,共同發揮“教書育人、教書育體”的功能。最終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