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人文精神

【摘要】進入21世紀,人文精神的培養成為我們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本文就歷史社會教學中有關人文精神培養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問題。從而通過人文地理、歷史的教學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歷史與社會;人文精神;培養

背景

主觀方面,我國青少年的人文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然而在我們這個日益物質化、利益化的時代里,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氣息的淡化,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憂慮。正如一首詩中所說的那樣:“人們走入了手段的王國,卻迷失了人生的目標;跨入了物質的天堂,卻跌入了精神的深淵。”許多青少年有悖于常理、法理的事件的發生,使人們意識到,找回他們失去的精神家園,拯救青少年的靈魂,重塑他們的精神世界,大力弘揚人文精神,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是我們21世紀所面臨的緊迫的任務。客觀方面,人文精神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同時,又是《歷史與社會》新課程的四大特點之一,《歷史與社會》為培養學生應有的人文素質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載體,不論從標題來看,還是從內容來看,甚至從設疑來看,它無處不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例如,《傍水而居》,這一標題用一個“傍”字濃縮了水和人的關系,一種意境之美盡顯其中,再如,用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內容和圖片來吸引學生,把人文地理的豐富內涵用學生喜歡的彩色圖片和閱讀材料體現出來等等。因此,我們要充分合理地上好歷史與社會這門課,加強學生人文方面的發展。

現狀

一方面,受中考指揮棒等教育教學實踐的影響,我們的教學從一開始就具有了強烈的現實性和功利性。一個突出表現是關注學生的教學成績,一切以分數論英雄,一切以中考成績為衡量教學成敗的標準。在教學過程中,重傳授和管束,輕學生的學習體驗、感悟,忽視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道德品質、個性發展的培養。忽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這就必然使學生人文精神缺失,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課改實施以來,許多教師還沒有徹底領悟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還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還在實行先前的那一套師道尊嚴,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無形之中剝奪了學生思想情感的發展,也就造成了學生的人文精神的缺失。與此同時,新課改后,教材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單課教材,改變成了綜合性的教材,這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下,許多教師還不能適應新時期下的教學。從而也缺失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如何突出人文氣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入手。

一、歷史與社會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新課改,新時期,學生、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類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現在的教師必須具備時代要求的綜合素質,富有時代精神品質,才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其中教師良好的人文素養,自身的人文氣息是其成行的重要保證,而且有著良好人文素養的教師必將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傳統歷史與社會教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古董”,是“古板”,是“傳統”而非“新潮”,與新時期學生的心理、行為方式有點格格不入。但教師的榜樣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又往往超過他們向學生所傳授的知識產生的影響。因此,新型的歷史與社會教師,應加強人文修養,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加強課堂教學語言、姿態和表情的修養,追求一定的個性,追求大氣,豪氣,追求歷史學者的廣博,地理學家的執著,政治學家的豪邁。努力達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只有充滿個性魅力、富有人文氣息、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人文素養、高品質的學生

二、挖掘學科資源及其學科補充資源

歷史與社會學科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資源。通過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使學生從人文地理、歷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濃厚的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價值觀;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之情,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形成百折不撓、銳意進取的科學態度等。除了我們利用學科這個主要資源之外,歷史與社會教學還應該積極利用學科之外的大量的課程資源,包括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照片、音像資料等等。作為課程的執行者,教師應對教材進行大膽的取舍,積極主動地對教材進行人文化的加工,把對知識的講解轉化為師生對課程進展的真切體驗、感受和領悟,使歷史與社會變成“活”的腳本,更豐滿,更有立體感,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展和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實際,更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探究未知的領域,去放飛自己的心靈,健美學生的人格。

三、充分發掘教材人文思想

新課改以來,《歷史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人文教材,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思想,例如,關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形成崇尚科學的態度,各區域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等等。而且這些人文思想也是《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掘該方面的教育因素。課改后,不管從版面還是從教材內容來看,《歷史與社會》新教材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材把學生看作是“人”,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獨立個體,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應有效地把握教材,以教材為載體,以教材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豐富的人文因素,豐富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思維。如七年級的“草原風情”,“母親河”及八年級上冊的“探尋絲綢之路”等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人文知識。豐富的人文素材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同時還應該增補一些新鮮的有豐富人文精神和時代氣息的內容,如在教學中貫穿“神舟十號”,“嫦娥三號”、杭州20國集團峰會等。拓寬學生視野,滲透思想教育,增強人文意識。教師只有善于從紛繁復雜的地理歷史現象中,梳理出最具人文價值的素材,運用多媒體技術和語言藝術,才能再現歷史的人文魅力,使課堂教學自然融入在人文氛圍之中。

四、營造和諧融洽的人文氛圍

營造民主公平、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時間、學習資源、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從歷史與社會教科書等相關學習內容中提取信息、獲得意義,從而形成情感豐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諧,具有堅強意志和銳意創新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和引導學生就某個或某些問題進行自由討論和辯論,提倡以合作方式解決問題或生成新問題,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寬容等人文精神。學生才能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關愛,才能使他們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學生在這種體驗中了解歷史,在體驗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如今,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全面發展的學生。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地不斷推進和深入,新課程走進了課堂,走近了學生,弘揚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氣息,成為我們新時期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作為我們新課改后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只有在新理念下的教學中,大力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學生的終身、全面發展,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梁仁華.《課程改革與人文精神》,《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年第5期

[2]趙亞夫.《歷史教學中的人格教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年第1—2期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符悅東 單位:余姚市姚北實驗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波多野结衣cesd—819高清|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欧美jlzz18性欧美|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av电影|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中文| 无翼乌全彩之大雄医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 国产日产卡一卡二乱码| 69av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2021| www.天天干|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给我免费播放片在线中国|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韩国出轨的女人| 在线免费你懂的| www.日本在线视频|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中文字幕在线网| 无限资源日本免费2018|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欧洲大片无需服务器|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