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校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范文

高校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

摘要:

當前,大學生表現的道德缺失、價值取向扭曲、人文精神斷裂等問題日益突出,與時代教育的要求極不和諧。思政教育要彰顯人文精神,成為教育的強烈訴求,加強思政教育工作,重視培育人文精神刻不容緩。

關鍵詞:

思政教育;人文精神;自覺使命

思政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線,歷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為新時期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使思政教育工作倍受鼓舞。然而,現實高校教育工作中,受外在社會環境和內在教育環境復雜因素的影響,思政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現象非常突出,這一現象窒息了思政教育的應有活力。如何使思政教育走上和諧可持續發展之路,仍是擺在教育改革面前的嚴肅課題。

一、思政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主陣地

思政教育既擔負著凝聚社會力量的神圣使命,更承擔著灌輸和闡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任務,它是連接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橋梁,只有將人文科學的精髓內化為現實的人文精神,從而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質,才能實現從人文科學到人文精神的升華。思政教育是直面人的教育,是項注重培養人文精神的“軟任務”,是承載和表現主體價值關系的符號。然而,在人們的傳統觀念和態度中,一度將思政教育簡單地理解為對人的說教和管制,從而抹殺了思政教育的人文內涵。人文精神是人類為爭取幸福、價值和尊嚴的追求,體現人類的價值和精神的文化。思政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表現是人文性,與強調知識和科學本身價值的理性精神。而今天我國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的斷裂。受辦學功利化思想的影響,人的培養逐漸被才的訓練所取代,思政教育依然處于被邊緣化的困境,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令人擔憂,“沒有良好的以人文素質為基礎的科學精神,就會像一葉無根的浮萍,甚至可能將科學精神引向邪路”。思政學科是一門非功利性的學科,帶有理想化、超功利的色彩。所以,無論是作為一種教育活動還是單純的學科研究,它都不能給人帶來實用的、具體的利益和實惠,所以思政教育無法用實用功利的價值尺度來評價判斷,而它卻能夠為人們提供精神資源和無形財富。學校“育人的最高準則不僅在于工具層面的實用,而在于使人的生活更有意義,使人的才能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人的尊嚴、人格、權利、自由等得到保證”。正因為如此,思政教育的人文精神價值就像空氣和水與人的生存關聯的關系一樣,是人世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

二、人文精神是思政教育的終極追求

思政教育無論哪門具體的課程,都有它一以貫之的東西,這就是對文明、人性的尊重?!督逃筷P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思政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以上規定和要求,決定思政教育方式應具有人文精神,遵循人文精神倡導的人文素養教育,要求培養能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個體,達到能自我理解、領悟和認知。思政教育重在啟發,知識是重要的,但知識不能僅僅是被動的灌輸,而應該是學生主動求知的結果。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好奇心、判斷能力和價值取向,以及高尚的趣味和情操、人格能力絕非灌輸能養成的,它必然是與人的內在生命息息相關,與人文精神密切相關的。

三、人文精神培養是思政教育的價值取向

思政教育是文化的核心,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現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是個體發展的精神動力,“志不強者智不立,情不溢者根不深”“,思想政治教育把人看作是文化的人,把文化看作是人的文化,不斷提升人和社會生活的文化品位,賦予文化更多的人性化內涵”。思政教育雖有階段性的特點,但向往人文精神是永恒的,人文精神給予思政教育支撐,思政教育又不斷促成人文精神。思政教育要緊密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人文精神培養方面應有所作為,應做到:加強理論基礎教育,夯實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教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充分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結合;加強人文學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協調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矛盾,塑造完美人格。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從人文的維度出發,傳授知識、開啟智慧,達到價值自覺。在傳授書本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學中汲取人文意蘊,獲得人文素養,使人與精神文化融合起來。用傳統文化和時代文化的結合豐滿學生的人文精神,使其內化為學生的人格、氣質、修養。

四、人文關懷是思政教育的基石

人文關懷是思政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當代大學生受社會轉型的影響,在他們身上不同程度出現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機等突出現象,這就決定了思政教育的使命就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相應的道德價值觀念,通過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更多人文關懷,這是現代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現代教育的熱情期盼。德育的存在本身內蘊著一種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不應是管理、控制、約束,而是對人性的喚醒和對人性的尊重,使學生自發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缺少人文關懷,必將進一步加劇學生對人文知識的漠視和對立,難以做到育人、塑人、喚醒人,難以擔當社會的責任。

五、人文精神是對思政教育的時代訴求

構建和諧教育的關鍵是科學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和諧,時代呼喚教育創新,期待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叭说膭撔滤刭|不能像具體的技能和技巧那樣直接傳授,它必須通過現代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潛移默化地生成”。說穿了,創新型人才是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和人文精神的“潛能量”交相輝映的結果。當代科技與人文相互滲透和結合的表現尤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單一的專業教育培養不出具有創業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才是新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背景下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人文素質高低是評價教育辦學質量的根本尺度,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以人為本才能以人為目的,教育只有注重了人文,舍得思政教育的投入,才能讓教育成為真正讓人民滿意、讓社會放心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從春俠.德育:對學生的人文關照[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8):27.

[2]張興國.大學教育應重視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0):11.

[3]韓延明.論高等教育面向市場背景下大學精神的鑄就[J].教育研究,2007(5):33.

[4]楊宇.正確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42.

[5]班華.道德理念與德育改革[J].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2002(4):26.

[6]高寶力.高職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與現實[J].教育研究,2007(11):38

作者:于玲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人成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樱花视频www|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大陆 |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蹂躏国际女刑警之屈服|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3d姐弟关系风车动漫(p)_在线观看| 夫妇野外交换hd中文小说|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黄视频|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动漫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孕妇videos孕交| 中文字幕丝袜制服| 日日夜夜天天干|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毛片女人18水多| 波多野结衣xfplay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777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