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俗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相結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經過歸納和分析,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最終決定將民俗文化中的黃天源糕團文化開到了幼兒園的區域游戲中,讓孩子們自小耳濡目染蘇州的優秀文化傳統,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收獲、成長。
關鍵詞:
民俗;文化;實踐
我們的家鄉——蘇州,是一個有著2500年悠久歷史的地方,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怎樣讓幼兒對本土資源有深刻的認識呢?我們最終決定向幼兒滲透民俗文化中的黃天源糕團文化。如何將這個具有蘇州特色的黃天源糕團滲透給幼兒,讓幼兒感受黃天源糕團的特色呢?我們決定將黃天源開到了幼兒園的區域游戲中。
1了解黃天源——視覺體會糕團特色
幼兒的游戲經驗都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社會,讓幼兒親自體會黃天源糕團的特色比老師口頭介紹的效果要好很多,于是我們因地制宜帶領幼兒步行來到了觀前街上的黃天源,這是一所位于蘇州觀前街的老字號黃天源總店,創設于道光元年(1821年)。一踏進黃天源的店堂,幼兒的眼睛就被各式各樣的糕團給吸引住了,有紅的有綠的,有方的有圓的,這時樂樂指著其中一塊白白的方方的糕點告訴筆者:“老師,這是重陽糕,我吃過”。其他幼兒也紛紛指著各色的糕點互相述說著,“這個糕叫什么名字呀?”“這個糕是菱形的。”“這個糕為什么是綠色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哦”……為了讓幼兒能進一步的了解糕團的特色,我們將他們看到的每個品種的糕團都買了一個回去。回園后我們請幼兒從糕團的形狀、顏色上來描述了一下,并且一起了解了每個糕團的名稱,同時還告訴他們黃天源的糕團是蘇州的一大特色。此次的參觀活動不僅讓幼兒從視覺上感受了黃天源糕團的特色,同時也激起了幼兒的自豪感。
2品嘗糕團——味覺體驗糕團特點
要讓幼兒對蘇州的糕團有更深入的了解光靠看是不夠的,蘇州糕團的特點是色、香、味、粘、型都很別致,組織幼兒進行品嘗活動能夠讓他們從味覺上更完整地體驗到蘇州糕團的特點。在品嘗糕團前,我們讓幼兒先摸一摸,看一看自己手上的糕團,幼兒非常開心,爭相恐后地表達著自己的感受,“這個糕團聞起來真香”,“我手上的糕團摸起來有點粘粘的”,“老師,我的糕團不粘的”,“我手上的糕團里面還有紅紅的餡”……終于到了品嘗的時刻,孩子們一改以往的嘈雜,安靜地品味著,細細地咀嚼著,看著他們認真的模樣,想必一定充分體驗到了黃天源糕團的特色了。品嘗結束后我們請幼兒說說自己品嘗的糕團是什么味道的,吃了有什么感覺,有的幼兒說是甜的,有的幼兒說是咸的,還有的說感覺有點粘牙齒……通過視覺和味覺的體驗,幼兒對黃天源這個蘇州的本土特色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當被問及想不想將黃天源搬到我們游戲中時,幼兒都拍手稱好。
3黃天源游戲——行動體現認知過程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之上的,是幼兒力所能及。“黃天源”就是幼兒在參觀、品嘗后生成的一個游戲活動。游戲開始之前我們和幼兒一起進行了討論:從游戲場地選擇到門面制作,再到游戲規則的確定,無不體現了孩子的主導性。
在第一次活動開展后,我們發現黃天源的售票員坐著沒事可干,于是在評析活動時將這個問題提出來和幼兒一起討論,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意見各不相同,最后他們根據參觀時看到的情景提出讓售票員制作票據,這樣售票員就不會無所事事了。我們根據幼兒的建議在第二次游戲開展時提供了紙和筆,之后我們發現有了幼兒自己設計的票據后這個游戲情節又豐富了不少:每個來黃天源吃糕團的幼兒首先會去排隊買票,然后將票給服務員,最后找位置坐下安靜地等待服務員給他端來糕點。幾次游戲后,我們發現幼兒的興趣沒有一開始那么濃厚了,眼看黃天源的生意開始越來越差,游戲都沒有小朋友去玩了,黃天源的工作人員也非常苦惱,一個個撐著小腦袋在冥思苦想著。最后,德德說黃天源生意不好有可能是因為那些顧客比較忙沒時間來吃東西,我們就開設一個外賣窗口,把糕團裝在盒子里外賣給別人,讓他帶回家吃,他說有一次他奶奶就是從黃天源買了一盒糕點帶回家給他吃的。大家聽后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悅悅說開設外賣窗口后可以讓那些沒功夫來店里吃的工作人員有機會將黃天源的糕團帶回去品嘗,這樣黃天源的生意肯定會變得更好。筆者提問到,那外賣的糕團也用橡皮泥做嗎?這樣裝在禮盒里各種顏色的橡皮泥會不會混合在一起呢?寶寶說不能用橡皮泥做禮盒糕團,除了會混合起來,放的時間長了橡皮泥也會變硬。其他小朋友聽后便互相開始討論該怎么辦呢?這時筆者提議要不用海綿吧,小朋友聽后立刻都安靜了下來,冬冬問用海綿怎么做呀?筆者說可以把海綿剪成糕團的形狀,然后放進盒子里外賣就可以了,這樣保存的時間也長了呀。冬冬又問那一盒里面放幾個呢?筆者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讓幼兒自己討論一盒放幾塊糕,多少錢一盒。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放10塊糕,有的說放2塊糕,也有的說放5塊糕,最后經過舉手表決確定了五元一盒,一盒里面放5塊糕。第二天,筆者觀察到黃天源在開設了外賣窗口后,生意又好了,娃娃家的爸爸來買了回家給孩子吃,小舞臺的演員買了在表演結束時一起品嘗。
在黃天源的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遇到問題互相商量,共同尋找解決方法,學會了初步的人際交往的技能。在游戲中體驗到了與同伴、老師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資源是鮮活的、生動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用善于發現的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同時也要關注幼兒的需要,從身邊現有的資源入手,將這些資源中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融入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幫助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學青著.學前兒童游戲[M].江蘇教育出版社.
[2]金雪芳.讓家鄉本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J].學前課程研究,2008,(5).
[3]黃天源糕團
作者:程玉琳 單位:江蘇省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附屬教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