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大學生禮儀教育優化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有的大學生缺乏規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思想上自由散漫,行為上我行我素,不遵守社會公德。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甚至打打鬧鬧,追逐嬉戲。在課桌、墻壁上亂寫亂畫,隨意破壞公共財物。在校園內亂扔垃圾,隨處吐痰,踐踏草坪。還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接打手機,打擾別人。在校園外,有的大學生更是臟話連篇,行為舉止極為不雅。當代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個性意識比較強,喜歡表現自己的能力,經常是自己單槍匹馬的干,不懂得與他人合作,缺乏團結友愛的精神,互相協作的意識比較差。
有的大學生缺乏對美的正確認識和追求,沒有正確的認識形象美的儀容、儀表、儀態等方面的客觀標準,而是盲目追求所謂的潮流時髦,向時尚一線看齊,忽視了自身的大學生身份。以新奇古怪為美,以奇裝異服為榮,打扮過于成熟。還有些學生不注重儀容儀表,衣冠不整,蓬頭垢面,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我行我素。這不僅有失風雅,還給別人一種精神不振,生活懶散的印象。這些現象都與當代大學生的形象不符。
(一)在大學課堂開設必要的禮儀課程,加強禮儀常識訓練
各高校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課程結構,增設關于禮儀修養方面的課程,并將其設為必修課內容,從而引起師生的重視。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禮儀常識和基本規范的教育,使禮儀教育更加規范化制度化。課堂教學是學習禮儀知識,模擬訓練的良好途徑。將禮儀教育納入德育內容中,既能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能使其規范自身行為,塑造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同時,學校還應該舉辦相關的禮儀訓練活動,將禮儀規范通過實踐訓練逐步的內化于大學生的思想中去。教師在備課時,要多聯系現實生活以及不同的環境,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學的禮儀知識。
(二)制定規范的禮儀常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禮儀規范是大學生的行為準則,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嚴格遵守。學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禮儀規范,同時將其納入德育考評中,從而使大學生不斷的規范自身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舉辦的各種禮儀活動和一些公益活動。讓他們通過這些活動展現出禮儀的魅力和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同時,對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禮儀修養缺失的現象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諸如演講賽、辯論賽、小品表演、禮儀大賽等。弘揚社會正氣,傳承文明美德。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學報、宣傳欄等傳播媒介宣傳介紹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以及好人好事,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教師要身體力行,起到示范作用
大學教師在高校教育中處于關鍵地位,加強大學生禮儀修養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大學教師在大學生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他們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禮儀修養、為人處事等等對學生們的影響很大。因此,高校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他們的人格魅力和榜樣作用都會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位有著淵博的知識,大方得體的舉止,優雅的風度的教師,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示范作用。相反的,如果教職工衣著不端,說話不雅,行事莽撞,對學生的關心問候表示冷淡,并且在課堂上或公共場所對學生惡語相向,這將會使學生感到厭惡、抵觸,從而對禮儀的運用產生冷漠的態度。(本文作者:劉裕燦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