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措施范文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措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措施

摘要:

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班級管理的最優途徑是從文化建設的高度來促進班級的發展,變“管理”為“發展”,變“被動”為“主動”,變“教師管理班級”為“班級共同發展”。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有教師提升策略、文化引領策略、資源整合策略、心理管理策略和制度建設策略。

關鍵詞:

班級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發展共同體

班級文化是班集體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是班級制度和班級氛圍的集合。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是班主任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建設班級特色的過程,是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形成積極的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感的過程。班級文化的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從事務性管理發展為班級文化的管理,即從班級文化建設的角度管理班級,以班級為主要活動空間,以教師、家長、學生為主體,從班級物質環境、價值觀念和心理傾向等進行科學的、民主的管理。我們認為,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教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要以提升教師管理水平為基礎,以大家認同的班級文化理念為核心,以各方資源的整合為依托,以學生心理管理為特色,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體,以樹立班級獨特形象為目標。因此,班級文化的建設策略包括:教師提升策略、文化引領策略、資源整合策略、心理管理策略和制度建設策略。

一、教師提升策略

教師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引導者,不僅關系著學校各項活動的順利展開,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需要教師轉變管理理念,提升專業技能。

(一)轉變班級管理觀念傳統的班級管理,教師是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約束較大。班級文化建設強調教師要有文化治班的理念。文化治班的理念是將學生作為管理者,由他們自己通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同伴的支持實現文化自治。“學生是自己的管理者”,這一理念有助于學生自立、自制、自控、自主等品質的發展。所以班級文化管理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班級文化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1]。

(二)參加培訓學習提升班級管理能力,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建設自我,定期參加校內、校外的培訓,提高教育教學及綜合管理能力。同時,學校應組織教師研修,學習專業知識,訓練專業技能,做到因材、因地、因人施教。此外,參觀學習也是教師獲取管理班級經驗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成長需要向優秀學校、優秀班級以及優秀教師不斷借鑒學習,感受其他優秀學校班級管理的氛圍,與優秀教師交流班級管理的方法和心得,在經驗借鑒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三)教師自我反思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理念,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及時進行反思。教師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班主任通過對自己管理工作、教育活動的自我反思,能夠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積極的自我反思和經驗總結。在班主任的自我反思中,除了靜思外還要特別注意用文字進行總結提煉,尤其要重視記錄教學日志或反思日記,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和班級管理的水平。

二、文化引領策略

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班級文化蘊含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和共同奮斗的愿景,使班級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通過內在的精神引領和外顯的環境創設體現獨特的班級風貌,有著強大的凝聚力。

(一)形成班級特色文化班級文化建設要求各個班級形成自己的特色。班級特色文化的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確立班級的精神文化。班級精神是班級文化的核心,是一個班集體共同的追求,也是班級特色的最高體現。班級精神應該符合班級成員的共同特征,體現班級的共識。班級精神的確立可以在班主任的引導下,由學生統一制定班級的名稱、格言、守則等。(2)確立班級奮斗目標。班級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建設的發展規劃,可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長期目標是班級的終極目標,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動力,每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服務于長期目標。同時,目標的制定要切合學生的實際,考慮師生的共同需求。班級奮斗目標是班級精神的具體化,師生共同努力,通過目標的達成實現精神的追求。(3)開展班級特色活動?;顒邮前嗉壩幕ㄔO的載體,結合班級實際,依照班級特色文化主題,分階段、有目的地開展豐富多彩、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活動,能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2]。

(二)打造班級文化載體對于小學生來說,班級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打造班級文化的載體使班級文化具象化。這些載體包括教室布置、板報設計、墻體布置、班級名稱、班級口號、班級公約、班徽班歌、班級全家福等。(1)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要體現班級的特色,考慮擺設哪些物品、如何擺放,要設計怎樣的班級象征物、象征物的擺放或者粘貼位置,班級各個部分的顏色設置等。(2)班級板報的設計。班級板報是班級文化特色的宣傳陣地,要通過對班級板報的形式、板塊、內容等進行設計來體現班級的特點,每周可由一個小組的學生負責更換。(3)班級墻體布置。墻體的空白部分,集中體現和展示學生的風采和班級的榮譽。根據各個班的情況,可設置“班級之星”、“生活風采”、“特色活動”等板塊。

三、資源整合策略

班級文化僅靠教師、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整合學校、家庭、社區資源的力量,形成共同體,共同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助力。

(一)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家庭是與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單元,是學生教育的第一場所。將家庭因素納入班級文化建設,充分調動家長參與積極性,既能增進親子關系,也可以與班級文化建設相互配合、補充,共同為兒童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家長的參與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完成:(1)成立家委會。家委會是學校與家長建立聯系的橋梁。家長可通過家委會了解孩子所在班級狀況,及時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況與精神風貌,與教師、學生共同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這不僅密切了親子間的關系,也增進了家長與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與理解。(2)開發家長資源。家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隱性資源,學生家長所擁有的資源可以為學生建設班級文化拓展空間。班級文化建設不僅僅限于班級內的自我建設,也需要學生走出來,與大的社會文化氛圍進行融合。與家長建立聯系,讓學生走出校園,如參觀孤兒院、敬老院、派出所等機構,增加社會經驗,體驗人文關懷。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走進校園,如邀請有心理學背景的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科普講座,邀請懂醫學的家長進行健康知識宣傳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我關愛的意識與能力,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激勵。

(二)整合社區資源社區同樣作為學生成長的微觀系統因素,直接影響學生的態度與價值觀。學生的行為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能存在差異,如有的學生在學校非常有禮貌,但在校外可能表現得冷漠。家庭、學校、社區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也都是培養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只有學校、家庭、社區文化氛圍相統一,才能形成三方合力,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社區納入班級文化建設,具體可做的工作如下:(1)社區為學校活動提供活動場所,學生將班級較大型活動遷移到社區,與社區群眾一起感受活動魅力。(2)社區向學生開放教育資源,如圖書館、學習室、展覽室、活動室等,讓學生的學習視野走出班級,走出學校,走入社區[3]。(3)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生參與到社區的安全宣傳、衛生宣傳、制定社區服務的項目、為社區老人上門服務等活動中,可以提高實踐技能、增長心智及提升人文素養。學校、家庭、社區三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梢钥紤]成立包括家長代表、學校教師代表、社區代表和關心學校發展的社會人士等在內的學?!议L—社區共同體,通過共同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共同遵守,以兒童健康發展為宗旨,為班級文化建設保駕護航。

四、心理管理策略

心理影響人的意識和行為。班級文化是學生共同創設、共同營造的,只有學生心理健康才能保證班級文化積極向上。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應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設立心理交流平臺裝飾班級墻面的一角作為心理墻,可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心理的一片園地。心理墻可分為心情釋放墻和心情回應墻。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體驗、煩惱、困惑等寫在心情釋放墻上,回應墻可用來討論舒緩煩惱的方法、交流經驗等。心理墻不只是學生使用,班主任、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將自己的心情與學生分享,同時為學生提供情感支持與幫助。隨著年齡增長,學生會有不愿意讓大家知道的心事,但又需要幫助。班級內可以設立心理信箱,學生寫信向班主任尋求幫助。此時,班主任要充當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嚴格遵守保密、尊重原則,以平等的身份解答學生心理上的困惑,為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開展心理班會課心理班會課是對班集體進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徑。心理班會課上,教師要著重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通過開展團體活動,借助心理學方法,選擇學生共同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或者困惑進行討論,或者細致地解答,幫助學生心理過渡。

(三)關注表現異常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異常表現,并及時疏導: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幫助其建立學習自信;關注在班級中是否有被孤立的學生、是否有故意擾亂班級秩序的學生等等,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班級生活[4]。

五、制度建設策略

班級文化建設強調制度文化的建設,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具有引導、警示、約束等多項教育功能。班級制度建設應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班級管理中去。

(一)自主制定班級制度班級的規章制度是班級建設的保障,其制定要由學生討論并一致通過,以確保民主性和執行力。通過班級制度的制定,使班級主人的意識深入學生心中,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信心[5]。教師在班級制度的制定過程中應起到引導和協助的角色,不能強加干涉。

(二)設置多崗位,實行崗位輪換制崗位輪換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管理班級的機會。低年級的崗位設置可由教師協助完成,中高年級可以由學生自己完成。學生共同商討班級管理中需要的各種職位,明確崗位的職責,并保證共同履行,如板報更換、班級圖書的管理、教室衛生等,都安排特定崗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競選崗位,并定期進行崗位的輪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和建設中。

(三)建立班級監督委員會班級監督委員會可以監督和評估各個崗位的同學是否盡責。委員會的成員要由班級同學選舉產生,不可由班主任指派,這樣才能得到班級成員的認同和信任。另外,監督委員會要與全體班級成員共同制定獎懲措施,公平公正地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獎勵與懲罰。綜上,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是以學生為行為主體,由班主任教師、家庭、社區積極配合的過程。整個班級文化的建設要突出針對性,符合班級現狀,彰顯班級特色;強化科學性,內容科學合理,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體現發展性,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長遠發展;擴大開放性,有效地整合家庭、社會以及學校內部、班級內部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補充,形成班級管理合力,達到班級最佳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瓊.再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導作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6,(8):48.

[2]李元峰.怎樣注重教室文化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效率[D].學知報,2010.6(D06).

[3]張超.中學班級管理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12.

[4]潘麗珊.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10.

[5]周世杰.班主任與班級管理[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4

作者:何亞新 劉宗霞 鐘燕 龔理平 戎懿 田雪玲 單位:成都市建設路小學 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5天堂网| 中文字幕第15页|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黑白禁区在线观看免费版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另类老少配hd|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凌凌漆国语|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国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一个人看的毛片|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欧美人成网站免费大全|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台湾三级香港三级经典三在线|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亚洲娇小与非洲黑人tube|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337p粉嫩胞高清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xxx国产精品xxx|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五月天综合网站|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美女让男人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