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色品牌創建及培優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按照“三個最大化”的要求,緊緊圍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創造性履行民政為民職能出發,大力推進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的發展水平,推動全市民政工作努力實現發展新跨越,為奮力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貢獻力量。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大力推進民政特色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進一步強化全系統的進取意識,有效引導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的創新實踐活動,同時,打造在全省同行業有較大影響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推出一批在宜昌市同行業中具有領先性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在全市民政系統樹立“民政創新品牌”標志,真正從發展內涵上推動全市民政工作的創先爭優和全面進位,爭創一流民政工作業績。
三、主要任務
(一)升華現有特色品牌。近年來,經過全市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全市在民政工作不同領域創造的一批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先后得到了省民政廳、宜昌市民政局等領導機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各地各單位要在此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狠抓完善提高,進一步豐富內容和形式,不斷增強發展活力,使已有的特色品牌得到升華、拓展和變大、變強,展現出新的魅力。
(二)培育良好品牌雛形。近年來全系統從推進民政工作科學發展出發大力開展品牌創建活動,使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工作呈現出特色鮮明、亮點紛呈的發展態勢,一批品牌也即將脫穎而出。各地各單位要切實把握這一工作特征,適應新時期民政工作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努力在工作中突出特色,千方百計讓這些品牌雛形盡快嶄露頭角、發育成熟,并成為在全省全國叫得響、有影響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
(三)打造一批創新型品牌。各地各單位要以開展“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推動新跨越”主題實踐活動為重大契機,立足本部門、本行業實際,按照“三個最大化”的要求,以品牌建設為目標,著眼于民政事業的長遠發展,立足于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凝心聚力搞好謀劃,竭盡全力抓好推動,切實解決各項民政事業科學發展面臨的重大和前瞻性問題,重點打造一至兩個具有“牽一發而動一身”的創新型民政特色品牌,引導各領域、各行業工作的科學發展,并力爭在宜昌市或全省同行業產生影響。
四、工作責任
(一)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都要從實際出發,在今年內重點抓好1-3個民政工作特色品牌的創建和培優工作,并通過這項工作促進民政工作提高整體質量和水平。
(二)今年,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都要全力抓好品牌的宣傳和推介工作,確保年內至少有1個創新型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得到省民政廳或宜昌市民政局的肯定和推廣,并在全省全國同行業產生影響。
(三)下半年,市民政局將成果上報宜昌市民政局參加宜昌市民政系統“十大民政創新品牌”評選活動,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都要至少申報1個創新型特色品牌,參加展示和評選。申報的具體時間和要求另行通知。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系統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的組織領導,把它作為今年民政工作和“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推動新跨越”主題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重要日程,擺上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好。各單位主要領導要把這項工作始終拿在手上,搞好計劃安排,抓好整體推進,加強檢查督辦,努力通過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統籌各項工作發展全局、推動各項民政工作不斷創新。各分管領導要圍繞單位工作計劃安排,切實擔負起品牌創建和培優項目的具體牽頭和組織責任,分領域、分行業抓好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局機關各科室的主要負責人在抓好面上工作指導的同時,要從自身工作職能出發,謀劃好、組織好、實施好一個重點特色品牌的創建和培優工作,務必在本科室的業務范圍內打造出一個覆蓋領域廣泛、地域特色鮮明、帶動作用明顯且在全國或全省同行業領先的特色品牌。
(二)明確創建項目。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要按照市民政局確定的今年的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主要任務及工作責任,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盡快確定今年的品牌創建和培優項目。對計劃通過創建和培優推向全宜昌市全省的品牌項目(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都要分別確定1個),各單位要分別填寫《全市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創建和培優工程登記表》,將創建單位、項目名稱、主要內容、創建目標、創建時限、責任領導等內容于4月17日前報送到報市民政局辦公室。
(三)強化工作推動。各鎮(街道)民政辦公室、局屬各單位和局機關各科室要制定今年的特色工作品牌創建和培優工作實施方案,并嚴格按方案抓好組織實施工作;要明確品牌創建和培優項目的責任領導,并對品牌創建和培優工作實行全程責任制管理;要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的做法的經驗,切實抓好對品牌創建和培優工作的引導;要建立健全進度督辦機制和成果檢驗機制,完善配套的獎懲制度,確保工作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