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基于附加價值國有企業績效管理范文

基于附加價值國有企業績效管理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附加價值國有企業績效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于附加價值國有企業績效管理

【摘要】在對國有企業進行績效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對人力資本激勵不足的問題,使人力資本不能充分發揮積極性。本文試將附加價值理論引入到國有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中,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充分肯定“人”這一要素的重要性,并提出附加價值應在各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合理分配,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附加價值;績效管理;和諧社會

一、引言

附加價值是經濟學中的概念,與馬克思提出的剩余價值的概念類似。在附加價值的計算過程中不把人力資本作為成本費用,認為人是創造價值的而不僅僅是消耗價值的勞動者,這一點與傳統的會計核算中利用利潤來計算收益的方法不同,是對績效管理方法的創新。把附加價值應用到企業績效管理中的成功實例是日本的京瓷公司,京瓷公司利用“單位時間附加價值”進行日常的會計核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在總結和分析了基于附加價值的企業績效管理的國內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附加價值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以及附加價值的分配方法。在分析了附加價值理論應用到國有企業績效管理中的條件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目前國有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績效評價體系中引入附加價值后應增加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使績效評價體系更兼顧員工和社會利益。

二、基于附加價值的企業績效管理的研究現狀

企業績效評價理論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企業目標緊密相連,經歷了成本績效評價、財務績效評價、綜合績效評價的階段,發展到目前以企業價值為導向的績效管理評價模式。

企業價值導向的績效管理評價模式強調價值管理理念,反映企業的價值創造和盈利水平。其主要特征是以價值增值為終極目標,以價值評估為基礎,以價值動因為起點,以人本管理為成功實施的保障(何瑛,2005)。價值增值成為企業追求的目標,對績效的衡量轉變為對價值增值的衡量。企業每一項作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價值,扣除各種成本后,各項作業最終累計為企業價值的增值,企業整體的價值增值是通過企業長期的價值增值活動實現的。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下,將員工績效與企業績效相關聯,企業績效評價已經從傳統的偏重于組織績效到偏重員工績效發展到對組織的管理和對雇員的管理相結合,強調組織績效要分解到個人,組織中的個人要判斷一項決策對公司價值的貢獻度,并據此優先考慮那些貢獻度大的決策(YoungandByrne,2002)。

企業價值由多因素驅動按照拉帕波特的價值模型,影響公司價值的因素可以歸納為自由現金流量和資本成本兩大類,包括銷售增長率、銷售利潤率、所得稅稅率、固定資本增長率、營運資本增長率、現金流量時間分布和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等。國內外相繼出現了對圍繞價值管理方法的研究如經濟附加值(EVA)、現金附加值(CVA)和投資現金流回報率(CFROI)、平衡記分卡(BSC)等。

附加價值是經濟學中的概念。哈佛大學出版的《企業管理百科全書》中對附加價值的解釋如下:附加價值是企業通過生產過程所新增加的價值,或者從企業的銷售額中扣除供生產之用而自其他企業購入的原材料成本,也就是企業的純生產額。傳統經濟學認為,企業創造財富的生產要素是土地、資本、勞動和企業經營能力。傳統計算附加價值是加總企業分配給所雇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包括企業的營業利潤(企業經營能力報酬)、員工報酬(勞動所得)、利息及折舊(資本所有者的所得)、地租(土地所有者所得)。

AllenW.Rucker稱附加價值為生產價值,是總銷貨額減去原材料費、購入動力費、消耗品費等,是由生產活動附加于原料的價值,又稱為生產價值或生產增值。生產價值表示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度,由企業自行支配,具有股東、經營者、員工共同參與企業經營的理念。M.R.Lehmann稱附加價值為創造價值,包括薪資、津貼、政府稅捐、社會費、資本利息及投入資本之收益。由勞動收益、公共收益及資本收益構成。PeterF.Drucker稱附加價值為貢獻價值,定義為企業銷售貨物和提供勞務所得的總額中減去由外面購入的原材料或服務等成本的差額。

三、基于附加價值的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核算方法

附加價值的計算方法就是從銷貨額中減去原材料等從他企業購入的由他企業所創造的價值。

附加價值=銷貨(生產)額-外購部分=銷貨凈額-當期進貨成本-(直接原材料+購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費+間接材料)

對附加價值的計算公式進一步分解,可以分析企業附加價值的驅動因素,從而為改善企業經營狀況指明方向。而對驅動因素之間的相對比重的分析可得知企業價值分配方式及企業的經營策略。

在附加價值的計算中,不把人工成本做為扣減項處理,而將人工成本看作是公司創造的附加價值的一部分,這樣做肯定了公司員工的價值,更加能夠激勵員工。

應用附加價值進行績效管理的成功典型是日本京瓷公司。

1965年,京瓷公司在正式導入“阿米巴經營”時,“單位時間核算制度”作為衡量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納入了阿米巴經營體系。所謂“單位時間核算制度”是指能體現單位時間里所產出的附加價值的會計體系。

單位時間附加價值=附加價值÷阿米巴組織成員的總勞動時間

上式就成為京瓷公司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的概念。這樣的計算在各阿米巴組織毎日進行,便于部門之間的比較,由此起到績效管理的作用。進一步,每個月各事業部匯總計算這個附加價值。

我國國有企業可以按照上述計算方法,通過每日每月各部門計算附加價值來更好的實現績效管理。

四、基于附加價值的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分配方法

京瓷公司對于附加價值的分配采用了“附加價值三分法”。就是將公司產生的總體經營附加價值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分配給職工,一部分作為企業內部留存分配給股東,還有一部分作為稅金為社會的支出。這種分配方法強調員工的工資和獎金是勞動成果附加價值的一部分,不是成本費用。員工是企業的主體,為企業創造附加價值,從而調動企業員工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實現了附加價值在相關利益集團(股東、員工、社會)的合理分配,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內部職工與股東之間的和諧,促進了企業與外部社會之間的和諧,進而為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貢獻,經受了實踐的檢驗。

在現代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商譽、專利、人力資本成為了企業增值的重要資源。在我國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對企業價值理解不能局限于國有資產價值的最大化,從理論上說,企業本質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所有能為企業的生產增加價值的人都將成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剩余”做出貢獻的不僅僅是股東投入的實物資產,而且還有雇員投入的專用性人力資產,以及債權形成的資產等,按照誰貢獻誰受益原則,這些產權主體都有權剩余分配。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絕大多數資本所有者只不過是資本市場上的尋利者,真正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操心、真正支配企業的其實是向企業投入大量人力資產的企業經營者和職工。企業面臨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其生存和發展越來越依賴職工的素質,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相對地位的變化增強了企業中人力資本的談判力,物質資本所有者要想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必須依賴人力資本所有者,并與其合作。

在確定企業理財目標時應當兼顧各方利益,尋求一個最優的均衡點。因此,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建立科學、合理的企業績效管理體系非常必要。

基于附加價值的績效考核方法理論基礎符合社會主義的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參考價值。我國國有企業可以借鑒京瓷公司的成功經驗,將企業所創造的附加價值與企業相關的各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合理分配。

五、基于附加價值的國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

績效評價是績效管理的核心環節,將附加價值引入到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中,可以從財務層面、流程層面、成長層面、顧客層面建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

2006年9月國資委出臺了《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建立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企業績效評價工作深入開展的需要,對督促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知識信息時代,競爭、風險等因素對企業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大。在這一背景下,如果僅局限于這些指標的計量與評價不能全面評價企業經營業績。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績效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如企業績效管理標準,忽視員工為企業創造的附加價值,缺乏溝通和反饋機制,員工看不到自身在企業中的價值導致對工作缺乏積極性。勞動成果分配缺乏激勵效果,把員工的工資當作成本費用,而不是勞動成果分配的一部分,沒有肯定員工所創造的價值,挫傷了員工作為企業主體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到企業績效,影響了企業持續、和諧的經營。

所以在基于附加價值的績效評價體系中應引入附加價值率(附加價值/銷售收入,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勞動生產效率(附加價值/總人數/總時間,反映平均每位員工單位時間所創造的附加價值)、總資本投資效益(附加價值/總資本的比值,反映投資的總資本平均創出的附加價值)等反映企業財務層面績效的指標,突出員工對企業附加價值的貢獻,將組織績效分解到個人績效,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21世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世紀。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我們不懈奮斗的目標。國有企業在國際化成長過程中不能只顧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還要考慮社會績效。雖然,從短期內兼顧社會績效會降低企業的獲利水平,但是從長遠的角度分析,自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實現可持續成長的最終保證。而基于附加價值的績效評價的目標也是追求社會和諧,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相一致,所以在建立績效評價指標時,應增加一些反映社會責任的定性指標,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貢獻。考察環保意識的指標有:企業是否通過IS014000系列認證、企業有害物質的排放水平、企業的資源占用情況和企業的環保治理水平。考察企業社會貢獻的指標有:企業是否依法納稅、企業的創匯水平、企業的對外捐贈水平、企業員工的就業狀況以及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六、結束語

績效管理是在一定期間內科學、動態地衡量員工工作狀況和效果的管理方式,通過制定有效、客觀的績效管理標準,使各級管理者明確了解下屬在考核期內的工作業績、業務能力以及努力程度,并對其工作效率和效果進行評估和挖潛的過程。通過調查分析我國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利用附加價值進行績效考核的對策建議及推進戰略,對發展我國績效管理理論和促進國有企業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生產社會財富和分配社會財富的組織,企業績效管理問題也就是如何調動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會計的價值度量作用,研究利用附加價值的績效考核,能更清晰地分析企業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分配關系,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邱永漢.附加價值論——日本“股神”邱永漢的財富論.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1999年.2-6.

[2]仲英.“敬天愛人”——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學”.中外企業文化.2007.26-27.

[3]尹曉磊.人本主義與理性主義的融合——阿米巴經營、理念哲學與京瓷企業文化特征.日本學論壇.2003.6.2.60-64.

[4]何佳艷.稻盛和夫和他的經營哲學.互聯網周刊.2003.10.13,39-40.

[5]尹曉磊.企業制度與企業文化——京瓷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分析.日本學論壇.2005.5.18.61-64.

[6]劉興.我國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和幾個誤區.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116-117.

[7]許小晶.淺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績效管理.經濟師.2006.4.264-265.

[8]王宗軍,夏天,肖德云.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經營者評價模式研究.企業管理.2004.4.8.16-20.

[9]王世權,紀成君.利益相關者理論評析及其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啟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18-20.

[10]董飚,駱月敏.企業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的演進歷程及發展趨勢.財會通訊.2004.10.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网站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 yy4080李崇端60集视频| 校园放荡三个女同学|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 91精品国产手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欧美日韩一二三| 动漫美女羞羞网站|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夜来香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欧美成人a人片|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2019|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 顶级欧美妇高清xxxxx|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2023| 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又大又湿又紧又大爽a视频|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性欧美高清come|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1a片|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奇米第四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