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增值稅會計處理方法的改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前言
2015年5月14日,財政部官網了2015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02億元,其中,稅收收入為1172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6.85%。由此可見,稅收收入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在這些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達到2348億元,企業所得稅為3521億元,營業稅1846億元,這是三種稅收收入最多的稅種,居于第二的國內增值稅占稅收收入總額的比重約為20%。2014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40350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19158億元。從主要稅種來看,2014年國內增值稅30850億元,占稅收收入的25.89%。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增值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稅種,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也較大,是我國稅收體系的核心稅種。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截至2013年8月1日,“營改增”范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至此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并規定自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伴隨著營改增趨勢的發展,營業稅將逐步被增值稅取代,增值稅在我國稅收體系中的位置以及稅收收入中的貢獻將更加凸顯。由此可見,增值稅會計核算的合理與否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對于增值稅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和改進。
二、關于賒購、賒銷業務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甲企業從事木材的銷售業務,乙企業從事辦公用品的制造業務,2015年1月10日,甲企業將一批木材賒銷給乙企業,雙方簽訂合同,合同規定這批木材的不含稅售價為10000元,乙企業應該于3個月內付清全部款項。甲企業于當日確認收入。(甲企業和乙企業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確認銷售收入后,根據甲企業的納稅期限,在規定時間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3個月過后,乙企業所在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廠房被毀,損失慘重,以其剩余財產無法清償甲企業的應收款項。按照現行稅法規定,甲企業在發生壞賬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時仍需要繳納增值稅,而乙企業在購買木材時確認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
三、賒購、賒銷業務增值稅會計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對賒銷方不利在賒購、賒銷業務中,賒銷企業在沒有收到貨款的情況下,因為已經確認了相應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就需要按照稅法規定繳納增值稅。也就是說,企業還未收到銷售貨物的現金流,就需要用本企業之前積累的現金流繳納稅款。對企業來說,現金流是至關重要的,盡管國家一直推行政策致力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可是對于許多中小企業而言,融資仍然存在困難,一旦資金鏈斷裂,很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提前繳納增值稅勢必會使企業一部分資金被占用,對企業的持續經營造成壓力。另一方面,在進行交易時,為了保障交易安全,現在企業都很重視對方的商業信用。然而,從全國來看,我國現在仍處于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初級階段,與國外發達國家完善的信用體系存在很大差距。加之許多因素都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例如,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這些因素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使其無法清償應收款項。因此,壞賬損失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對賒銷方而言,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既包括貨款的損失,也包括已經繳納的銷項稅額損失,雙重損失,無疑加重了賒銷方企業的負擔。
2.對賒購方有利簽訂合同后,乙企業進行會計處理確認了1700元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根據稅法規定,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而此時,乙企業并沒有支付貨款。也就是說,對于賒購方而言,在沒有支付貨款時,就可以抵扣銷項稅額,推遲了繳納稅款的時間,又享有了提前抵扣銷項稅額的益處。另一方面,如果賒購方因經營不善無法償還應收款項,在抵扣應付賬款的同時確認營業外收入,這部分應付賬款既包括貨款,也包括增值稅進項稅額,企業沒有付款也取得了所購貨物的所有權,沒有支付進項稅額的款項卻也抵扣了銷項稅額,減少了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企業少付出了現金流,確認的營業外收入又可以增加企業利潤,美化企業財務報表,使得利潤看起來更客觀,使賒購方獲得了多重效益。
3.稅負不合理每一個企業都扮演著多重角色,在供—產—銷這個產業鏈中,對于下游企業而言,扮演著銷售者的角色,對于上游企業而言,扮演者購買者的角色。作為購買者,可能會作為賒購方,而作為銷售者,又可能會作為賒銷方,所以第二部分的會計處理可以在同一個企業中存在。那么在賒購、賒銷業務增值稅會計處理中對賒購方有利,對賒銷方不利的現象將共存于同一個企業。然而一個企業要想實現增值,一般都是購買物品的價格小于銷售貨物的價格,只有這樣在差價中企業才能獲得利潤。如果賒購、賒銷所出現壞賬的比率相當,那么在賒購時多抵扣的銷項稅額勢必會小于賒銷時多繳納的銷項稅額。如果賒銷業務出現壞賬的比率更高,多繳納的銷項稅額將遠大于賒購業務多抵扣的進項稅額。對企業而言,這都是不公平的,稅負是不合理的。而如果賒購業務出現壞賬的比率更高,企業就會少繳納增值稅款,這會導致稅收來源的減少。
四、完善該業務增值稅會計處理的建議
在賒銷業務中,賒銷企業在確認銷售后沒有收到貨款時就繳納銷項稅額,提前付出現金流,使企業資金被占用,一旦發生壞賬損失,不僅無法收回相應貨款,與之有關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也無法退回。對于賒銷企業而言,這雙重損失加大了企業的負擔。增值稅是國家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是增值稅的征收也應當保護企業的利益,分享企業部分收益的同時盡量保證企業的良好周轉以產生持續現金流,這對于國家而言也是持久的稅源。因此,對于企業的賒銷、賒購業務應當綜合考慮,對于無法收回貨款的部分應收賬款,核算其對應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對于無法支付貨款的部分應付賬款,核算其對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接下來,比較這兩部分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大小。如果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差額就是多繳的銷項稅額,對于多繳的這部分,有兩個解決措施:一是將這部分多繳的銷項稅額視為企業的進項稅額,抵減企業的銷項稅額;二是稅務機關將這部分銷項稅額退還給企業。
如果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意味著企業少繳了一部分增值稅款,對于少繳的這部分,也有兩個解決措施:一是將這部分少繳的進項稅額視為企業的銷項稅額,附加到企業應繳的增值稅款中;二是將這部分少繳的稅款直接上繳給稅務機關。總之,在賒銷、購銷業務的會計處理中,存在企業多繳或者少繳增值稅款的情形,應該區別處理,把握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多繳的給予抵扣或者退還,少繳的補繳。一方面,充實了國家稅收收入來源,另一方面,保障了企業的切實利益。
作者:張祎 毛萌 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