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金融實驗教學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專業的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國際結算等核心課程中都安排了實驗教學環節,但是從教學效果看,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1教學形式理論化
金融專業實驗課程一般都是由從事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教師兼任,這些教師習慣于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等傳統理論課教學方法,不能完全擺脫單向灌輸的理論教學傳統模式,容易滿足于教會學生模仿和記憶,主要從個人的認識維度來把握課堂教學,扮演著權威的角色,而把學生視為“白板”。有的教師即使考慮到了實驗課的特點,也不過是應用演示法、參觀法等常規方法,而很少去應用更科學、靈活的方法,更談不上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實驗教學。
1.2實驗操作被動化
實驗課程往往只是傳統課堂的翻版,教師在監控端前講授,而學生在各自的計算機前傾聽;或者是按照教師的口令在電腦上操作,缺乏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另一方面,當前金融實驗教學中驗證性實驗偏多,而綜合性、創新性的實驗則很少。例如,證券投資學課程實驗中,一般是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選擇技術指標進行分析,根據理論上的指標數值標準,判斷股價的運行趨勢。但是,如何創造性地調整指標參數,觀察使用效果,卻很少涉及。學生通過實驗課,僅僅只是在書本知識和課堂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點感性的認識而已,并沒有太多轉化為個人能力。
1.3教學組織粗放化
現行的金融實驗教學往往是大班教學,缺少必要的分組,不利于學習團隊的形成,更不利于學生的交流、討論與協作。與此同時,實驗教學往往過分強調學生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做,必須達到最終的標準化結果。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又扮演著指揮者、知識傳輸者的角色,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往往受到忽略,而師生間的對話又受制于不平等的地位而難以開展。如何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全面解決金融專業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金融實驗教學創新模式
2.1轉換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金融專業實驗教學創新中,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情境、維持教學對話的秩序,使其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最終達到知識的共同構建。教師是一個指導者,更是一個協調者。以證券投資學課程為例,教師的角色應當是模擬交易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主要工作是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喚起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搜尋信息、配置資源,驗證投資決策的績效。同時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興趣、心理需求和個人經驗去體驗交易的過程,學習交易的技巧,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2.2創設合適的實驗情境
與理論教學相比,金融實驗教學的本質也就是提供現實社會文化的模擬情境,促使學生在情境中跟他人對話,來完成自己的知識建構。以證券投資學課程為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努力營造證券交易的情境,通過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不斷把當日最新的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政策、行業動態、上市公司公告等信息引入到實驗現場,分別模擬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等不同的交易流程和交易環境,適時對行情的變化進行點評,使學生迅速體會到證券交易的氛圍,并進入到市場參與者的狀態中。在這種氛圍中,教師提出實驗目的和需要學生分析的問題,學生自主開始實驗項目。
2.3構建自主學習的實驗模式
在實驗教學中,應高度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實驗的主角。以證券投資學課程為例,對于技術分析指標的判定、形態分析、切線分析等主觀化的實驗內容,在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后,就應放手讓學生使用實驗軟件提供的操作功能,進行分析和研判,并通過市場的實際走勢加以驗證,幫助學生體會自己分析框架或者分析思路上的不足,逐步具備較強的自主決策交易能力,并在實踐中融會貫通。
2.4建立多樣化的實踐
共同體實踐共同體是指所有成員擁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共同致力于解決同一問題或者為了一個主題共同投入熱情的群體。實踐共同體在共同追求的領域中通過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而發展自己的知識和專長。以證券投資學課程為例,在教學中需要大量建立多樣化的“模擬交易實踐共同體”,不同的實踐共同體分別采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在一定的市場情境中進行互動。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比較不同策略的模擬交易結果,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增進對各種投資風格的理解。在構建“模擬交易實踐共同體”時,不能僅僅簡單地進行分組,更要強調交互作用,要注重小組內部、小組與小組、小組與教師之間的微觀層面的合作、協商與爭論。
3結語
在對話之中,讓學生感受到不足或與其已有的認知相互矛盾之處,以激發其學習動機。金融專業實驗教學的創新,將有助于加快教學內容的更新,加深學生對金融理論和方法的認識,縮小理論教學與市場實踐之間的距離,適應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為學生畢業后與時俱進,迅速勝任相關金融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張戡劉怡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