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積極財政政策對現階段宏觀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積極財政;宏觀經濟;國民收入
積極財政政策是我國為了增加長期國債發行所發起的一項經濟戰略調整,每一項經濟調整都會對市場經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財政政策發行以來,人們在得到該政策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各類問題也逐漸萌芽,時至今日,很多影響已經達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
一、積極財政政策簡介
積極財政政策是指國務院做出的一項經濟戰略調整,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以及寬松適度的貨幣政策,通過財政上的擴支、增債來進行拉動需求。積極財政政策始于1998年底,主要內容是增加長期建設國債的發行,2011年債券發行總量達到7.64萬億元,其中大部分都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有效地拉動了內需,使得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政府對民生項目投資也更加有力,許多大型水利、交通等設施紛紛投入建設。
(一)中央財政負擔加重積極財政政策以來,我國國債余額占GDP總量上升幅度飛快,這說明我國中央財政近年來收支難以到達平衡,其一方面原因就是積極財政政策所引起的。積極財政政策需要通過增債來拉動需求,而增債就勢必會引起國債的增幅,國債對于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是至關重要的,國債的增加需要用很大的經濟調整來填補空白,而積極財政政策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只能通過中央掌控國債,由中央財政來承擔這部分壓力,使得中央財政負擔加重,國債所占比值居高不下。
(二)消費需求下降積累投資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巨大,影響著消費需求的增長,進而影響著宏觀經濟的發展。其中,居民收入的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需求下降起到一定的影響。我國貧富差異大這種社會現象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民群體很難實現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弱勢群體也依然面臨著收支不平的壓力。積極財政政策開展以來,我國貧富差異大的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加速了其進一步擴張,這就有效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十分不利,更加阻擋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社會秩序的良好維持。
(三)產業結構難以調整由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大力推行,我國投資產業也更加側重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投資,這樣勢必會導致第三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甚至停滯不前,并進一步影響了國家宏觀產業結構難以調整。國有企業由于依賴政府支持,在帶動國民經濟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過度側重國有投資就使得民營經濟的投入遠遠不夠,無法拓寬民有經濟的發展規模,使得國家產業結構逐步趨向單一化,這將對國家財政體制的改革造成巨大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各類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中起到了很大的比重,正因為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以及國際化經濟的發展,積極財政政策的推行滯后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國有經濟雖然以強烈的勢頭穩步前進,但民營經濟卻被很大程度的抑制,使得產業結構進一步嚴重分化。
(四)增加國家債務財政政策又叫作擴張性政策,過度擴張往往會造成財政赤字大幅度的提升,從而導致國家債務負擔加重。有數據表明,自1998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至今,我國國債負擔率從10%增長至21.6%,其帶來的損害是不言而喻的。為了有效推廣積極財政政策就需要支出更多的資金,那么這部分資金就要從國債中支出,國債的發行需要歸還本金并要支付利息,長此以往,債務便會日復一日的積累,極大地增加了國家債務負擔。所有的赤字政策都有著短期內非常起效但一旦步入長期發展就會破壞現有宏觀經濟產業的通病,積極財政政策亦是如此。若強行長期推行國債投資,不僅會造成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發展,還會對國家經濟體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五)宏觀經濟管理平衡難實現宏觀經濟管理,指國家從宏觀角度對當下經濟市場環境進行合理化干預和掌控,從而達到市場經濟平衡與穩定。積極財政政策使得國債比例增加的同時也會對宏觀經濟管理產生波動,具體體現為國債增加影響國家通貨膨脹率以及通貨滯脹,導致居民消費和積累在國民收入中無法達到一定的均衡,從而引發一系列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如果難以控制,大到整個經濟市場,小到每個獨立的經濟體,都無法從中獲利,因此,只有合理控制積極財政政策的推廣與執行,才能穩定住我國目前面臨的宏觀經濟管理壓力,才能在不破壞市場經濟的前提下進一步發展新型經濟態勢。
三、結論
每個新型政策的提出造成的影響都是雙面性的,有利也就有弊,積極財政政策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伴隨而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因此,在充分利用積極財政政策帶給人民群眾的便利的同時也要防微杜漸,從宏觀經濟角度去衡量是否會對國家經濟體制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孫雪梅.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財政政策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0):14-15.
[2]于長革.堅持積極財政政策的穩定性[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9(9):57.
作者:陸昌博 單位:北京博力恒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