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保險業與經濟增長的差異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模型的建立與非平穩面板數據計量方法
(一)模型的建立
隨著我國保險業效率的不斷改善,保險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保險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建立以下包含保險發展在內的經濟增長模型:采用含Hicks中性技術進步因素的有保險發展自變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保費收入來表示①。為了消除不同年度物價水平對所選數據的影響,使各數據間具有可比性,在數據整理中,用以1997年為基數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國內生產總值、資本形成總額、保費收入進行平減以消除或減少通貨膨脹因素影響。最后,根據上述研究將模型中的相關變量對數化,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在于能比較有效地規避異方差問題。經過處理的變量表示為lnY、lnK、lnS、lnL,因此,模型(5)變成:
(二)非平穩面板數據計量方法
1.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為了避免偽回歸的發生,需要對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其平穩性。標準的單個時間序列單位根檢驗方法的缺點是其較低的拒絕能力,即本來原時間序列不含單位根,該方法卻很難拒絕含單位根的原假設。Levin和Lin(1992,1993)最先提出了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方法來克服單個時間序列單位根檢驗拒絕能力低的缺點,Levin,Lin和Chu(2002)又對該方法做了進一步的完善②。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的方法有:(LLC檢驗)、Bfeitung檢驗、Hadri檢驗、(IPS檢驗)、Fisher-ADF檢驗和Fisher-PP檢驗。前三種是相同根(即所有截面序列具有相同單位根過程)情況下的單位根檢驗方法,也叫做同質單位根檢驗法;后三種是不同單位根(即所有截面序列具有不同的單位根)情況下的檢驗方法,也叫異質單位根檢驗法。2.面板數據協整檢驗通過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如果兩變量是非平穩的,則存在協整關系的可能,這時候可以進一步檢驗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主要有Pedroni檢驗、Kao檢驗和Fisherx2檢驗。在時間序列分析中,Eengle-Granger協整檢驗是基于殘差檢驗實現的:如果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殘差應為(I0);如果變量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則殘差應為(I1)過程。Pedroni和Kao將Engle-Granger的框架擴展到了面板數據領域,由于假設條件的不同,形成了Pedroni檢驗和Kao檢驗③。Pishe(r1932)利用多個個體獨立檢驗的結果來進行整體的聯合檢驗。Fisher的這一方法被Maddala和Kim用到面板模型的聯合檢驗中,將其與傳統的Johansen檢驗結合起來,即將各個個體的Johansen檢驗結果進行組合得到Fisherx2檢驗統計量。3.面板協整方程的估計———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如果變量是非平穩的形式,那么傳統最小二乘法的估計值在截面(N)和時間(T)很大的情況下收斂于其真值,但是就中等大小的截面(N)和時間(T)而言是有偏的,并且是沒有效率的。這是由于變量的內生性及誤差項的相關性所導致的結果。PhillipSandHanSen(1990)提出thefullymodifiedOLS(FMOLS)估計,這可以在允許內生性及相關性存在時,估計是無偏的并且是有效的④。因此,本文使用Pedroni提出的GroupmeanPanelFMOLS方法來估計面板協整方程。該方法是Phillips&Hanson(1990)的發展,其優點主要有:首先,FMOLS方法可以為模型參數提供漸進無偏估計值,能夠更好地滿足面板數據異質性(heterogenieity)的要求;其次,該方法優于PoolpanelFMOLS,這是因為組間估計是基于面板組間維度,而PoolpanelFMOLS基于組內維度,因此GroupmeanPanelFMOLS提供了基于樣本均值的異質協整方程系數的一致估計和協整方程共同參數值的一致檢驗,而后者則沒有⑤。并且,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也能夠修正由于內生和回歸關聯導致的標準OLS偏差。
二、我國保險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分析
本文收集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997—2011年的數據,構建了“東部數據集”、“中部數據集”、“西部數據集”。所有數據均摘自1998年—2012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保險年鑒》。對這三個面板數據集中的每個變量分別進行面板單位根檢驗,對存在單位根的變量,進行面板協整檢驗,并在存在協整關系的基礎上,對模型(6)使用Pedroni的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即FMOLS),估計各自的異質面板協整方程,并對協整方程自變量的估計系數進行比較,分析各區域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
(一)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結果
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是進行面板協整檢驗分析的必要前提。為了保證結論的穩健性,根據前面介紹的單位根檢驗方法,本文分別采用LLC檢驗、IPS檢驗、Fisher—ADF檢驗和Fisher—PP檢驗對三個面板數據集的lnY、lnK、InS、lnL四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用的計量軟件是Eviews6.0⑥。表1是東部面板數據集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lnY、lnK、lnS的水平值和一階差分值的檢驗除了LLC檢驗外,其余的檢驗都接受了單位根過程,在對它們的二次差值的檢驗中,四種檢驗法都拒絕了原假設,認為不存在單位根;lnL的水平值的檢驗都接受了單位根過程,對其一階差分值進行檢驗時,四種檢驗方法都認為不存在單位根。HafrrisandTzavali(s1999)己證明在時間跨度較小時,LLC法的檢驗能力較差,本文的時間跨度較小,只有14年,所以舍去LLC檢驗的結果,綜合考慮之后,認為東部地區面板數據的lnY、lnK、lnS二階平穩,lnL一階平穩。通過對中部和西部數據集的lnY、1nK、1nS、lnL四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中部和西部數據集的四個變量都是一階平穩的。
(二)面板數據協整檢驗結果
根據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結果,東、中、西部面板數據集中的lnY、1nK、1nS、lnL四個變量都是非平穩的,可以進一步對它們進行協整分析,看它們之間是否具有協整性,即它們之間是否具有長期均衡關系。本文采用前面介紹的Pedfoni協整檢驗和Kao檢驗方法,利用計量軟件Eviews6.0分別對東部、中部、西部三個面板數據集中變量的長期趨勢性進行面板協整檢驗分析。Fisherx2檢驗方法需要首先對每個截面內的數據進行協整檢驗,因此,每個截面的數據要足夠多才行,但是本文分析的數據時間跨度只有14年,數據不夠多,因此沒有進行Fisherx2檢驗。根據Pedron(i1999),在小樣本中,panelADF、groupADF統計量檢驗效果最好,panelV、panelrho統計量檢驗效果最差,其他處于中間。因此,主要以panelADF、groupADF統計量的檢驗結果來判斷協整關系。表2是東部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結果。這里還檢驗了lnY和lnS兩個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以考察保險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從表中結果可看出,東部面板數據lnY和lnS的協整檢驗統計量中,Panelv-Stat、PanelADF-Stat、GroupADF-Stat和Kao的t—Stat拒絕原假設,認為這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lnY、lnK、lnS、lnL協整檢驗統計量中,PanelADF-Stat、Grouppp-Stat、GroupADF-Stat和Kao的t—Stat都拒絕原假設,認為這四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因此,考慮到各個統計量的檢驗效果,認為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是存在的,即東部地區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用同樣的檢驗方法,對中部和西部數據集中的變量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表明,中部和西部面板數據的各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的長期均衡關系,可以對協整方程進行估計來分析變量間的關系。
(三)面板數據協整方程估計
上述檢驗已經證實面板協整關系的存在,可以估計面板協整方程。用FMOLS估計法產生協整向量,通過對協整向量的分析,比較地區間保險發展對于經濟增長變量的影響程度。本文使用Pedroni編寫的基于WinRats計量軟件的panclfm程序進行估計,協整方程的每個回歸系數都給出了兩種估計值,分別為“PanelGroupFMOLS”和“IndividualFMOLS”估計值及各自的t統計量,前者反映全部橫截面的綜合信息,每個面板數據集有唯一的一個估計值;后者反映了每個橫截面的異質特征⑦,每個面板數據集按照其橫截面的個數,有相應數目的具體估計值。表3是東部面板協整方程的FMOLS估計結果,其中αi、βi和γi分別是模型(6)中資本投入、勞動投入和保險發展變量的回歸系數,分別表示資本、勞動和保險發展對產出的彈性。從表中可看出,東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資本投入、勞動投入和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大多都很顯著(t檢驗顯著),只有少數的省份如北京、天津、遼寧的保險發展變量不太顯著,保險發展變量的回歸系數介于-0.13—0.28之間,除了北京、遼寧以外,其它省保險發展的回歸系數都是正數,說明保險發展促進了本地區經濟的增長;東部綜合的PanelGroup估計值也通過顯著性檢驗,資本的產出彈性是0.76,勞動的產出彈性是0.03,保險發展的產出彈性是0.11。表4是中部面板協整方程的FMOLS估計結果,從表中可看出,各變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度大多都很明顯(t檢驗非常顯著),只有江西、湖南的保險發展變量不太顯著。保險發展變量的回歸系數都是正數,說明中部各省的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面效應,回歸系數介于0.05—0.44之間。綜合的PanelGroup估計值也通過顯著性檢驗,資本的產出彈性是0.62,勞動的產出彈性是-0.43,保險發展的產出彈性是0.13。表5是西部面板協整方程的FMOLS估計結果,從表中可看出,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資本、勞動和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度大多都很明顯(t檢驗非常顯著),只有少數省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與東部和中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保險發展變量的回歸系數普遍都較小,而且有一些省如四川、甘肅、青海、寧夏的回歸系數是負的,西藏的回歸系數很小幾乎為0。保險發展的回歸系數的估計值介于-0.33—0.54之間,差異比較大。綜合的PaelGroup估計值通過顯著性檢驗,資本的產出彈性是0.52,勞動的產出彈性是0.71,保險發展的產出彈性是0.04。可以看出,西部地區勞動的產出彈性比較大,說明西部地區對于有技術、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西部地區應采取各項措施吸引和保留人才,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而保險發展的產出彈性只有0.04,說明西部地區保險業的各項功能沒有得到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限,雖然近年來西部地區的保險規模指標一直在高速增長,超過東部和西部,但是這種規模的增長無視當地風險結構和特點,簡單地將適用于中、東部的保險產品“拿來”在西部銷售,結果規模增加了,但是效率不高,因而保險功能的發揮受到限制。以上估計結果顯示,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在不同區域間存在差異,圖1直觀地說明了這種差異。從圖中可看出,中部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最大,東部其次,西部最小。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通過分析,保險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對三大區域面板協整方程分別估計的結果顯示,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此外,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在不同區域間存在差異:中部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最大,東部其次,西部最小,說明中國各地區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與其經濟發展程度沒有直接的關系。保險發展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發揮,關鍵要看保險業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程度,而不能盲目追求保險規模的增加。可見,相對東部和西部來說,中部地區保險業較好地發揮了其作用和功能。
(二)政策建議
1.東部:以保險創新為核心,打造保險業發展的領頭軍。東部是保險業最早發展起來的地區,也是保險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其保費收入份額在全國占最大的份額,但是,保險業對經濟的滲透率不高,經濟對保險業發展的帶動作用較小。因此,東部地區保險業要著力轉變保險發展方式,變追求規模增長為重視結構優化調整,以保險創新為核心,打造保險業發展的領頭軍。一般說來,保險創新活動大多首先發生在保險業相對發達的地區,然后向欠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擴散。根據這一規律,東部地區應當成為當前我國保險創新的主要策源地,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推出新的險種和新的經營方式,在保險業創新發展方面先行一步。相對于中西部,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居民收入水平較高,可以擴大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覆蓋面,對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的消費者實行優惠所得稅政策,以鼓勵消費者通過購買商業保險解決自身的養老、醫療問題,緩解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壓力,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提高保險業對經濟社會的滲透率。
2.中部:實行多元化的保險組織形式,活躍保險市場。中部地區保險業的發展規模不高,但經濟基礎并不薄弱,其優勢在于潛在的保險市場資源。應注重把潛在的保險資源優勢變為現實的保險增長優勢,引入有效競爭,活躍保險市場,使保險資源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具體應在以下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并確保其得到認真執行:一是從優化股權結構入手,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股份制保險公司股權多元化,解決股權結構單一、投資者對企業監督制約不到位等問題;二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民營資本建立股份制保險公司,使保險機構面臨潛在的競爭壓力;三是堅持費率條款市場化的改革取向,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同險種實行不同的費率,使保險公司在保險產品開發、定價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便于其采取差別化的競爭戰略,從而更好地發揮保險對經濟的保障功能。
3.西部:著力保險資源的培育,促進保險業發展。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制約了保險業的發展。現階段,應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對保險資源的培育,促進保險業發展,增強保險業對經濟社會的滲透率。由于在利潤上缺乏吸引力,西部地區保險機構的設立與發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國家在制定區域稅收政策時,應為西部地區的保險公司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如減免西部地區保險公司全部或部分所得稅(尤其是對開辦適合當地保險發展和當地急需險種的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如農業保險、信用保險、責任保險、地震保險等實行減免稅收政策),從而提高外部條件較差的西部地區保險公司的盈利水平,使得它們能夠盡快地擔負起帶動區域保險發展的作用,還能增加區外企業前來投資西部的吸引力,最終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西部地區保險業發展急缺的是人才,包括保險產品開發設計、經營管理、資金運用等方面的人才。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的收益率較高,同時成為推動區域保險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培養高素質人才就成為西部地區保險業發展的關鍵。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果洛州中心支行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