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導師教學信息素養的構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格廷教授的地球科學課程等,他們都被學生喜聞樂見,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及時教學以其獨特魅力影響著全球大學教育,而它在我國大學教學領域中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如:田莉研究了及時教學對我國高校教學的啟示;佘立中等人研究了及時教學在我國高校課程改革中的嘗試性改進。我國高校的一些教師在某些學科領域已經運用及時教學,并在高校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普及及時教學還任重道遠,因此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迫在眉睫。
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狀況
信息素養一般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幾個方面。信息意識指信息在教師心里的反應,是在信息環境下教師查詢信息、讀取信息、運用信息的信心和興趣。信息知識指教師在信息環境下完成相應工作時需要的相關知識與經驗。信息能力指教師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信息搜集、讀取、處理和的能力等。信息道德指教師對信息知識產權、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網絡法律法規的了解、判斷和外在行為表現等。
(一)信息意識方面
從信息意識方面來看,高校教師信息意識與教學脫勾。有一組數據可以表明,我國高校教師有89.6%的人認為網絡已經成為現實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有96.5%的人認為使用網絡大多出于日常工作、生活娛樂以及興趣愛好的需要。可見,高校教師已經具備足夠信息意識來實踐及時教學。另外關于高校教師是否使用信息技術備課的調查數據顯示,經常使用的僅占總人數的33.9%,偶爾使用的占40.1%,不使用的占11.6%。可見,大分部分高校教師沒有把信息意識轉換為教學行動,有相當大比例的高校教師沒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信息意識與教學脫勾。
(二)信息知識方面
一項對高校教師常用辦公軟件使用情況統計顯示:excel不會占35.9%,flash不會用占72.7%,frontpage不會用占72.8%。還有調查顯示有80%高校教師熟悉windows基本操作及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有60%的教師能用power-point自制課件。可見,我國大部分高校教師基本具備多媒體教學技能,但缺乏網頁制作和在網頁上信息的技能。
(三)信息能力方面
普遍調查顯示,高校教師中經常使用網絡進行教學交流或答疑教師占13.4%,偶爾使用的教師占39.14%,不使用或不具備條件的教師分別占27.53%和19.87%。可見,高校教師通過網絡和學生交流不多。還有一組數據顯示,有71.2%的教師不很了解信息檢索知識,有4%的教師對信息檢索知識一竅不通,45.5%的教師不能將獲取的信息加以整理、總結歸納,38.4%的教師不能將自己獲取的知識運用到科研活動當中。可見,高校教師在信息檢索和信息處理方面對及時教學是不勝任的。
(四)信息道德方面
調查顯示,高校教師對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經濟、法規等了解不夠,對使用電腦所涉及的倫理及法律等問題不熟悉,有23.9%的教師在引用了別人內容時沒有做引文批注說明,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有18.9%的教師在使用網絡信息資源時沒有考慮網絡資源的知識產權。可見,高校教師在信息道德意識上是薄弱的。
如何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
從及時教學的信息素養構成方面檢視國內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發現水平普遍較低。因此,對如何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提出以下思考:
(一)高校教師自己找準定位
高校教師按及時教學對信息素養的要求對自己信息素養進行自我定位,來尋找自身不足,確定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信息素養,對自己進行正確分析,把自己定位在最恰當需要提升群體之中。
(二)學校針對不同群體進行歸類培訓
學校根據教師自我定位后的結果把問題進行分類,例如,課件制作提升群體、網頁制作提升群體、信息檢索能力提升群體、信息道德意識提升群體等。一個教師可以歸納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群體,然后學校對各群體需要提高的內容分別加以培訓。由于有的教師需要進行多個內容培訓,學校可以安排不同的時間進行培訓。培訓本著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原則,讓教師在操作中學習,同時突出個性化特點,針對群體普遍弱點有重點加以培訓。
(三)學校檢測培訓結果
經過系統培訓后,教師已對自己薄弱點有所提高,從信息素養方面已具備實施及時教學的技能。每個教師選擇一門課程來實施及時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是教師自己意料不到的,這些問題具有一定的生成性特點,教師可以邊實踐邊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信息素養。同時,學校對教師培訓及時教學課程進行驗收,驗收結果和老師評聘掛鉤,這樣才能使及時教學培訓普遍被尊重和執行。
作者:張平單位:綿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