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網絡輿情分析與引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中國網民已多達6.49億,大學生是其主要力量,也是網絡輿情的主力軍。大學生網絡輿情指在一定時期內,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對某些社會事件、言論所表達的態度意見和情緒的總稱。網絡的普及使大學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網絡輿情中來,因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他們也更樂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對各大社會熱點問題的評論中,都可以發現大學生群體的身影,網絡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看法的平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從網上購物、交友、找工作到思想交流和閑置物品交換,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深深影響了大學生群體的日常生活。
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大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難免會受到一些不良、不實信息的影響,從而不理智的對待一些問題。大學生網絡輿情的主體現以90后為主,他們擁有良好的知識素養以及一些90后的特質:總體上個性張揚、善于表現、目標明確、樂于發現接受新事物……。這些特質也體現在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特點中:
1.自發性與互動性。在某一社會熱點事件爆發之后,便會有眾多針對這一事件的看法通過各類平臺直接發表,其他人也會紛紛瀏覽并跟帖發表自己的看法。
2.相似性。大學生文化素養的相似以及所處群體的相似性使大學生群體對事件的看法趨于相似。
3.廣泛性與匿名性。各類事件一經網絡,立刻就會獲得巨大的點擊數量以及轉載和匿名跟帖評論,并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網絡輿情大規模爆發。
4.情緒化。由于90后大學生群體個性張揚善于表現的特點,在一些特定的事件爆發之后,他們急于表達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有時會帶有主觀情緒甚至沖動情緒,這些言論又會影響其他人,引導他們的言論向此方向發展。
二、大學生網絡輿情現狀
上述這些特點使得大學生網絡輿情呈現出積極輿情與不良輿情兩個方向。積極的網絡輿情很好理解,指對于已經發生的某個事件,客觀理智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會促進事件的發展或者提供建議觀點促進事件的解決。不良網絡輿情,雖同樣是發表對于事件的觀點看法,但是往往伴隨著虛假信息、一些激烈煽動性言論和攻擊他人的辱罵性詞匯。很多時候,網絡輿情會同時朝這兩個方向發展。例如在新浪微博中曾紅極一時的“最萌身高差情侶”分手事件。這一事件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對情侶分手,但是由這一事件造成的后續網絡輿情的發展卻大大超乎意料。事件的兩個主要當事人都是在新浪微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知名用戶,都是大學生。事件起源于這對情侶中男生發表的一條用詞欠妥的分手微博,后來這條微博有了數量眾多的轉發與評論,評論中有表示遺憾勸阻的,這些言論促進著網絡輿情向著正常淡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很多謾罵詆毀的評論,這類評論用詞難聽,對該男生進行人身攻擊,持續很久,并影響到該男生及其周圍朋友的生活。
網絡世界中類似的事件有很多,上述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僅僅是對于某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無可厚非,參與事件的討論,不僅可以拓展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與他人交換意見還可鍛煉大學生的交往能力。但是如果利用社交平臺的匿名特點而肆無忌憚的發表詆毀謾罵他人的言論,就不應該了。這些言論除了有損當事人的形象,還會對看到的其他人造成影響,對網絡輿情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也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其中,敏感煽動性網絡輿情易引起大學生群體躁動。大學生往往對以下幾類信息較為敏感,一是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校園內的消息;二是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時政問題,還有就是涉及一些明星緋聞的消息。想想釣魚島事件出現后的游行活動,火遍網絡的“周一見”,這些輿情事件中都出現了一些活躍的賬號,他們把對事件的評論引向某個方向。這些賬號的評論勾起人們心底的某種情緒,鼓動目的明顯,使得評論中罵聲一片,將事件推向異化的高潮。這樣的言論所引起的躁動既不利于社會穩定,也不利于網絡的健康發展,更甚者會引導大學生做出觸犯法律的行為。
三、不良網絡輿情的成因
1.網絡言論管理存在缺陷,大學生情緒缺乏引導目前我國對網絡言論的管理還較不完善,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和淫穢信息,就會擁有較大的言論自由。在此環境下,大學生往往會為了吸引別人注意,滿足自我虛榮心,而發表一些不實或者攻擊性言論。大學生在不穩定的情緒之下還容易發表一些攻擊、詆毀性的言論,給自己、學校或是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比如會有一些學生在網上信息抹黑學校,最后不僅學校名譽受損,自己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2.大學生網絡素質有待提高,道德規范意識不強由于網絡的匿名性,人們認為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誰,往往隨心所欲地發表意見,甚至與道德標準不符也無所謂。大學生由于價值觀并沒有完全成形,判別能力有限,在這種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容易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如不實信息、不雅照片、做黑客攻擊網站等。這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大學生網絡教育管理存在缺陷,他們掌握著計算機、網絡知識,卻沒有人告訴他們在網絡世界應該遵守怎樣的道德守則。
3.網絡監管技術不夠成熟近年來,不良的網絡輿情事件時有發生,正是互聯網監管技術的不成熟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機可乘。試想如果互聯網的監管技術足夠發達,網絡監管者能夠及時察覺,進而通過IP地址,攔截、封鎖這些惡性消息,這類事件發生的幾率還會這么大嗎?
四、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
面對大學生負面網絡輿情,我們要科學理性的面對,要“防患于未然”。在對大學生網絡輿情進行引導時,首先要注意方向性,將躁動偏激的情緒引導到客觀理智上來;其次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和諧的觀點意見,用科學的方法將網絡輿情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最后是參與性,引導大學生更健康的通過網絡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并讓他們在參與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從而使大學生網絡輿情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1.構建正能量信息平臺健康的信息平臺有利于正能量信息在大學生群體甚至全社會傳播。在建設網站時要注意:首先,網站的信息要關注大學生的訴求,如有助于大學生學業的信息資料、校園生活的消息、重大突發事件的真實情況以及大學生關注的新聞;其次,具體消息的選擇、一定要不離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初衷,通過的內容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引導大學生網絡輿情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2.培養引導“活躍賬號”除了網站以外,各類網絡社交平臺中的活躍賬號也很值得注意,這些賬號的所有者在網絡世界中被稱為“大神”,在輿情的發展過程中很可能活躍賬號的一句話就會左右輿論的發展方向,所以培養一些積極的網絡活躍賬號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賬號主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發展情況并在其發展過程中起引導作用,還有在平時一些正能量消息,確保大學生網絡輿情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3.建立健全大學生意見訴求表達機制,加強情緒引導大學生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訴求,一方面體現出大學生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當前大學生利益訴求機制的不完善。在校園生活中,大學生更加關注與自己利益生活直接相關的校園環境、相關硬件配套設施、教學環境、教學質量等。如果學校沒有給他們提供一個能夠表達自己意見的平臺,他們就會尋求別的途徑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網絡恰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為此,高校應該建立健全大學生訴求表達機制,可通過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利益訴求部門,設立訴求信箱等,來建立與大學生溝通的正式渠道。也可以通過學生會、社團等等學生組織了解大學生關注的問題,并積極解決,避免大學生群體因訴求機制不完善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4.加強大學生網絡素質教育不良輿情不僅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甚至觸犯了法律。要杜絕此類輿情,必須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校應增加關于網絡道德素養的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對網絡道德素養的重視程度,并通過課程潛移默化的使網絡道德的重要性深入大學生的心里。讓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進而提高不良信息的辨識能力,杜絕不良網絡行為。此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通過講座、辯論會、宣傳畫報等多種形式來加強大學生網絡素質教育。
5.加強網絡監管和引導加強不良網絡輿情預防能力,必須建立校園不良網絡輿情的預警和危機處理機制,健全網絡輿情收集、分析、監管系統。在校園網絡出現不良輿情產生的預兆時,通過管理員封鎖惡意用戶賬號,使用對其禁言等方式及時處置,阻止不良輿情進一步擴散。一旦不良輿情爆發,要通過新聞發言人等制度,第一時間公布事實,確保大學生的知情權,將網絡輿情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去。
網絡輿情是一把雙刃劍,既促進了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拓展了大學生的信息量,鍛煉了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影響社會健康發展。所以,既要以技術創新促進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更要加強對大學生網絡輿情的關注與引導,通過社會各界與高校的合作,促進大學生群體的健康成長,采取必要措施將大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去,將其培養成社會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張鵬 倪妮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