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傳播論文:樂曲藝術的網絡傳播及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喬春霞池阿海單位:河北北方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張家口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音樂作品網絡傳播勵志作用的可行性
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在全球廣泛運用的背景下,音樂作品網絡傳播已經是目前音樂藝術傳播的全新手段,并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種新的傳播模式和文化理念已經悄然形成。作為網絡傳播子系統之一的音樂作品網絡傳播,既傳播音樂作品,又將音樂作品的創作理念、演奏水準、制作技術一并傳播。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收聽網絡音樂作品,因此借助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對大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是完全可行的。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在當今時代必然成為進行勵志教育的有效途徑。音樂作品是大學生勵志教育的有效載體,對于大學生來說,網絡傳播的音樂作品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接受相對容易,在對大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是傳統的勵志教育的有力補充,煥發出新的生機,從方式、形式和方法等多個方面給勵志教育的手段增添了新的活力。
網絡傳播音樂作品可以有效干預大學生網絡成癮
21世紀網絡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在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與心理。由于使用網絡不當和認知偏差,一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變成了“網絡成癮癥”,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各種各樣破壞性的嚴重影響,一系列問題由此產生。當代大學生由于受到知識、閱歷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面前,其辨別真偽的能力還是欠缺的。通過音樂作品網絡傳播這個有效媒介,加以適當地進行網絡素養教育,幫助大學生合理有效運用網絡媒體,提高大學生自我辨識能力,增強分析網絡信息的能力,讓音樂作品通過網絡傳播來有效地干預大學生網絡成癮現象。一些學生沉迷網絡之后,真善美不清、假惡丑不辨,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知識面不寬、社會閱歷相對簡單等,造成上述這些原因實際上都是學生的人文精神得不到充分培養的結果。所以像網絡傳播的音樂作品這樣的隱性教育作用就非常明顯,音樂本身的特點有著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隱性教育是個體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種認知方式,主要方式是運用寓教于樂、寓教于文等多種手段。網絡傳播優秀音樂作品具有間接性、滲透性、隱蔽性與有效性等隱性教育的特點;同時具有感悟性、無意識性與深刻性等隱性教育的特質。
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在大學生勵志教育中的應用
1.好的音樂作品通過網絡傳播為人們從另一渠道提供心理解壓方式并能起到勵志作用。在聆聽進而欣賞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聽眾從聽覺享受到心理感應,將消極情緒從情感中剔除,從而與優秀的音樂作品達到共鳴并獲得情感的升華。音樂作品欣賞的過程既是一個聽覺盛宴的享受過程,也是一個精神升華的提升過程,欣賞者受到的勵志教育是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在一個個追尋音樂美、接受音樂美的過程中,人格得到塑造與完善。如今生活節奏之快,人們在各個層面總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面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壓力,特別是大學生,他們對說教意味偏濃的音樂產生抵觸情緒。而音樂作品通過網絡傳播則是一種新興的方式,這些優秀的網絡傳播音樂作品非常容易學唱,大學生們在傳唱歌曲的過程中找到了情感情緒的共鳴并得到了勵志。優秀的音樂作品通過網絡傳播既滿足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起到了勵志作用。
2.同任何優秀的作品一樣,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同樣包含著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勢必給聽眾帶來震撼并產生深刻的影響。筷子兄弟的歌曲是網絡傳播很廣的,他們的《父親》以其樸實無華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人們的心里,也傳遞了感恩之情,對大學生的勵志教育是很明顯的。好的勵志歌曲通過網絡傳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僅可以讓大學生提高了欣賞能力和藝術品位,最重要的是激勵大學生積極面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品德情操。
3.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還能夠培養團隊精神,提升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優秀的音樂作品用一個個音符、一段段旋律構架起人們之間永恒的溝通橋梁,美好的音樂是人類通用的語言,它沒有語言限制,沒有空間與時間的界限。熱愛音樂的人寬容、開朗、熱情,與人為善。很多音樂作品是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同樣也是,在這些音樂作品中表現出的密切配合、水乳交融的關系正是人們處理、協調人際關系時十分需要的。
音樂作品網絡傳播勵志作用的實現途徑
1.利用網絡傳播音樂作品創設獨特的教育情境。利用校園網,充分發揮現代化多媒體的功用,傳播優秀的音樂作品,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們感受到高雅、優秀的網絡傳播的音樂作品的存在,達到情緒的宣泄、情感的共鳴;其次,在學校網站的主頁、系部主頁留一版面介紹音樂作品,邀約音樂藝術家參與大學生勵志教育。
2.充分利用網絡這個新興媒介廣泛傳播音樂基本知識。音樂塑造藝術形象的手段,不外乎要通過旋律、節奏、節拍、音色、調式、和聲等形式完成的,所以聽眾要想完全理解作品的內涵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基本知識。要使音樂在大學生勵志教育中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就必須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在大學生中廣泛宣傳、普及基本音樂知識。可以通過在校園網上設置音樂賞析頁面,開辟音樂知識普及專欄,充分利用網絡廣泛宣傳優秀網絡音樂作品,將優秀網絡音樂作品的覆蓋面擴大。
3.充分利用網絡積極引導學生的音樂欣賞過程。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先進的平臺,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欣賞音樂作品,聘請專業人士講解分析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使大學生全面、深刻地認識網絡優秀音樂作品的內涵。通過對網絡傳播的優秀音樂作品的認真解讀、反復欣賞,邊聽邊唱、聽唱結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提高他們的審美想象力和理解力,全面發揮網絡優秀音樂作品的勵志作用,全面提高大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
網絡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這個空間給網絡音樂的創作和傳播以極大的自由,過去傳統傳播中的人為因素基本消失了,創作者們可以盡情地釋放自己的藝術激情并進行自由的傳播,大量不同特色、獨具一格的網絡原創音樂作品由此誕生。網絡優秀音樂作品在當今時代的傳播隨時隨地可見,可以這樣理解,只要是有電腦、有網絡的地方就會有音樂作品的傳播;只要有音樂存在、有音樂響起的地方就會有網絡優秀音樂作品的一席之地。每一個聽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領悟來詮釋音樂作品的含義,從而獲得再創造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