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性學習論文:探索性學習對網絡傳播學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譚世平楊增和單位:湖南科技學院新聞傳播系
網絡傳播對我國傳媒生態帶來挑戰和沖擊,給新時期的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網絡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給我國傳媒生態帶來了很大影響,這需要我們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具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新聞人才。網絡傳播影響媒介生態格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影響到我國傳統媒體的生存與發展。在數字化浪潮下,我國報紙、電臺、電視節目、雜志等傳統媒體也紛紛與網站融合,尋找發展空間。從全國性報紙到地方性報紙,從綜合性報紙到專業性報紙,都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或大或小的步伐,報紙的閱讀終端越來越多樣化。二是對傳統媒體內容生產方式的顛覆,對新時期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從原來的“單打選手”走向“全能選手”。網絡傳播時代,新聞傳播的渠道在增加,時效性更強,信息形態呈現多媒體化趨勢。三是網絡不僅僅是信息傳播平臺,更是民意聚集地,意見交互平臺。網絡傳播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傳播方式,有著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給新時期的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網絡傳播給新聞傳播實踐帶來新問題
網絡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我們對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傳統媒體與社會化媒體以及傳播者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做出新的探索,給《網絡傳播概論》課程的教與學都提出挑戰。截至2010年6月我國網民達到4.2億,規模居世界第一;全國批準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共190家,其中新聞網站150家、商業網站40家。以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為龍頭、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干,商業網站積極發揮作用的互聯網新聞傳播體系已經形成。中國網絡電視臺于2009年12月28日開播,融電視特色與網絡特色于一體的多功能、多語種、多終端的傳播平臺,是各種功能、內容、終端的集大成者。
《網絡傳播概論》的“教學手段要多媒體化、網絡化、現代化,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接觸互聯網,實現開放式教學”,通過驗證性、綜合性、研究式、制作式實驗,通過學生自己的接觸、總結與思考,提高學生對網絡傳播規律與特點的認識。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強調通過學生充分的網絡接觸和體驗活動,通過素材搜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統計分析、個案研究和比較研究等探索活動,形成自己對網絡傳播特性、傳播規律、社會影響、發展趨勢的認識,得出自己的結論。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安排
(一)學習內容設計
《網絡傳播概論》主要是從網絡傳播的理論和實務兩個層面出發,對網絡傳播的現狀及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為構建網絡傳播學奠定基礎。該課程在理論層面主要探討了互聯網的發展歷史、網絡傳播的技術基礎、基本原理和特性、宏觀效果、管理與調控及網絡傳播中的受眾;在實務層面主要探討了網絡新聞業、出版業、廣告業及在線藝術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網絡傳播概論》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實驗教材。針對《網絡傳播概論》教材的具體內容,我們自行設計實驗項目有:門戶網站比較分析;政府網站和商業網站比較;商業信息傳播研究;網絡論壇的管理與互動組織;網絡新聞專題分析;對新時期新聞工作者角色的反思;傳統媒體微博傳播特點、功能研究;網絡新聞評論;網絡傳播效果的實證分析:議程設置或沉默的螺旋等。
(二)研究要求
圍繞實驗項目,組織學生認真瀏覽查閱網站,做好相關記錄,搜集素材,特別是經典個案,然后形成自己的認識,得出自己的結論,理解網絡環境下新聞生產與傳播的變化,把握數字化浪潮下信息傳播工作的發展趨勢。通過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掌握互聯網時代新聞工作的變化和要求,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業務能力以及與用戶互動溝通的能力,提高網絡媒介素養。
(三)研究步驟
1.選好學習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做好準備。2.做好方案規劃,確定實驗范圍,選擇某一個或幾個網站。3.網站瀏覽,做好記錄,搜集素材,收集好資料。4.通過觀察、比較、統計,得出結論,撰寫實驗報告。5.老師批閱、講評。
學習效果舉例:
網絡新聞專題的信息傳播活動比較網絡新聞專題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來的一種集多媒體、海量性、互動性于一身的信息載體,也是當前網站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新聞工作者認識掌握網絡新聞專題的特點、功能、要求等就很有必要。我們要求學生分析一兩個重大網站對某一事件(現象)的網絡新聞專題報道,掌握網絡新聞專題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的要求,尋找差異并分析原因,總結特點、規律。
通過觀察和思考,同學們可就自己選擇的問題得出結論。小悅悅事件發生后,道德滑坡、人性冷漠等話題被重新拾起,成為輿論的焦點。小悅悅的悲慘離世,是否能夠喚起國人的良知?“拒絕冷漠,傳遞溫暖”成為網絡專題策劃的共同主題。有學生注意到騰訊網關于小悅悅事件的網絡專題中,以黑灰色系為背景,內容很豐富(有動態消息、背景資料、專家觀點、各方態度、調查互動、分析評論等),重視輿論的引導,多樣化的呈現方式(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視頻總播出量達到1230608次,論壇發帖量達到7426條,參與網絡調查的達842458人(截止時間2011年11月2日21點23分)。有學生就專題的制作設計進行總結,“重視主題的確定,這是領頭羊;注意策劃的長度、深度和難度;注重與其他媒體的合作;簡潔的板塊設計與音樂也很重要;重視知識的積累”。有學生寫了自己瀏覽專題后的感想:“通過對騰訊專題的深入觀察,我很是喜歡也很接受這種分析形式,讓人反省自身,讓人了解事件,也能夠不湮滅心中對愛的信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網絡新聞專題對民眾的影響力,說明有社會責任感的網絡專題能夠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