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高校圖書館全媒體服務的建設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般而言,為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媒體主要是紙質媒體,其表現形式是圖書報刊,為一般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媒體主要是網絡,其表現形式是網站或門戶。根據高校圖書館的特點,要實行全媒體服務,可以利用網絡、手機、手持閱讀器等媒介,努力把館藏資源信息推送給讀者。
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的動因分析
(一)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全媒體的出現引起了原本以信息收藏與服務為主的圖書館的重視,國家圖書館于2010年開通運營“掌上國圖”,開始通過電視、手機、網絡服務讀者。2011年在蘇州召開的中圖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論壇以“全媒體時代的圖書館建設與服務創新”為主題,就全媒體時代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創新展開了深入廣泛的交流。作為高校圖書館,擁有固定的、特定的讀者對信息服務的需求和要求更高,三網融合后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多樣化、多元化,信息傳播空間更加廣泛。因此高校圖書館更需要順應時代趨勢去發展全媒體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的館藏主要是以圖書報刊等紙質媒體為主,隨著手機上網和網絡的普及,一部分的讀者開始通過手機閱讀和網絡閱讀獲取信息,因此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到館率、借閱率和資源利用率一直在下降,這是各高校圖書館面臨的嚴峻的現實,如何破除這個難題成了高校圖書館一直探索的問題。要提高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就必須實行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根據讀者的需求調整圖書館的資源配置。高校圖書館應注重自身發展,將特色館藏數字化,將數字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如網絡、手機、手持閱讀器等推送給讀者,提高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因此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是讀者的需求
三網融合后,讀者利用手機上網更為方便、快捷、省錢,手機閱讀成為讀者一個重要的閱讀方式。根據《第2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至2011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31億,互聯網普及度達到38.3%。在手機上網方面,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2]。這些數據表明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已悄然改變。高校圖書館要想抓住這部分讀者,就必須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需求。
高校圖書館實行全媒體服務的兩大基礎
(一)海量信息數據庫
海量信息數據庫從內容來看,可以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圖書館購買的電子資源,包括電子圖書、各類期刊數據庫、網上報告廳、考試題庫等。第二是圖書館自建的特色資源庫,如校內論文庫、精品課程視頻、特色館藏數字化等。第三指專業人員通過百度、谷歌、讀秀等專業搜索引擎對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文獻二次加工并只對特定人員服務的信息資源。
(二)雙向互動平臺
高校圖書館要實現全媒體服務,另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搭建雙向互動平臺。互動平臺主要是指互聯網、手機等。在這個平臺上,接受者利用在線、互動的混媒終端隨時將內心需求與想法向傳輸者提出,傳輸者根據接受者的需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解答,這就完成了供需雙方的一系列的信息交流和互動。這也是全媒體服務在三網融合的大潮下能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礎。
高校圖書館開展全媒體服務的建設方式
(一)建設學習共享空間
學習共享空間是集人力資源、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于一體,能夠方便用戶、館員、專家之間的知識交流、共享、學習與利用的動態環境。學習共享空間包括兩部分:實體環境和虛擬環境。實體環境主要是由協作學習空間、開放獲取空間和休閑空間等部分構成。虛擬環境包括虛擬學習社區、興趣社區、知識社區和社會網絡等[3]。要開展全媒體服務,高校圖書館應當徹底改變只依靠功能單一的閱覽室、自修室組織讀者的傳統局面,要以讀者為中心,建設協作式學習的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應該是一個可以同時配合休閑閱讀、自學探索和群體研習等不同需要的理想學習空間。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配備有助于讀者進行互動學習的設備,包括咖啡、茶座、讀者教育中心等。
(二)建設圖書館網上服務
目前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網上服務一般有網上書目檢索、圖書到期催還、參考咨詢、信息導航、電子閱讀、講座視頻、新書推介等集成化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正朝著多樣化、個性化、多媒體化以及智能化發展。圖書館網上服務不僅使讀者不用受圖書館開放時間的限制,同時還可以精簡出一部分日常館員,去做一些更專業的事情,如參考咨詢、知識服務等。三網融合下,網絡更加暢通、高速,圖書館應該努力在網絡上構建雙向互動平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網上服務。
(三)建設移動圖書館
三網融合下,手機閱讀是全媒體時代數字化閱讀中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強對手機圖書館的研究,并加大對手機圖書館建設的投入。建設移動圖書館需要先整合資源,包括文獻資源和數字資源。通過雙向互動平臺來實現與讀者的信息交流,讀者還可以定制個性化服務信息。三網融合后,高校圖書館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提供移動服務。目前是移動圖書館發展的初級階段,各個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的硬件和財力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系統。一般而言,用戶使用較多的移動服務是短信服務、移動OPAC服務,這些較簡單,在技術上較容易實現,而且投資少、見效快,高校圖書館可以率先使用。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成本等費用的下降,相信不久之后較為先進、功能模塊比較齊全的移動圖書館系統都能進入普通高校圖書館。
總之,三網融合下迎來了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時機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等媒介,建設學習共享空間、圖書館網上服務、移動圖書館等,創新思路,拓展路徑,努力為讀者建設一個適應發展要求的全媒體服務方式,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當然,三網融合也帶來了新技術,高校圖書館人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比如互動平臺,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比如在線咨詢服務,需要學科館員的專業知識加上對信息的獲取能力等。因此為了建設全媒體服務,高校圖書館應當有計劃有步驟去培訓館員,提高館員的業務技術能力。(本文作者:陳秀菊單位:黎明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