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農業電視欄目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雜志作為一種紙質媒體,有利于農民保留,方便尋找相關的政策、市場、技術等等多方面信息。雜志源于電視節目,但又實現進一步的拓展,增加了教育、醫療衛生、供求信息、幽默笑話等諸多內容,體現出權威、有效、實用、生動、鮮活等特色。同時將分門別類地開設清晰的板塊,便于農民閱讀、理解。雜志還實施了約稿制,邀請《黑土地》上人們熟知的農業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的專家、領導為雜志寫稿,進一步體現雜志的權威性,提高《黑土地》品牌認知度。最主要的是,雜志將以DM派送的形式發行,保持了《黑土地》欄目的公益性特質,是欄目組送給廣大農民的一份額外的禮物。
農業電視欄目衍生品開發可以是多產業的,圍繞著文化產業的DM雜志,沒有走出傳媒的范疇。而《黑土地》欄目曾經嘗試的“黑土地農家蛋”的派送活動,就是衍生品真正走向了產品化。《黑土地》欄目組工作人員,深入到農村收集原汁原味的農家笨雞蛋,進行包裝,附上“黑土地農家蛋”的標識,派送給參與欄目組活動的廣大市民。這一舉措,表達了《黑土地》欄目溝通城鄉的誠意,也展示了農業欄目自身的資源優勢。農業電視欄目衍生品多種多樣,可以是裝飾品、用品、吉祥物等等。國外傳媒產業的衍生品開發已經給我們做出了表率,衍生品開發走向產業化,進入經營領域是切實可行的。
農業電視欄目線上線下產業鏈也是一種延伸,確切地說是一種行業化的延伸。農業電視欄目長期圍繞著農業生產資料做文章,起到為農資產品做嫁衣的獨到作用。多年來,《黑土地》欄目成功推出的許多農資品牌,一句“東單60好透!”讓東亞種業聲名鵲起,玉米種子銷售量成幾何級數躥升。很多類似的農事企業因為與《黑土地》欄目的合作,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企業。可見,《黑土地》欄目打造品牌、樹立品牌的功能十分強大。
那么,《黑土地》欄目為什么不能開發自己的品牌,生產和經營自己的產品呢?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黑土地》欄目在傳媒領域為自己注冊了商標,但是在生產領域還沒有更多的動作。眼下人們知道的“黑土地酒”、“黑土地大醬”、“黑土地合作社”、“黑土地農資公司”等等有關黑土地字樣的行行業業的品牌都已經出現。這不能不證明,農業電視欄目從業人員的眼界似乎是窄了一些,考量的范疇有失寬泛。
農業電視欄目可以有自己的農資連鎖銷售公司,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農業示范園區、展覽公司、培訓機構等等,形成一個以農業欄目為核心的新型集團公司。這些絕不是空談,因為在別的領域已經有成功的先例。農業電視欄目有可能也一定能創造出不單單是只有電視的品牌,相關種子、肥料、農藥、苗木、園區、學校等等多行業、多門類品牌的出現,也代表著農業電視欄目跨媒體時代來臨,農業電視欄目產業化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本文作者:劉繼巖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