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品牌建設的傳播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三線”建設是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以“強國防,富國民”為目標的一項戰略性工業建設工程。這項工程規模宏大,工廠建設范圍廣泛,分布在中國中西部13個省、自治區的叢山峻嶺中。“三線”建設始于1964年—1980年,歷時近20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痕和歷史記憶。黔南“三線”建設無疑也打上了歷史烙印。這段共和國的歷史讓我們永遠銘記,也給我們許多有益的積極啟示。黔南“三線”建設的主線應該是一部電子軍工發展史,同時也是地方史志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0八三”基地是黔南“三線”建設的指揮部,所轄近30個工廠、科研所、高校學院、醫院分布都勻、凱里和遵義,還有總后的幾家工廠。這些軍工廠對外聯系只用數字代碼,神秘莫測。歲月流淌,如今曾經輝煌一時的軍工企業,已人走樓空,留下了一座座紅磚房和往昔的記憶。今天,黔南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開始注重對“三線”文化建設的挖掘、整理、保護、開發、利用,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為打造黔南文化注入新元素的創舉。怎樣提煉、定位、打造黔南“三線”文化品牌,縱觀各地經驗做法,結合黔南實際,筆者談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感知“三線”認識“0八三”
有兩首小詩這樣寫道:
(一)“三線”軍工西風冽,豹狼叫,主席下令建“三線”。軍工廠,大遷徒,征途路上走三軍。云貴川,山連山,霧鎖峰叢扎營盤。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紅房。蟬聲叫,沖鋒號“,三線”軍工傳捷報。航天航空唱飛歌,海防戰艦馳疆場。虎生威,人出彩,獻了青春獻子孫。三代同心強國防,人在旅途故事揚。
(二)軍工“0八三”黔山上,峰叢峽,風吹草低見紅墻。0八三,軍工廠,星羅棋布勝八卦。元器件,集成塊,電子軍工花盛開。戰艦雷達任遠眺,航天飛歌醉碧霄。這兩首詩是對當年“三線”軍工廠的真實寫照。20世紀中葉,國家“三線”建設揮師西進,“0八三”基地大本營落地都勻,所屬近30個軍工廠、科研所、高校學院、醫院等單位的職工和家屬7萬多人分散在都勻、凱里、遵義的大山中?!?八三”所屬軍工廠的建設,對黔南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1.改變了黔南的產業結構。2.改善了黔南的交通、通信條件。3.改變了黔南生產力的布局。4.提升了黔南的科技實力。5.提升了人口素質。6.拉動了地方經濟增長。這六個方面所承載的是“三線”軍工厚重的文化底蘊。
二、“三線”建設凸顯“三線”精神
“三線”建設,20年的歷程,20年的人生路,“0八三”人無怨無悔。通過與“0八三”人的接觸,交流、采訪、了解,傾聽他們的經歷、人生故事,令人感動。當年祖國一聲號令:“好人好馬上三線”!他們聞風而動,摩拳擦掌、爭先恐后、攜家帶口奔赴“三線”,艱苦創業、為國爭光。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廣州等一線城市,當年一個個風華正茂的小伙子和姑娘們,如今已滿頭銀發,子孫結隊。20年的創業,20年的艱苦奮斗,20年的人生磨練,堅守忠誠與執著,報效國防?!叭€”人的壯舉成就了:“愛國奉獻,團結奮進,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三線”精神。“三線”精神的形成和所承載的歷史,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對子孫后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它具有歷史典型性,看可見人,視可睹物。
三、黔南“三線”文化元素比較
“三線”文化實質是工業文化。它是我國工業建設發展過程中一個特殊的歷史印跡。水過留痕,雁過留聲。黔南“三線”文化建設內容極為豐富,主要有“0八三”電子軍工,總后被服廠,機電、橋梁制造,電力、通信、鐵路、公路交通建設等,分布都勻、貴定、龍里、惠水等地。由于軍工廠與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或多或少都構成了文化的要件和元素。首先“,0八三”電子工業呈現出物質文化的特色和亮點,與其他產業比較,電子工業技術先進,工廠、科研一體,規模巨大,產業工人人數最多,對黔南的影響最大。其次“,0八三”人來自五湖四海,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三線”大陣營中,與其他產業相比“,0八三”人為國防、航天航空事業做出的貢獻最為突出。第三,與其他產業比較,“0八三”電子工業工廠眾多,分散在都勻、凱里、遵義的山溝中,分布范圍廣,影響面大,其獨特的標志是高大的紅磚墻、紅樓房,花園式工廠,生產、生活自成體系,封閉猶如山寨。以上林林種種都構成了“三線”軍工文化元素要件。
四、黔南“三線”文化品牌建設定位
我國“三線”建設作為歷史上一個深深的印痕,在那個特殊年代,對于國防建設和工業布局,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目前,各地對“三線”遺產的保護、開發,利用風起云涌,熱浪滾滾。已經建好啟用的有:四川攀枝花三線建設博物館、重慶金佛山三線文化主題酒店、貴州六盤水三線建設博物館、凱里三線廣場等等。文化建設需要載體,需要張揚個性。如何在眾多“三線”文化建設中找準位置,突出個性亮點,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黔南“三線”建設與我國中西部各地情況比較來看,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特色,運用比較法,找出差異化。黔南“三線”文化建設有著巨大、厚重、獨特的資源優勢,其落腳點就在“0八三”電子軍工上。為了獨樹一幟,避免陷入一般化境地,黔南“三線”文化品牌建設可樹標桿,扯大旗,著力打造“中國‘三線’硅谷博物館”。它不僅是中國電子工業起步的縮影,同時也昭示著我國電子工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蓬勃發展的明天?!叭€”文化是歷史工業文化,它不僅是精神的,同時也是物質的,其內容十分豐富,可圈可點。黔南“三線”文化品牌建設定位于“:中國‘三線’硅谷博物館”,具有唯一性和可延展性。它與歷史上“新興的都勻電子工業城”相呼應,這個定位對都勻而言,它同時具有傳承性。
(一)唯一性“0八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成果、領先國際的電子產品等感人的故事,具有地域的親近性、可視性、觸摸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例如:第一,中國雷達之父、中科院院士、原38所所長王小謨在20世紀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坐標雷達”,在當時是具有“劃時代的價值”,領先于國際先進技術的軍用雷達。它的特點是:方位、高度、速度,同時顯示、同時算出。在此之前,三項指標是分別顯示、分別計算的,然后合成才得出目標具體位置,當計算出來后,一個“馬赫”速度以上的飛機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第二,506廠生產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先后為國家重點工程“三三一”、“東風五號”、“風云一號”、“紅旗二號”、“三七”、“殲八”、“紅箭一八”等工程提供了大量的高可靠“七?!迸涮桩a品,為國防軍事工程和國家航天航空重點工程作出了重大貢獻,多次受到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的嘉獎。第三,504廠等工廠生產的海防、陸地雷達、捍衛國防的故事。第四,504廠生產的黑白電視、116廠生產的助聽器等等大批民用電子產品,惠澤百姓、造福一方。
(二)延展性1“.0八三”軍工廠、研究所外遷貴陽、深圳、安徽、浙江等地繼續作出的貢獻。2“.0八三”人走出大山,發揮作用,助推中國電子工業發展的典型事例,如深圳賽格電子集團和中國電子工業典范代表深圳華為公司,初期骨干力量主要來自“0八三”人的加盟。3.電子工業代表著文明社會時展方向,標志著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中國電子工業的輝煌需要追根溯源。綜上所述,“中國‘三線’硅谷博物館”的定位,主要依托于“0八三”電子工業,符合黔南實際,即實現了文化創新,又豐富了黔南文化,增加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工業文化亮點。
作者:劉勝 單位:黔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