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是全面掌握全國各地公共資源交易現狀、指導國家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政策決策等制定的基礎。文章在分析了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現狀的基礎上,著重從統計內容、統計主體、統計分析報告模板3個方面來闡述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并為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制定4條保障措施。
關鍵詞: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
公共資源交易是依托市場以非行政指令對公共資源進行調節的供給方式[1],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工作內容[2],是市場經濟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3]。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是全面掌握全國各地公共資源交易現狀、指導國家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政策決策等制定的基礎;對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的研究有助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公共資源交易標準體系,有助于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1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現狀
自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等16個部門聯合《關于試行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的通知》(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以來,全國各地區都積極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制度,有條不紊地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由于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實行時間較短,統計分析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五點:
1)數據統計工作開展過于機械化縱觀目前各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工作,不難發現,各地區均在單純的按照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文中所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表進行數據統計,過于機械化的展開統計工作,并未體現出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的特點。此外,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文所給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表只統計公共資源交易各項的整體情況,如交易額、交易方式、交易節約金額等,無法反映某一項的具體情況。
2)統計數據來源較為局限各地區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數據來源僅為場內交易情況,而忽略了場外交易數據的收集,沒有場外交易數據就無法知曉場外交易動態,如此,數據統計所具備的為公共資源交易政策提供決策依據的作用便大打折扣,這種僅從進場交易數字來衡量公共資源交易規模,極易出現因缺乏比較而影響決策有效性的情況。
3)數據統計分析制度尚未健全雖然各地區均建立了一套本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但制度中往往以數據提供主體以及報送時間節點為核心,卻忽略其他因素。此外,由于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工作開展時間較短,相關人員缺乏統計報送經驗,在統計分析初期,難免會出現數據填報不全或錯填等現象,因此,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制度中還應包括預防此類情況發生的應急措施及解決方案,但目前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中卻普遍尚未囊括。
4)基礎數據提供主體較為籠統公共資源交易基礎數據提供主體大都為縣(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而由于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本身涵蓋了工程建設招投標、國有產權交易等活動,具備多種活動的特性;加之,公共資源交易所統計數據又較為廣泛,并且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僅為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場地的服務場所,所以在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工作中,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際上只擔任最終匯總報送至上一級部門的角色或者分擔部分類型項目的統計數據。
5)統計分析報告編制略顯簡陋大多數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均為文字版,報告內容基本為對統計報表整體情況及各項內容的簡潔敘述,本質為報表工作的重復操作,并未起到真正的分析作用;極少數地區采用了文字+圖表形式,但是這種也是按照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文統計報表模板繪制出的圖表,僅能反映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交易的公共資源整體交易情況,不能體現出各市各省間的差異。
2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
1)統計內容《關于試行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制度的通知》(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指出:統計內容包括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出讓、探礦權出讓、采礦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以及各級政府確定整合的其它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可以說,文件指出的統計內容基本涵蓋了所有公共資源類別;但從該文件中可知統計數據僅僅局限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本身,而忽視平臺之外的公共資源交易情況,這與通過開展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來全面掌握公共資源交易現狀、指導國家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政策決策制定等初衷不符,將會嚴重阻礙甚至誤導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進程。因此,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來源應包括各行業公共資源交易場所的數據,而且要將進場交易的公共資源數據與各行業公共資源分散交易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使脫離于集中交易監管范圍之外的公共資源項目也納入到交易監管平臺中。
2)統計主體對于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主體而言,發改辦法規〔2016〕219號文籠統的講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若按統計范圍來看,可以細化如下:對于縣區而言,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的交易數據可由縣發改局來統計填報,土地使用權出讓交易數據由縣國土資源局統計填報;縣財政局負責統計填報政府采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交易數據;國有產權交易數據則由地區國資委負責。各項內容統計填報完后,可由前期指定部門(如縣發改局等)匯總于同一表格中,并將統計表上報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規定時間內對轄區內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并上報至省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經省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匯總統計后,將本省公共資源交易統計表送至國家發展改革部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資委,以及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牽頭部門。
3)統計分析報告模板制作統計分析報告模板可以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可以清晰明了的掌握各地區公共資源交易趨勢及平臺發展情況。綜合考慮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內容及統計目的,從公共資源交易整體情況、不同類型項目情況、本市級及下屬縣區情況、與各行業對比情況、本期表現突出情況及本期統計數據綜合分析等六方面來編制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報告模板。其中公共資源交易整體情況主要對交易總額、交易總數以及節約金額進行分析,并說明與上季度統計數據環比變動情況(若為上半年報,則說明與去年上半年報的環比變動情況;若為下半年報,則為本年上半年報的環比變動情況)。之后,分別從交易總數、交易總額來對不同類型的項目進行分析,從而了解不同類型項目交易進展狀況;分別對不同類型項目交易情況展開分析可以較全面較細致的分析出各自的發展趨勢,而對本市級及下屬縣區公共資源交易情況的綜合分析則可以充分掌握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的現行狀況,并且可以從中了解到是否存在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從與各行業數據對比中可以發現,項目是否按照交易規定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集中交易,是否有腐敗貪污的潛在現象;統計分析目錄之外的進場交易項目為目錄的增補工作、交易范圍的擴大等指明了方向。
3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保障措施
1)人員培訓為了保證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前期需對公共資源交易機構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為其介紹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的意義及目的,以數據統計方式為主,重點講解統計表內各項統計內容的含義及填報規則。當國家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后,可對平臺的功能如數據錄入、領導審核、數據撤回、自動生成報表等進行詳細演示講解,從而使負責數據統計工作的相關人員了解掌握數據統計的原則及方法,規范各地區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行為,提高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的準確性。
2)自檢機制建立自檢機制的目的在于及時糾正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的錯報、漏報等,直接將錯誤扼殺在自己部門內。由于在不同階段,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報送方式不同,因此自檢機制也隨之有所差異。在線下報送階段,采用三級自檢機制,即由專人負責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工作,統計完成且自行檢查無錯誤后,傳至部門確定負責數據核查的工作人員進行數據的比對核查,核查無誤后,遞至部門領導進行審閱,反之,退回給原負責人進行補充改正。只有通過領導審閱的數據統計才能報送至上一級指定部門。若采用線上報送方式,可以直接在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平臺開發時設計上述自檢機制。當確定原數據錄入人、核查人以及審閱領導后,對其進行授權,實現全電子化的層層審閱、逐級報送。
3)應急方案采用線上報送方式時,在級與級傳輸階段中可以設置一定的時間間隔,若在統計數據傳送過程中發現部分數據統計出錯,可以在此時間段內進行緊急中止,若已超過預留時間間隔,則向本該進行核查的上一級負責人說明情況,對錯誤數據進行改正后,重新提交數據統計報表。在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采用線下報送方式階段,上一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若發現下級統計數據出現錯誤或因不清楚填報規則等而出現漏報等現象時,應及時下發文件,書面告知相關負責單位,接到文件的單位應按照文件所給出的解釋說明,補全漏報項目的統計數據,并應在規定時間內送至指定單位。
4)獎懲機制為督促各級數據統計部門及時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報表,以免統計數據發揮不了自身的時效性,故對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獎懲機制,建立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責任制度,并結合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在原有的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基礎上,納入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情況以及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情況,充分調動各級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切實做好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工作。
4結語
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是公共資源交易標準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全面掌握全國各地公共資源交易現狀、指導國家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政策決策等制定的基礎;是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該文首先在分析了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出目前我國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存在的5個問題;然后著重從統計內容、統計主體、統計分析報告模板3個方面來闡述公共資源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最后為交易統計分析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制定出人員培訓、自檢機制、應急方案、獎懲機制4點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言彥.公共資源交易問題—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0.
[2]魯英明.打造便捷高效公共資源網絡交易平臺的思考[J].中國經貿,2015(8):82-83.
[3]張洪安.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的理論與實踐思考[J].招標采購管理,2014(9):23-25.
作者:方俊1;陳輝2;張珺2;洪潮1;任素平1;章桂英1單位:1.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2.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