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和經濟管理工作的基礎。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整體水平,對于構建規范化的會計制度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文章就會計基礎工作現狀以及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對策措施進行論述,使大家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有一個更加清晰地認識。
關鍵詞: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
為了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強化會計反映和控制經濟活動的職能作用,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應切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從近幾年的《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中發現,我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有了很大的提高,縣內各家會計單位對會計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視,但檢查中還是發現多數會計單位在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必須要引起我們財政部門的更加重視,不斷把全縣會計基礎工作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一、會計人員的現狀
康保縣所轄會計核算單位共有120戶(不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行政事業單位111戶、一般企業9戶;全縣在崗會計人員412名,其中行政事業單位及鄉鎮占76%,無證上崗人員占6%;全縣共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799人,其中因年齡及工作原因等不準備再從事會計工作的有85人,不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占7%;具備初級會計專業資格的占19.7%,具備中級會計專業資格的占7%,沒有取得高級會計專業資格的人員;另有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而無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共19人,其中取得初級資格的11人,取得中級資格的8人,全縣共有取得注冊會計師從業資格的3人。由此可見,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偏低,僅能滿足于一般核算,并不能為各級、各部門領導提供可供參考決策的信息依據。因而,使得單位在執行有關國家政策、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二、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
會計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嚴格執行會計法律法規的連續工作過程。它不僅涉及到會計工作的目標、工作程序、財務制度的執行及嚴格執法,而且還涉及到人員的任用、監督、相互牽制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反映經濟信息,因此規范會計行為就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為決策者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從而也能體現出會計對經濟活動的反映和控制的職能作用。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還差距很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目標不清財務會計的首要目標是通過核算提供經濟信息。經濟信息不僅僅是一個單位的資金運用及結存狀況的反映,而是包括數量信息(財務信息、管理信息、業務信息等)和非數量信息(政策信息等)的綜合動態反映。但我縣的會計工作目標僅能做到提供單一的業務信息。
(二)會計核算不實會計核算是會計基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會計工作質量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保證。會計核算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執行。而我們的會計核算單位卻存在著不依法建帳或建帳不實行監管、不按財務制度要求設置會計科目或科目之間混算、不按會計科目核算范圍要求進行核算、會計帳目數據與會計報表數據不相一致等等現象。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較亂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實際上是根據有關會計法律規范,為強化本單位內部監督和內部控制而制定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具體指在單位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制度和方法。而我縣的會計單位在制度建立上存在局限。一是不能準確、全面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全貌;二是收入脫離財政管理和監督;三是支出管理很不規范。
(四)會計人員沒有認真執行《會計法》《會計法》明確規定會計人員的任用要持證上崗、不合法的原始票據拒絕入帳、依法設置帳簿、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監督機制等等,但這些都沒有很好的在各個會計核算單位得到貫徹。很多單位認為違反《會計法》不像觸及刑法那么嚴重,比起社會上諸多不正之風是“小巫見大巫”,算不了什么,認為錢沒進自己腰包,都是為單位著想,感到心安理得。在這種心理的作崇下,執法力度明顯不夠。
(五)會計分析能力較低財務分析是判斷經濟活動運行情況和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分析是指以計劃和年度預算、財務報表、統計數據以及其他有關資料為依據,對一定時期內單位財務活動和經濟活動過程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和總結,做出正確評價的一種方法。通過財務分析,可以客觀地總結財務管理的經驗,揭示存在的問題,認識和掌握財務活動的規律,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而我縣在會計監督檢查中基本上沒發現真正意義上的財務會計分析。很少有單位在年度終了時做出本年度的財務會計分析報告,對單位本年度的財務狀況很漠然,收支結構不清楚,規模不掌握,所以分析、綜合、預測能力很低,對單位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在認識上具有不確定性。很難為各級領導提供可靠的、實際的、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三、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對策措施
(一)嚴格執法,選拔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依《會計法》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具體要求是:1、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2、具備財經專業中專(含中專)以上學歷;3、從事本專業(包括見習、實習)一年以上。各單位在選拔會計人員是一定要嚴格遵守以上法律規定,并且嚴格執行康保縣人民政府〔2002〕35號文件的通知精神,嚴肅會計工作秩序,規范會計工作,切實盡到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責任。
(二)財政結算支付運行中,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不容忽視財政資金集中支付結算把納入結算支付中心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包括審核原始憑證、辦理資金結算由支付中心來完成,單位依然設置會計核算崗位分管現金支付和會計核算。由于財政資金支付中心對不合法票據審核力度的加強,各會計單位采取開“大頭票”隱收增支等非法手段處理不合法開支項目,表面上原始憑證合法,會計核算正確,實則上使得違法會計行為更具隱蔽性,查處難度也隨之加大。因此,在財政集中結算支付運行中,要切實抓好會計單位的會計基礎規范化工作,使之真正走上規范化軌道。
(三)加強會計工作的監管力度,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從重處罰、保障安全的財政監管《會計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各級財政部門對所轄單位的建帳、會計資料、會計核算、人員任用實施監管。因此,財政部門對會計基礎工作重任在肩。財政部門在規范會計工作、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管中應注意加強這幾方面的工作:1、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高會計業務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熟悉規章制度,避免錯帳;2、建立高效的監督檢查運行機制。強化國家監督、財政監督、社會監督、單位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督體系。既不能缺位,更要監督到位,形成監督合力。確保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3、監督檢查要克服單純檢查思想,從服務管理的角度實施檢查。在檢查的基礎上調查研究,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高質量、可操作的整改措施。達到檢查一個,規范一個,檢查系統,規范行業的目的;4、加大執法力度,重在有法必依。加強會計規范,重在制度保證。要讓每一個違法違紀者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直到不愿去承擔風險。
四、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問題也不是權益之計,而是長期任務,要準備打持久戰。各級監督檢查部門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善始善終、通力合作,不斷開創監督檢查工作的新思路,為各行各業早日走上會計工作規范化的道路而盡力。
作者:郭振林 單位:康保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