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信息的局限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前言
企業管理者作出管理決策的主要依據與參考就是企業會計信息,可見,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為使會計信息作用得以全面發揮,需要采取有效的對策,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但由于會計信息存在局限性,為改善這種不足和缺陷,需要尋找有效的解決對策,推動會計信息的融合,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給企業發展打下基礎。
二、會計信息局限性
(一)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悖論會計信息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幫助投資者準確分析企業發展趨勢。企業會計信息有用性與價值性,一般體現在決策者是否將會計信息應用于決策中,會計信息能否幫助決策者做出有效的決策。但由于目前會計信息使用者比較多,而且信息需求存在差異,因此,只提供統一格式、統一規范的會計類信息,無法滿足全部使用者需求,究其原因,會計準則中會計信息無法真正保證全部信息使用者相關。
(二)會計信息不確定性目前會計信息普遍存在不確定性,一般表現為,在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范圍內,選擇不同會計處理的方式來反映同一類經濟事務時,就會出現各種結果,如:存貨計價,會計制度的規定中可以使用的方式包含后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與移動平均法等,如果企業采用的計價方式不同,會致使收益出現差異;又如:固定資產折舊一般選擇工作量法與平均年限法,或者是加速的折舊法,選擇不同,同樣會導致企業收益出現差異,而且平均年限法的計提折舊過程中,人為因素比較明顯。
(三)會計信息失真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如果財務信息失真會導致會計準確性受到嚴重影響。通常會計信息的失真,一般指會計的數據無法完整、真實地將會計主體經濟活動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表現為會計信息的虛假與會計信息的差錯。會計信息虛假是指在會計的活動中,當事人由于各種無法告人的原因,在事前經過周密的設想與安排,或者是規避股東的應分紅利、隱瞞虧損、偷稅、虛構盈利等,主要特點就是相關人員人為的捏造會計的事實與篡改會計的數據。而會計信息差錯指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信息提供、會計準則遵守的過程中,因為會計人員主觀判斷、會計本身不確定性、計算失誤與經驗不足等,導致會計信息和經濟活動之間產生矛盾,主要特點是相關會計工作人員無意造成的差錯,例如:會計憑證的造價。
三、會計信息的融合具體措施
(一)會計信息的融合體系構建會計信息的融合體系構建,可以給企業決策提供合理、科學的參考依據,便于決策者做出正確決策。為了建立智能化會計信息的融合系統,通常要按照專家系統與人工智能設計的原理,設計與新時期企業發展相符的融合系統。會計信息融合體系建成之后,要通過模擬仿真方式檢測各系統中信息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同時找出問題,及時的進行解決。
(二)采取統一方式表述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融合信息源存在差異,且形式形式也不同,因此,要盡可能對這些信息進行統一和整合,使用直觀方式來表述。例如:會計人員可以按照會計準則把各種信息轉化為統一種信息,便于企業利用。
(三)識別會計的信息融合信息源由于會計融合的信息來源渠道比較多,其中XBRL的財務報告就是其中之一,且普遍應用于會計行業的信息披露過程中,尤其是近幾年,XBRL財務報告逐漸受到企業的接受與認可,同時企業不斷地使用XBRL格式的財務報告。因此,XBRL財務報告逐漸變成會計信息的融合信息源,此外,公司報告與政府通告也是會計信息的融合信息源。
(四)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會計信息的融合策略中,逐漸應用各種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一般是為了實現數據共享,如: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融合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采集會計數據時,一般包含會計憑證填制、會計確認與會計計量等幾個部分。但管理會計的數據采集有所差異,其主要是按照工作需要挑選財務數據,再通過模型運算與技術統計等,獲取報告與方案。因此,為了將兩種信息更好的融合,必須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還能構建數據管理體系、信息目錄與數據庫。近幾年來,大部分企業中逐漸建立了數據管理體系與數據庫,彌補了會計處理中的缺陷與不足,進而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會計信息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企業管理者決策至關重要。但由于會計信息具有局限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發展,因此需要采取會計融合的方式解決會計信息存在的弊端,推動會計企業發展與進步,進而給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
作者:徐茜茹 單位: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