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會計理論的影響共2篇)范文

會計理論的影響共2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理論的影響共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會計理論的影響共2篇)

第一篇

一、信息技術對會計理論影響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的逐漸滲透,計算機輔助會計已走向普及,網絡會計正成為會計的一個新途徑……會計領域的這些變化,亟需我們理性地思考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理論已經帶來的影響或展望其將要帶來的影響。如下我們主要闡述信息技術對會計基本假設、基本原則及會計報告這三方面的影響。

1.1信息技術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影響

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其基本假設來自于會計的外在經濟環境。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存在的基本前提。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會計的這四項基本假設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1.1.1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

會計主體———以企業為邊界的假設是財務會計的第一個基本假設,它的重要作用是規定了會計活動的空間、范圍及其存在的基礎。在現代信息技術時代,網絡公司可以把成千上萬個個體通過網絡聯結起來一起工作,待約定任務完成后就解散。這樣一來,這些“網上實體”在“媒體空間”中根據迅速變化的市場靈活地進行重組,從而企業的結構和功能都有了極大的可變性,原有的“空間”概念已變得越來越不貼切。使得傳統會計主體假設受到嚴重沖擊。

1.1.2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

持續經營假設假定在一個主體范圍內,其生產經營持續不斷。在新信息技術下,“網上實體”的興起及其迅猛發展對傳統的“持續經營假設”提出了挑戰。“網上實體”的特點是根據業務需要,將多個個體通過網絡聯結起來,當既定目標完成之后,就宣告解散。故這類公司隨時都有被清算和終止的可能。“網上實體”的經營活動呈現出短暫性的特征,由此給“持續經營假設”當頭一棒,其影響可謂是巨大的。

1.1.3對會計分期的假設

會計的基本功能是定期并及時地向信息相關者報告企業的信息。在新信息技術下,“網上實體”的一項交易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在完成某項交易后可以立即解散。如若按照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來提供“網絡實體”的信息,所得到的信息不僅脫離及時性,而且其有用性也將大打折扣。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對“會計分期假設”的沖擊也難以令人忽略。

1.1.4對貨幣計量及幣值穩定假設的影響

此假設假定了會計的計量單位為貨幣,并假定貨幣的價值穩定不變。在信息時代,“網絡公司”在計算機網絡中實現用電子貨幣進行交易結算,使得貨幣逐漸成為一種觀念的產物。在經濟全球化,資本國際化愈演愈烈的現代信息時代,“網絡公司”所涉及的幣種更為多樣化,而各國貨幣的價值、貨幣之間的匯率等是在波動著的,這無疑為“網絡公司”幣種穩定增添更多風險。由此,在信息時代,對于“網絡公司”,幣值穩定假設受到較大沖擊。

1.2信息技術對會計基本原則的影響

會計基本原則主要包括: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等。在信息時代,這些基本原則都受到了相應的沖擊,如下我們簡要加以列示。

1.2.1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影響

權責發生制強調的是收入和費用與其發生的會計期間應當匹配,而不論此項收入是否收到或費用是否支付。在信息時代,“網絡公司”的存續期間較為短暫,網絡公司的會計期間即為交易期間,公司的交易在同一交易期間完成,從而權責發生制原則失去基礎,其與收付實現制已不存在本質區別。信息技術對這一原則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1.2.2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

歷史成本原則強調企業的計價基礎為歷史成本。在信息時代,“網絡公司”是一個臨時性的組織,這個組織的所有會計要素均來自各個組合方,從而對“網上實體”的資產按照歷史成本計價顯得毫無意義。“網上實體”由于其經營的短暫性,相對于持續經營假設,其更適用破產清算假設。因而,“網上實體”資產的計量采用現行價值、可變現價值等公允價值來代替則更為適宜,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1.2.3對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的影響

在信息時代,對于“網絡公司”當采用非等距會計期間進行核算時,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實現更精確的“等距”匹配以及“不等距”匹配。因此,信息技術對此原則是有所影響的。

1.3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的影響

虛擬企業的界限模糊和運作靈活的特征,決定了其會計報告將不同于傳統會計報告。傳統的會計信息已經不適應于信息時代對信息的需求。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會計報告的目的、會計報告的內容、會計報告的形式、會計報告的披露方式這四個方面。

1.3.1對會計報告的目的的影響

其表現在:傳統會計報告以為企業管理當局、現在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為目的。而在信息時代,會計報告應以披露成員企業投入資源與產生收益的比重為目的,通過會計報告的編制,將各成員企業的核心優勢予以量化,既可對外提高優勢企業的吸引力,又可對內明確劃分收益,使合作圓滿完成,達到多方共贏。

1.3.2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內容的影響

其表現在:在信息時代,人力資產及其相關的權益和費用將正式納入表內項目予以披露,信息技術為充分披露前瞻性信息、非財務信息、社會責任信息等提供了條件。因此,會計報告的內容將會盡量包含這些重要信息。

1.3.3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形式的影響

其表現在:信息技術使實時會計報告編制成為現實,由于信息使用者對會響計信息的要求各不一樣,因此,會計報告的形式將多種多樣,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

1.3.4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的披露方式的影響

其表現在:傳統會計報告模式是一種定期報告模式。在信息時代,會計報告披露方式的要求是靈活多樣的,特別是披露的及時性,要求能做到幾乎能同步反映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也就是說,需要即時的會計報告代替定期會計報告。

二、相關對策建議及對未來會計理論的發展進行的一些展望

本文前面著重對信息技術對會計理論的影響進行了一番剖析,在此部分,我們對所剖析的會計理論進行重構或是提出一些相關的改進建議,最后對未來的會計理論進行一番展望。

2.1信息時代,會計理論的重構或改進建議

2.1.1會計基本假設方面

對于會計主體假設,由于“網絡公司”是一個虛擬的公司,它沒有固定的形態,也沒有確定的空間范圍,純粹是一種臨時結盟體。因此主張用多重權益主體理論重新界定會計主體,包括債權人權益、職工權益、政府權益、投資人權益。對于持續經營假設,由于“網絡公司”存續期間的短暫性,認為應用“經濟利益相關的聯合體,從開始組建到實現其經營目標為止的存續期”概念來替代傳統的持續經營假設,或變持續經營假設為破產清算假設。對于會計分期假設,認為在信息時代用“網上實體的交易期”作為會計報表報告期更為合適,其認為人為地進行等距的會計分期,其意義并不大。對于貨幣計量與幣值穩定假設,現代信息技術下,“網絡公司”的經營業務趨向全球化,幣值穩定假設不再適用。有觀點認為可以采用“用多種貨幣計量統一的電子貨幣作為計量尺度”。筆者不贊同這種觀點,由于不同國家其通貨膨脹程度、利率、匯率波動程度不一,由多種貨幣折算成的電子貨幣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均不具有可比性,因而改用折算后的電子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并不恰當。由于筆者能力所限,迄今也無更好的改進方法,只能贊同現行的貨幣計量尺度,并期待相關人員能進行這一方面的研究,給出好的建議。

2.1.2會計基本原則方面

在信息時代,對于“網絡公司”,筆者贊同會計分期假設,相應地認為權責發生制原則仍然適用。筆者不贊同持續經營假設,而支持破產清算假設,相應地認為歷史成本原則應該摒棄,取而代之的應是現行價值、可變現價值等公允價值。筆者贊同會計分期,同時認為“不等距”會計期間也應適當采用,那么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也應相應加以修訂。

2.2信息時代,對會計理論的展望

信息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公司”會大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亟需適用于“網絡公司”的會計理論。這也是大量學者紛紛研究這一論題的原因所在。通過對信息技術、會計理論以及“網絡公司”特點的理解,筆者在此對未來的會計理論進行了如下一些展望:首先,傳統會計理論仍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如會計理論所包含的內容,大致不會變化迥異。細化到會計理論的每一層次,一些理論仍然經久不衰。譬如:會計基本假設中的會計主體假設、貨幣計量假設,會計基本要素中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仍然存在……。其次,筆者認為傳統的會計理論與新的會計理論會同時并存,各自適用于相應的會計環境。新的會計理論主要適用于受新信息技術支撐的“網絡公司”,傳統會計理論仍然適用于傳統的實體公司,兩者并行不悖,不會存在新會計理論完全取代傳統會計理論抑或傳統會計理論退出歷史舞臺這樣的現象。

作者:劉國志單位:山東建工集團

第二篇

一、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會計程序分為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如果說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的影響具體到以上四個程序的話,那么間接影響主要是集中在確認與計量上,對會計理論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集中在記錄與報告上。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的影響如下:

1.對會計基本假設的沖擊

傳統的四個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是依據工業經濟時代的環境特征,對未經確切或無法正面論證的經濟事項和會計現象所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斷。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會計所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會計主體假設需要融入新的內容。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與環境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企業邊界不再那么明顯,出現了大量的虛擬企業(Virtualfirms)。它根據業務需要,可以把成千上萬個體通過網絡聯結起來一起工作,待業務完成后就解散。虛擬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不是物質資產,而是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顯然,我們現在的會計主體假設只包括實體主體就不全面,還應該包括虛擬主體。虛擬企業的出現,反映了在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組織的“法定”界限已被打破,傳統的組織概念也要作出修改。其次,持續經營假設和會計分期假設也受到影響。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虛擬企業的特點是經營期限短暫多變,所以持續經營假設可能并不適用。同樣,時間分期假設可能也不適用,因為時間分期的目的,是為了定期提供報告。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經濟的瞬息萬變,定期報告可能無法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及時性的要求,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互聯網上報告實時(real-time)的會計信息,將成為現實。最后,貨幣計量假設也面臨挑戰。會計主要是以精確的數據,從價值上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欲反映價值,只有貨幣才是最合適的通用的衡量工具,這樣貨幣計量假設也就必不可少。但是在知識經濟形態下,經濟事項變得較傳統經濟更為復雜,而且這些事項對企業也變得甚至最為重要,但由于計量手段的影響,無法采用精確的貨幣計量,人力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僅以貨幣計量可能無法完整、準確地反映其經濟本質。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非貨幣計量應成為會計計量的補充,并在會計計量和報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對會計確認的沖擊

會計確認是確定一個項目能否進入會計信息系統的保護層。因此,會計確認要求遵循嚴格的標準,如FASB提出了可定義性、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四項標準。由于確認標準嚴格,實務中我們只好將許多只符合其中某個或某幾個標準,但對使用者有用的項目排除在會計系統之外,造成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下降。在傳統經濟下,這些信息可能不是很重要,因此,即使未進入會計系統,也能勉強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有些資產如果不加確認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比如人力資本、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財富的最大驅動力,會計如何反映它們,將是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研究的主要課題。

3.對會計計量的沖擊

會計計量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直接或主要計量是一個對象或屬性的實際計量。間接或次級計量則是通過代數轉換過來的,即將一些對象或屬性的直接度量在一組數字中進行分配。這些對象或屬性是一項間接計量的內在對象(intrinsicob-ject)。會計中大多數量度是通過一些轉換而產生的間接計量。這個轉換也就是將計量對象轉換為價值。正是這個轉換程度的大小引起了直接或間接量度的明顯差異,它被認為是產生計量誤差的罪魁禍首。其結果是,計量誤差可能因下列原因而產生:(1)原值的主要量化數字是多少;(2)轉換過程又是怎樣。也正是存在這個“轉換過程”,使得知識經濟對會計計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二、結語

在傳統經濟模式下,會計計量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一項資產以歷史成本進入會計系統后,很少進行后續計量,也就不再進行這個“轉換過程”,或者有些資產干脆就沒有進行計量,也就是沒有進行“轉換”。由于傳統經濟模式下,大部分資產價值變動幅度不大,有些資產不進行計量或不進行后續計量,對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影響也不大。但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不斷創新的金融工具,以及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價值創造處于核心地位的無形資產、人力資本等,這些資產需要計量而且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后續計量。

作者:馮麗偉單位:鶴崗礦業集團多種經營總公司農牧公司峻德農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黄色三级电影免费| 欧美黄色片网址|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顶部自由性别xx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992tv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japanesehd奶水哺乳期|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爽免费| 免费少妇a级毛片人成网| 翁熄性放纵交换|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欧美女人毛茸茸|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同床爽爽视频免费|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8x8x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天天操天天干天搞天天射| 一级毛片试看三分钟|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 一级毛片短视频|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精品伊人久久久| 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六月丁香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