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保會計核算基金管理影響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時期,醫保基金在會計核算方面依舊存在非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設計方面。由于現有制度存在較多的缺陷,導致相關數據合理性不足,無法反映醫保基金的真實情況。與此同時,制度不健全也導致有關部門在監督管理醫保資金方面,受到極大的限制。本文在此對醫保基金核算體系現階段的基本情況與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進而明晰核算基礎不同給醫保基金管理帶來的影響,并據此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醫保基金;會計核算;基金管理
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醫保基金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主要的基礎是社保基金制度。根據該制度的規定,在具體核算時,應當采用收付實現制。而伴隨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與改革的不斷深化,該種核算體系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無法較好的滿足醫保基金會計核算的需求。在此情況下,很多專業人士開始呼吁,在進行該領域的會計核算時,應當采用權責發生制,徹底變革傳統核算方法的基礎。現階段,我國醫保制度日趨完善,在核算醫保基金時,并不是單純的對基金的收支與結余情況進行核算,還需要承擔監督管理基金的職能,同時確保基金不受損失。對于參保人與監督以及管理機構而言,也都想要獲得的財務信息更加的全面真實,為其工作開展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在收付實現制下,會計核算并不能對應收未收的保費與應付未付的債務進行展示的反映,存在比較多的隱性債權與債務,無法在會計賬務與報表中,真實反映醫保基金的情況,很容易導致賬實不符現象的出現,無法對基金運行的情況進行真實的反映。
一、收付實現制下醫保基金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無法滿足醫保基金信息化發展對會計核算的需求伴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會計行業電算化的水平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醫保基金的會計核算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對其進行管理時,手工操作的模式由于效率低下,已難以滿足對其管理的需求,并開始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同時,由于省市、區以及鄉鎮等,在醫保信息方面,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會產生醫保基金的往來,必須要滿足其結算需求[1]。在市級統籌后,各級醫保機構的會計人員,為確保提供的數據盡可能的科學完善,必須要設置眾多的醫保基金收支記錄、輔助記錄和詳細的醫保基金收支數據等,并給予詳盡的說明,進而對應用收付實現制存在的缺陷進行彌補,這不僅使得人力與財力等被大量的浪費,而且使得計量的連續性和科學性等受到影響,導致財務報告對醫保發展的基本情況無法真實的反映出來。
(二)難以全面反映醫保基金的收入情況在收付實現制下,醫保基金的收入情況,難以被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來,及時性也無法得到保障,領導在進行決策時,無法得到財務數據的支持。當前時期,在醫保系統工作中,開展會計核算的基礎,只能對在醫保基金收入中,收入現金的部分進行反映,并不能對當期的真實收入進行反映[2]。比如對于正常的基金征繳收入而言,參保單位如果不能對醫保基金及時進行繳納,此時根據收付實現制核算收入,必然缺乏及時性與準確性,也難以對參保單位的欠繳數額的情況進行反映,進而使得應收盡收也難以實現,最終導致資金管理存在缺位之處。
(三)難以全面反映醫保基金的支出情況在收付實現制下,無法真實反映醫保基金的支出情況,很容易使得信息被誤導,對于基金風險的防范非常不利[3]。就實際情況來看,在醫保基金總支出中,記賬醫療費所占比例大約為75%,因此是管理醫保基金支出的重中之重。在收付實現制下,進行會計核算時,無法對醫療機構發生醫療費的基本情況進行準確反映。比如,很多定點醫療機構,在結算產生的醫療費用時,采取的結算方式,通常是后付制與預付制。在結算醫保費時,不管采用何種方式,在收付實現制基礎上,都難以對整體醫療費用支出的情況進行真實的反映。而對于這些費用,只有在支付或者收到時,才能對其進行核算,這也無法對當期損益進行反映,最終使得得到的會計信息失真。
(四)無法支撐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的編制在收付實現制下,難以科學準確的核算醫保基金的收支情況,這也使得在編制財務報告時,無法獲得準確的數據。這對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的編制形成非常大的制約,并對決策部門的實際數據需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此同時,也使得醫保基金的收繳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并對其安全運行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
二、健全核算醫保基金基礎的策略
在傳統首付實現制下,針對醫保基金管理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綜合運用首付實現與權責發生兩種制度,有效防范核算結果失真等問題,及時掌控參保單位的繳納情況。首先,需要設置應收醫保費科目,并將該科目用于抵扣實際收到的醫保費,由此核算得出的欠繳費用,也就是應收醫保費。對于未能及時繳納的基金,需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將明細賬目設置出來,并在會計報表中有所體現,以確保在這一階段,能夠真實反映醫保基金的收入情況,為更好的開展基金收取工作奠定基礎,并且也能為決策者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對于由于企業倒閉或者改制等情況,所出現的一次性預存情況,可以通過設置預收賬款等科目,對其進行核算。在此以后,可以結合基本年限對其進行分解到的核算。通過有效結合兩種核算基礎,能夠對醫保基金的隱性負債與資產等情況進行真實反映,進而促使基金防控風險的能力大大提升,并且有助于提升運行該基金的效率,進而提升經辦單位開展該工作的質量。通過兩種核算基礎相互補充,也能夠較好的滿足醫保信息管理的系統化與科學化需求,同時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只有有效彌補傳統會計核算方式,在實際應用時存在的弊端,才能真正實現醫保基金管理的科學化。具體而言,運用兩種會計核算基礎相結合的方式,主要具有以下優勢:首先,有助于對醫保基金運行的情況與財務成果進行全面反映。在基金管理時,醫保基金是重點所在,在實際對其核算時,針對已經發生的定點醫療機構與藥店等,可以采用記賬的形式,在進行支付的時候進行相應的沖減。在此情況下,醫保費的實際支出情況才能被真實的反映出來,同時體現出運行的績效以及經辦機構應當承擔的責任等。其次,通過結合兩種核算基礎,有助于彌補傳統核算基礎下的弊端,不斷提升基金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對于經辦機構而言,應當設置相應的科目,比如應收醫保費等,然后再進行相應的沖減,得出的余額也就是欠繳基金,然后設置相應的明細賬,同時運用附注對其進行說明。在此情況下,醫保基金的實際收入情況能夠得到全面的反映,也能確保征收的正確性,促使決策的依據更加科學合理。此外,基金的隱性資產與負債等,在此情況下也能被全面的反映出來,其抗風險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并且有助于充分結合經辦機構的責任與運行效率。最后,通過結合兩種核算基礎,有助于促使基金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的提升,并滿足其網絡化的需求。伴隨時代進步,傳統核算基礎的弊端顯露無疑,對于醫保基金的真實情況進行反映的有效性非常低。此時,充分結合兩種核算基礎,二者相輔相成,有助于醫保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也為會計電算化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在實際開展該工作時,需要充分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才能確保各項策略的有效實施以及政策制定的科學性。
三、結語
總體而言,現階段單純的使用收付實現制,無法真正滿足醫保基金會計核算的需求。尤其在對醫保基金收支與預算編制等方面進行反映時,都存在很多的不足。為確保我國開展核算醫保會計工作的質量,更好的彌補傳統核算基礎的缺陷,必須要加快改革進程,優化傳統的核算基礎,以適應新時期開展該項工作的真正需求,進而促使基金管理質量的提升,確保針對醫保基金的會計核算工作得以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游君.淺析醫療保險基金的會計核算基礎[J].現代經濟信息,2009(20):198-199.
[2]崔靈杰.淺析醫療保險基金財務核算的不足及其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5(6):98-99.
[3]牛菊紅.論醫保基金會計核算對基金管理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4(23):46-46.
作者:張志遠 單位:諸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