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人員會計風險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會計風險是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環境中,會計人員因提供的會計信息存在大量失誤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按照影響對象不同,會計風險可分為會計人員的責任風險、管理者的責任風險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損失風險。現代會計是以企業會計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其可以分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大部分。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為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經濟決策所需企業財務方面的數量和質量信息。因此,財務會計風險涉及的利益主體廣泛,對社會的影響極大,探討財務會計風險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市場經濟是動態經濟,企業與企業之間發生的交易和在企業內部產生的事項均帶有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由于經濟系統的復雜性,導致作為經濟信息系統的財務會計系統,用于處理和報告不確定性事物及其后果的程序與方法,就必須具有可選擇性,于是合理的估計與判斷構成了財務會計的固有特點,而允許估計和判斷則意味著財務會計核算中帶有主觀成分,但是合理與否是很難予以把握的。這樣,財務會計的信息供給與企業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之間就會不可避免地在客觀上存在著差異,加之會計人員自身業務素質、各種利益關系、法律及職業道德規范、價值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可能認為財務會計系統傳遞的不是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甚至是虛假失實的信息。財務會計風險的這種存在,不僅會給會計人員帶來損失,而且還會給企業經營及社會資源的配置帶來不利影響。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風險的成因
(一)企業是社會各方利益的聯結點。投資者從中獲取投資報酬,管理人員從中獲取薪金,政府從中獲取稅金。在許多情況下,各方利益時有沖突。投資者、管理者從個人角度出發更多考慮的是企業微觀效益;政府則從全社會角度考慮的是實現本國資源最優配置的宏觀利益。微觀利益與宏觀利益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會計風險的產生,二者的偏差越大,會計風險也就越大。
(二)現代社會的權責結構決定了會計風險的存在。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井尻雄治在其所著的《會計計量理論》中提出,會計不僅僅是記賬工具,而是社會經營責任系統中的一項客觀活動。他認為,現代社會是建立在一個責任網絡上,會計人員是作為第三者加入到委托人與經管人的經營關系中去的。也就是說,會計人員應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負有向社會提供真實會計信息的責任。然而,在目前經濟社會中,企業管理者對于個體利益的追求驅使其向會計人員施壓;或因會計人員自身原因致使會計人員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給社會帶來損失。這種由于會計人員未能履行社會責任給社會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即為會計風險。損失是信息使用者使用錯誤信息而產生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
(三)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于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影響。
(四)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新晨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風險的防范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和行為準則。一切好的內控制度與方法最終還是要由人去執行,否則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效用。對單位從業人員來說,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控制是內部控制的核心。一是提高政治素質。會計人員應具有敏銳的政治頭腦、新銳的思想觀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二是提高文化素質。利用薪酬激勵、素質考核等手段,鼓勵會計人員努力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重視知識復合;
三是提高業務素質。要求會計人員應具有一定的會計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會計管理水平和會計組織能力機制得以有效運行。第一,加強法制和職業道德建設,構成風險防線。政府應加強有關維護和建立誠信社會的法制建設,完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構建和諧會計、誠信會計的法制框架和道德框架。同時,由會計行為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配合,加大對會計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力度,促使企業會計從業人員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清楚違法亂紀的法律后果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