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的雷電防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針對現代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的雷電防護展開討論,以期在日后的發展中能夠熟練運用該技術,保障現代建筑電子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關鍵詞:現代建筑;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防護
為保證現代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安全運行,不僅要保證其系統的穩定,也要防止自然災害對其的損傷,也就是雷電防護。因此必須結合長期觀測的雷電防護資料以及現代高科技技術,分析雷電對其造成的危害并針對性解決問題,才能全方位的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
1雷電的破壞性
雷電在自然界中具有強大的放電能力,直接擊在建筑物或人、家畜等表面將造成一定的危險,甚至失去生命。雷電產生的強大電磁脈沖具有破壞能力,現代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受到雷電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在發達地區,80%以上的電子信息系統都會受到危害。其主要災害包括:第一,受災面積較大,電力、建筑甚至各個領域都可能受到雷電的影響[1]。第二,從二維空間直接入侵變為三維空間入侵。雷電將無孔不入對三維空間造成傷害,空間范圍較廣。第三,危害程度較深,且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以及間接的經濟損失。第四,雷電災害的主要對象在微電子設備中,因此科技的發展致使雷電對設備造成失控、損壞現象。
2現代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防護主要措施
科技的發展使得社會也在不斷進步,現代信息產業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領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大部分智能產品被用于生活中,智能建筑也被廣泛發展,且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因此雷電防護舉措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以建筑物為基礎,結合通信、辦公以及自動化、系統結構、服務等幾個方面的綜合組成,為人們提供高效、智能、舒適的使用體驗。當代智能建筑施工過程中常常缺少一定的規章制度,在設計、設備選擇以及安裝等環節缺少專業化施工管理。智能建筑結構有三大系統組成,即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設備自動化三大智能系統組建而成智能建筑[2]。其發展是技術與信息結合的產物,是科技進步的成果。將Architecture、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CRT相結合,即A+4C技術便是當代智能建筑發展的基本技術。智能化的發展使得機電設備以通訊設備等自動辦公設備種類增多,技術較為復雜使得管理較困難。這些強大的功能都依托管理系統來完成,一旦系統出現問題將造成建筑整體失控。因此,當前主要的防雷舉措為以下幾點。
2.1.1天線系統衛星天線
一般在建筑物頂部或暴露在外,因此,必須與防雷接地裝置相連接,且連接點不可少于2處,天線部分若超過建筑物現有避雷針或其他避雷裝置則應獨立增加避雷針加以保護。所有針都必須與天線避雷針可靠連接。
2.1.2建筑物內的各類線纜建筑
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各類線纜、金屬管等裝置,該類裝置必須在進出口與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相連接。電纜的金屬外皮與鋼管套需要與接地裝置相連接,空架線路則應在轉換處加裝SPD。雷電即使擊在較遠的地方也有可能流入電纜,因此需要采用帶屏蔽的電纜或埋入地下。金屬鋼管也具有很好的屏蔽作用,能夠有效保護智能系統的傳輸工作,使得信號不受干擾。
2.1.3弱電系統
智能建筑中的弱電主要分為國家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以及能夠傳輸語音、圖像、數據等信息的信息源。智能弱電技術是保護電子信息系統的關鍵,其涉及氣象學、電氣工程以及建筑學等多個領域,從宏觀至微觀都能夠很好的做到防護雷電的功能。對避雷針、地線、信號傳輸等多個環節均能夠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并進行綜合的治理。將信號電纜以及設備進行屏蔽,全方位綜合考慮,做到層層防護、既經濟又安全。
2.2接地防雷舉措
一般大型建筑物都將配電系統、強電設備與地面連接,一旦連接不合理便極有可能遭到雷電襲擊[3]。
2.2.1工作接地
電子設備的工作接地主要為了使得其有一個公共的零電位基準面,并能夠提高高頻干擾信號的阻抗通道,使得屏蔽措施完全發揮其性能。
2.2.2安全接地
在發生雷擊時,強大的電流導致建筑物內的系統暫時抬高電位,進而危險人身安全或導致其他突發狀況,使用電子設備的場合常常伴隨電源等其他設備,要做到電子設備與強電設備分開接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在建筑物內將二者分開較為困難,但通過復雜的隔離和絕緣措施也能夠實現該目的[4]。
2.2.3屏蔽
電子設備中采用的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使得其元件較為脆弱,因此在該種設備運行過程中應加入屏蔽舉措,以金屬外殼或屏蔽室的外部金屬網作為保護裝置,以保證電子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建筑物內的各種電子設備較為復雜,強弱電應分開接地并做好防護措施才能夠有效保證建筑的電子信息系統不受雷電的襲擊,同時也要根據電子設備的特點以及其防護對象合理采取相應措施,構成完整的防護體系。
參考文獻:
[1]謝力.現代建筑內的電子信息系統的雷電防護[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6):124-125.
[2]吳福杰,吳楊,張濤,等.高層建筑防雷檢測優化的具體舉措探究[J].南方農機,2017,48(4):187.
[3]王成剛.關于高層建筑電子信息系統的綜合防雷[J].江西化工,2014(1):285-287.
[4]朱明杰,劉應敏,吳慎山.智能建筑的雷電防護措施[J].低壓電器,2009(20):28-30.
作者:宋光坤;于海青;焦萌 單位: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