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會計核算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在退休的具體政策
以大連地區為例,退休政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在大連地區1948年8月15日前參加工作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國家干部男超過60周歲、女超過55周歲以上的人員離崗回家休息享受離休人員待遇。離休后享受基本工資100%發放,企業工人也是這樣的待遇。這部分人員基本上沒趕上1983年以來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不屬于上述人員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按參加工作的年限享受不同退休待遇,具體情況如下,實際工作含35年以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家干部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享受基本工資90%退休待遇,含30年以上不到35年工作年限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享受基本工資85%退休待遇,含25年以上不到30年工作年限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享受基本工資80%退休待遇,大連地區工人退休也是享受這樣待遇。
二、大連地區現在退休人員待遇標準
本文之前講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屬于離休的未到退休年齡除國家公務員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外,其余以外的事業編制,包括財政供養人員、國有企業人員都繳納養老保險基金、工傷、失業、醫療、生育和公積金,即五險一金。具體以財政供養和非財政供養的人員來講是這樣的繳費標準。單位按繳納人員工資總額的31%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共繳納17%,工傷保險單位和個人共繳納2%,失業保險繳納1%,生育保險繳納0.5%,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其中個人按工資總額繳納8%基本養老保險金統一納入個人統籌賬戶,待退休后按個人賬戶的累計額,包括按單利制計算的利息在退休后按120個月分月發給退休人員,分10年發完。國有企業和其他形式單位基本大致相同。只是工資基數不一樣,總體是機關、事業單位多,企業人員少,造成人均收入分配不公等社會問題。造成這個問題原因有體制原因,也有歷史的因素。同時這也是歷史遺留問題。
三、解決養老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1.從2016年開始,即從十三五規劃第一年開始未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國家機關的所有單位一律繳納五險一金。人員一律實行聘任制和合同制,徹底打破鐵飯碗。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要引入競爭和淘汰機制,要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機制并且廣泛地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實施這樣一套養老保險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家財政壓力,具體標準應該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逐步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
2.2016年退休年齡和退休標準調整。2016年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到2020年中國步入小康社會還有五年的時間,中國的人均收入及社會的發展要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結合中共中央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綜合改革方案人均分配收入制度改革方案筆者認為,從201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開始,按現行標準男60周歲、女55周歲、國有企業特殊工種男55周歲、女45周歲建議一律實行彈性退休制。所謂彈性退休制度的建立,是緩解社保統籌基金和財政壓力。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比一輛汽車在路上行駛,遇到路況不好,車速太快,底盤的彈簧易發生斷裂,會發生意外。車速慢就不會發生意外。2016年退休人員一律延緩推遲退休,實施彈性制。建議具體的作法是:按政策規定2016年1月1日后上述退休人員一律延緩退休三個月,延緩退休三個月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原先8%基礎上每月增加6%,達到14%,這部分錢由其所在單位負擔。2017年退休的人員延緩退休12個月,具體增加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比例一樣,月份比2016年多9個月。2018年延緩24個月,月份增加,政策和2016年基礎養老保險比例相同。2019年延緩36個月,同樣也是月份增加,政策相同。2020年延緩48個月,同樣也是月份增加,政策相同。從2021年開始國家正式的退休年齡應該是男65周歲、女60周歲、企業特殊工種男60周歲、女50周歲。達到這樣一個退休標準與發達國家相比基本接近,也基本符合中國國情,從而中國人口老年化、人均收入、就業等社會深層次問題會大為緩和和改善。對于在國家退休政策改革中作出貢獻的人員,在今后晉升以及工資調整中在原先退休標準基礎上延緩每月增加基本退休費0.5%,延緩月份越多,優惠就多,并一次性發給個人。
3.關于延緩退休人員財務管理辦法。2016年延緩退休人員財務管理辦法,具體從財務管理角度要對這些人員建立個人財務管理檔案,并同時備有電子版詳細資料送至人事和社保部門。會計人員要對延緩退休人員進行個人賬戶總分類核算和明細核算。真正做到數字真實、信息詳細、核算準確。企業有關延緩退休人員發生的費用應該計入成本。
4.延緩退休人員還可以享受社會其他待遇。具體包括取暖補貼、住房補貼、公租房享受提前輪候制以及享受半價或免費乘車的待遇等。
作者:王孝娟單位:大連算通財務資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