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化學作業設計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程提倡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有效結合,注重學生個性、主體性的發揮.新課程教學理念決定了高中化學不能單一地采用書面作業等傳統的作業形式,教師應設計閱讀作業、實踐作業等多元化的作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意義.教師應遵循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依托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本著多樣性、層次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相統一的原則設計化學作業.
一、遵循學生學習規律
1.遵循激發學習動機的規律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再難的題,學生都愿意去嘗試.傳統的作業形式過于單一死板,內容缺乏創意,加上教師缺乏創造性的使用,學生感到作業面目可憎,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作業的設計,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盡量設計靈活新穎、富有趣味的作業,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作業設計興趣化,既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要符合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
2.遵循記憶的規律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在剛學完的第一個小時內,保存在記憶中的信息迅速減少,然后遺忘的速度逐漸變慢.為了增強記憶、鞏固知識,就要及時復習,合理安排學習和復習時間,排除各種干擾.如果根據記憶的規律來設計作業,作業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提高.記憶的規律還告訴我們,適當過度學習對增強記憶是有益的,這個度應維持在50%左右,當超過50%時,過度學習就會引起疲勞、注意力分散等負面影響,從而產生厭倦情緒.任何學習,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不是一步到位的,都要經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學生在校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所以作業設計應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習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增強記憶的效果,提高作業的時效性.
二、依據多維目標,精選、精編化學習題
在對作業的內容進行選擇、編制時,教師應以作業的目標達成情況作為衡量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標準.在精選、精編習題時,教師應依據多維目標,緊扣教學內容,有的放矢.首先,利用教材中的習題.教材中的習題是編寫者精心設計、編制的,針對特定章節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教師應依據練習的類型、功能、教學目標、課程學習目標以及學生學情編寫作業.其次,適當設置補充作業.補充作業多為后續學習作鋪墊,其中的問題應涉及準備性知識,難度應稍大于依據課后習題編制的鞏固練習.這些補充性習題,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完成對知識初步理解.這樣,既能督促學生課前預習、明確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又有利于教師依據學生作業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再次,作業要有針對性.在設計作業時,教師除應用課后習題外,還應參考有價值的課外參考書、報刊等,豐富作業的題型,使每個題型都具有針對性.此外,教師還可對每屆學生的作業及時總結,自己建立并指導學生建立“錯解檔案”,將歷屆學生的高頻錯解題穿插進作業中,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三、作業應具有實踐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聯系實際,通過實踐、活動來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使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宜地布置實踐性化學作業,使其與課堂學習互補,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主與合作能力、質疑與探究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等.
四、設計學生個性化作業
高中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格各異,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獨特的思考化學問題的方式.新課程要求我們,在化學教學中要以生為本.這個要求體現在化學作業的設計上,就是要根據學生特點,分層設計作業,拓展作業素材和線索,使作業能成為發展學生特長的手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例如,在講“質量百分比濃度與溶液中溶質、溶液的關系”后,我讓學生根據它們三者之間的轉換關系設計作業.然后根據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給學生一些相關知識的網站,引導學生開拓新的化學知識領域.學生覺得自己的主體性得到尊重,就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設計化學作業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聯系生產、生活實踐,拓寬學生的視野,突出化學學科特征,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作者:朱會 單位:江蘇省泗陽致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