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操作方法:在設計導學案時,在需要完成的思考、填空習題等各處標注好A,B,C,讓學生按標注相應完成。A層作業以簡單的應用為主,以引導A層學生自主思考;B作業以新識與舊知之間的聯系為主,以引導B層學生關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已有知識經驗理解新知;C層作業主要是找到主要的字、詞、句、公式等,以引導C層學生認真看書,養成預習的習慣。設計“導學案”式分層作業關鍵在于幫助學生明確課前預習的任務,養成課前預習、自主探索的習慣。
二、“課后作業”式分層設計模式
操作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堂反饋,設計A、B、C層學生都能完成的課后作業。由于“課后作業”式分層作業布置密度大、投入的精力多,所以并不適合每天布置。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己的時間、精力等有選擇地進行布置。“課后作業“式分層作業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彌補課本上課后作業的不足。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位置》這部分內容時,需要學生在格子紙上進行操作練習,但課本上題型少,不便于練習,可設計“課后作業”式分層作業彌補這一不足。
2.教學內容難易跨度較大的,應采用“課后作業”式分層作業設計模式。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這兩課都有純概念性的、操作畫圖性的、簡單計算性的、直接套用公式的知識,也有聯系實際生活綜合應用性的知識,比較適合設計分層作業。
三、“課堂作業”式分層設計模式
課堂作業基本上是學生每天必須完成的作業,而每天專門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作業設計不切實際。雖不能在題型設計上做文章,但可以在課堂作業分層設計上下功夫。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針對部分有智力障礙的C層學生,由教師或B層學生出題為主,其他C層學生和大家作業相同,可以自由選擇一部分題完成作業。課堂作業容許少寫,但不能不寫,要求每人每天必交作業。
2.B層學生和大家作業相同,在遇到難題時,只許少寫一題,并要求字跡工整。
3.A層學生的作業大多數和大家的作業相同,有時會布置拓展題。作業要求:字跡工整,本面干凈,必須全寫;能一題多解時要求用多種方法解題;應用題能畫線段圖時,要畫線段圖;可以檢驗時,要檢驗。
四、“周作業”式分層作業設計模式
根據學校條件、教師精力、學生家庭輔導等,“周作業”式分層作業和“課堂作業”式分層作業最值得推廣。具體操作方法:根據一周學習情況和所學知識點自主設計每周的課后作業。C層作業以過去所遺漏的基礎知識和本周簡單的計算題等為主,B層作業以本周的基礎知識和一小部分本學期以前的舊知為主,A層作業以本周的綜合性較強的題型為主。
總之,作業的布置與設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把素質教育的思想滲透到作業之中。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并在完成好作業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作者:鄧雪蓮單位:青海省大通縣斜溝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