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個體差異的作業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不同班型間的差異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我們堅持以新課程理念進行合作式備課,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關注自己的學生之外,還要統觀全局,站在全年級的高度去研究教學問題。而我校的實驗班、尖子班、普通班學生的水平差異較大,我們考慮最多的是如何統籌拓展的問題。對于實驗班,由于學生自身素養較好,對新知識接受較快,對于課本中的例題和小練習基本在課堂上他們自己就能解決,教師只需作個別講解即可,如果遇到不會的或者有爭議的可分組討論,并選出代表給大家講出來。這樣做,有助于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課后作業可以選擇課本上的習題,也可以選擇練習冊上難度適中的練習題。對于尖子班,因為與實驗班有些差異,因此各種類型的例題都需要教師講解一遍,然后他們再模擬教師的方法處理課本中的小練習,課后作業也是有選擇性地要求他們多做一點。而在普通班,課堂上只能將例題舉一反三,讓他們反復練習,可直接選擇課本中的小練習作為課后作業,這樣,可讓他們覺得數學沒有那么難,有助于學生在保持學習熱情的同時學到數學知識,同時在課后也要適當留給他們些思考題或者選做題,以培養他們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二、同類班型、不同班級的差異
這種差異主要源于教師的不同和班級學習風氣的影響。例如,有些教師習慣于通過多練來提高學生的能力,而有些教師則認為作業設置要精而少。學生有的反應相對較慢,需要重復做練習才能掌握一個知識點,而有的學生思維敏捷,不需要大量重復的練習題來浪費他們過多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班級特點的方法。
三、關注同一個班級內的差異
要知道,同一個班內學生自身的差異也很大。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各方面的差異,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我們可以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學生的幫助下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的學生;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的學生;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這部分學生能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A層學生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最終達到A層逐步解體,B、C層不斷壯大的目的。這樣,全班學生互相幫助,齊心協力,數學將不再是大家的“老大難”。
總之,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在具體的作業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能整齊劃一,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既要讓少數后進生“有的吃”,又要讓大多數學生“吃好”,還要讓少數優等生“吃飽”。要顧及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如果作業設計太簡單或重復過多,則不利于優秀學生的能力培養,而太復雜又會打消中低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課堂內外的作業設計應呈現出一定的梯度,要層層深入。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能解答書上的練習即可,重在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對于學得較好的學生,就要高標準,嚴要求,作業設計要有一定的難度,要能體現出多向思維的訓練目的,多設計一些開放式的作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一起合作研究解決問題,形成競爭氛圍,促進全班學生數學能力的整體提高。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為所有學生的發展提供幫助,提供提升的空間。
作者:焦明霞單位:甘肅酒泉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