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設計專業生教學管理的構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整體素質偏低。藝術類學生與綜合類學生不同,文化課和專業課都是要學習的,所以在文課的要求上偏低,高考時,許多美術考生大都因為文化課差才改了美術和藝術設計專業。入校后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很大,基礎差的學生大幅度增加,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掛科現象明顯高于其它專業的學生。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整體素質高的大學生管理起來相對容易的多,反之就難。
(二)教育環境、師資問題日益突出。師生比提高過快,教師負擔加重,在這種情下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目前,在我校,藝術設計學生1000多人,而專任老師不到30人,平時學生除了做作業在小班上課之外,其它時間老師一般都是合班授課,更不用說公共課全部合班大課,甚至有些外語課聽力也不得不合班上課。課堂秩序較為混亂,上課效果明顯不好。
(三)教風、學風有待提高。學生數量增加,學校規模擴大,管理機制跟不上,師資緊張,教學基礎設施跟不;學生組織紀律松懈、自我管理、自律意識不強;掛科、考試作弊現象尤為嚴重,校園里校風日下,學風日下,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四)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很好適應藝術設計的專業特性。大多非藝術類院校設計專業的學校教學用的依然是死板的灌輸方式,課堂教學中缺乏互動性和可操作性,缺乏創新的教育方式與方法。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同時也包括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太過依賴于書本缺少實際能力等問題。
二、改進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管理的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是一系列問題,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營造主動的學習氛圍,加強學風建設,達到以學促管。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首先需在學風上多下功夫,對于上課紀律松懈、隨意自由經常曠課的學生,不能采取大而化之的方式,需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具體教育、具體管理才會有效果。另外,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由于高考壓力的影響,學生養成了應試教育下被動學習的習慣,特別大一的新生,剛入校無法理解和適應,誤認為學校管理不嚴,學不到知識,將主動學習變為被動學習。因此,要讓學生懂得在大學階段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要幫助學生樹立高等教育主動學習的觀念。使學生明白高校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設定目標,指出方向,而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怎樣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從而達到以學促管、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二)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講究按部就班、循規蹈矩,規范化的課程、固定式的教學方法抹殺了教與學的個性發展,這樣的教育思維模式不能很好適應藝術設計的專業特性,藝術設計專業的前沿性、社會性要求學生不能只是停留在課堂學習上,淡化“學校”“課堂”概念,設立另一個開放、社會化的課堂,引導學生主動接觸課堂外的前沿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創新思維的閃光點去積極引導、引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創新思維的空間。有意識地去培養鼓勵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樂趣和自信。
(三)利用現代化的網絡媒體與學生建立師生溝通平臺。高校擴招之后,學生人數的劇增,拉大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交流溝通的機會很難實現,而通過網絡QQ群、飛信、博客等形式為學生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通過這些不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是交流更加順暢。發揮利用網絡優勢實現“校外第二課堂”進行心靈溝通、答疑解惑,這是彌補師生距離的一個很好方式。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具有嚴峻挑戰又長遠的工作,作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有責任去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生活,在了解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的基礎上,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尊重他們的藝術個性,因材施教。并實現自我管理、自主學習。作為教師本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作者:張君玲單位:周口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