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設計靈感思維的運用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類思維是指人們頭腦中對自然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內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類自覺地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活動,是區別于直接反映客觀現實的感覺和知覺的一種高級反映形式和高級認識階段。”[lj美國心理學家克雷奇認為“思維被認為是進化的最高成就,而且確實被認為是人類存在的本質的東西。”圖近代科學表明,知覺、靈感產生于人的右腦,它的功能主要有空間定位、色彩感覺、圖形辨析、綜合假象等,而左腦的功能主要有語言分析、抽象、運算等功能,進行藝術設計活動基本依靠大腦的非邏輯功能,也就是大腦的想象、直覺、靈感等功能。
一藝術設計中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一)創造性藝術設計的生命在于創造,創造和超越是藝術設計的靈魂。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在藝術設計中可體現設計者的創造性。科學趨同,藝術存異。從來沒有兩個藝術家產生出相同的靈感,設計出相同的作品。藝術設計作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獨創性體現出來的。創造性在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學者阿諾德.托因指出“為潛在的創造力提供良好的機會,這對于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生死枚關的事情,這一點極為重要……如果社會上沒有讓杰出的創造能力發揮出效能,那就是對它成員的失職。”閻創造意味著創造一種過去沒有的東西。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要求打破常規,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重新組合,產生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創造出新的思維。在藝術設計中,創造力的表現主要有對問題的敏感性,指容易接受新事物,發現新問題,同時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性,能夠自由地發揮聯想。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恰恰具備了這一特點。故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為藝術設計注人了創造的源泉。
(二)突發性、無意識性靈感思維指大腦對突然出現的某些新形象、新思想產生的一種頓悟,使得長期思索的問題得到解決。它具有突發性。“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對靈感最恰當的表達。在藝術設計中,很多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苦思冥想,得不到滿意的設計效果,但有時卻因某人的一句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使得設計者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才如泉涌,獲得靈感,設計作品于是一氣呵成。此類例子很多,這種現象說明靈感思維具突發性的特點,它通常是受某種啟發而產生的。但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又是建立在長期創造性實踐和思考活動基礎上的,是思維活動產生的一種質的飛躍,沒有平時的辛苦積累,就沒有靈感而言。列賓說過“靈感是對艱苦勞動的獎賞”。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同時也具有無意識性的特點。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世界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個部分,又把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無意識屬于全部精神素質的最深層,是真實的自我。人除了自覺意識以外,還有各種不自覺的潛意識活動,即無意識的活動。在藝術設計中,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很普遍地體現在人的無意識活動當中,當靈感出現時,人大多處于長期緊張之后的短暫松弛狀態,比如散步、睡夢、休息,這時是無意識思維活動最積極的時候。所以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具有突發性、無意識性的特點。
二在藝術設計中如何提高靈感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首先,要訓練設計者職業的敏感性,即在藝術設計中要培養敏銳的感知力。“藝術是增加感知能力最強有力的手段,沒有這種感知力,任何一個研究領域的創造思維都不可能。’心〕當人們觀察事物時,能否迅速對其做出反映,反映出這個人的敏銳性和判斷力,在藝術設計領域里,更應該才思敏捷,感覺靈敏,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所以,感知力是進行藝術設計時最基本的能力,是靈感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最基本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它要求設計者要善于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訓練設計者職業的敏感性對于提高靈感思維及創造性思維有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學會捕捉到瞬間產生的靈感。有書記載著名的鋼琴家肖邦,一次看到一只貓在他鋼琴的鍵盤上跳來跳去,出現了一組跳躍的聲音,職業的敏感促使他捕捉了瞬間的靈感,由此創造出《F大調圓舞曲》的后半部分旋律。此類的例子多不勝舉,在藝術設計中訓練職業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靈感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其次,發揮豐富的想象力。藝術設計離不開想象,讀小說《紅樓夢》,一千個讀者腦子就會出現一千個林黛玉的形象。藝術作品不是天然的,它是人類精神、思想、和情感的產物。想象不是空想,它來源于豐富的生活、淵博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能引起人們的想象與聯想,天空中漂浮的不斷變化的云彩,墻壁上由于下雨留下水痕,都使我們感覺到它們的形狀好象生活中的某種事物的形象。有時我們從一只鞋子展開聯想,有人會覺得它象船,有人會覺得它象魚,甚至還有人覺得它象某種植物。可見,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豐富,藝術設計更是離不開想象,將某種物象的形態想象成另一種物象的形態,把這種體會運用到設計中,就能創造出新穎,有趣的,奇特的作品。所以,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將有助于提高靈感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再次,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在藝術設計中,靈感出現的機遇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對于設計者來說,靈感可能隨時出現,關鍵是他們能否及時把握住。靈感往往只獎賞那些勤于思考、努力探索、辛苦工作的人們。藝術設計是一件艱苦的事,不可能一跳而就,只有作到身心貫注、如顛如癡,才能有所成就。宋代陳善曾對顧愷之和張旭做過如此評價:“顧愷之善畫而人以為癡,張長史工書而人以為顛,予謂此二人之所以精于書畫也。”河南流傳著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傳說吳道子自幼喜畫,但畫技不佳,頗覺頹唐,一日偶見一老一少村婦在大殿中烙餅,坐殿東頭的老婦隨手用小拼面杖一挑,拼好的餅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大殿西頭村婦的鰲子上,餅熟后同樣被隨手一挑,落在大殿中間的一塊木板上,而且疊的十分整齊,吳道子看呆了,遂問何故,老婦回答:“并無訣竅,只不過專心一意,功夫自熟而已。”吳道子聽后大悟,自此后專心致志,勤學苦練,終成后來的大畫家。可見,從事藝術的活動中,只有具備了堅持不懈的意志,才能為后來的成功提供可能。
最后,要協調創意與技術的關系。日本學者恩田彰指出:“創造,僅僅產生新的思想觀點還是不夠的,必須使它以社會承認的形式或客觀規定的表現方法來實現。”圈可見,在藝術設計中光有靈感思維、創新思維是不夠的,很多設計者的創意意圖十分新穎,但表達的力度不夠,導致了許多畸形作品的產生。創造力是由靈感階段和實施階段共同完成的,靈感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只是創造的初期階段,任何一件藝術設計都離不開技術的實施,只強調靈感思維、創造性思維不講究技術的實施是無論如何也行不通的。只有將兩者協調起來,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