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告期刊封面圖形設計的視覺思維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讀者閱讀期刊的首要印象就是封面圖形,其視覺吸引力巨大,因而深受讀者和雜志的關注。當今社會已步入“互聯網+”的時代,封面圖形也應當推陳出新,與具有多屏轉載特性的媒體傳播接軌,這種創造性的視覺思維可以有效掌控讀者的視覺心理。本文著重探究在期刊封面圖形設計的視覺思維屬性。
關鍵詞:圖形設計;封面圖形;視覺思維
人類的各項需求激勵人們不斷探究生活,在需求的作用下展開行動。視覺需要往往是由讀者自己的人生閱歷、經驗、審美觀等決定的,每個群體的視覺需求都較為恒定,因此對視覺思維的含義和方法都有所影響。觀看相同的圖像,若視覺需求不一樣,則首要關注點就不一樣,最終其視覺思維也會不同。例如,在觀看某一封面時,家具工人最有可能關注的是沙發與落地燈的構造,作家往往會對圖書感興趣,攝影師則最先對照片和全局構圖感興趣。視覺需求包括觀看和被觀看需求,二者表達了個人的存在感。觀看需求就是體驗世界的權利,進而獲取信息、增長閱歷、展開想象,這是本能;被觀看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認同的表達方式。視覺需求的機理是格式塔原理,即使其組織原則已不再新穎,但是經過系統的總結,對視覺的全方位拓展仍然意義深遠。可以讓人們從嶄新的角度探究平面圖像,在充分掌握視覺思維的基礎上,創作出擺脫傳統視覺習慣的創意格式塔,滿足讀者的視覺需要。根據工作種類、年齡階段、審美需要的特點,歸納出廣告期刊工作者對封面圖形的視覺需求分類。
1.1視覺需求追求創意性
廣告工作者與“創意”密不可分,創意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們在觀看期刊時十分關注視覺審美,對于圖像形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內容支配形式,形式更吸引讀者,設計者設計封面圖形時應當將內容作為突破口,在保證內容豐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飽含創意的表達方式。此外,互聯網具有快速傳播信息的特性,使不管有益還是無益的信息都映入人們的眼簾,為避免審美疲勞,人們越來越追求圖案的創意性,杰出的創意可以啟發各種視覺思維,可以極大地鼓舞人們的精神。
1.2視覺需求追求跳脫、猛烈與張力十足的圖案
廣告工作者進行創意性的工作時,一般是借助跳躍式的思維于冥思中獲得靈感,這些人精通營銷策略,他們深知只有抓住眼球才能獲得成功。傳統的廣告人思維比較守舊,可能對過于夸張的圖像暫時無法接受,但是廣告行業的“萬金油”,其視覺思維的能力高于常人,熱衷追求視覺上的沖擊力,更喜歡被強烈吸引的感覺。靈感作為快讀和頓悟式的邏輯思維,一般是在非刻意的情況下出現的,經過劇烈的視覺沖擊,其大腦皮層異常興奮,更容易迸發靈感。
1.3視覺需求追求時效性
廣告行業對新穎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時尚信息更是了如指掌。廣告人何慶輝曾經說過,廣告就是生活,要高度關注生活元素,如果在工作中遇到無法逾越的鴻溝,可以出去走走,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在周邊事物里找到度過瓶頸期的方法。廣告工作者和期刊都對業內的熱點高度關注,一份包含熱點信息的封面極有可能借助視覺思維的作用,使工作的視覺意象呈現出來。
2我國廣告期刊其封面圖形里的視覺思維展現
設計封面圖形時,作者的視覺思維意象需借助一些方式展現在圖形上,但是在傳播圖形時,圖形又會對讀者的視覺產生影響,進而再次組建視覺意象。封面圖形作為搭建在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梁,若二者的意象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就會產生強烈的共鳴。作品融合了其自身的視覺思維和期刊的內在精神,所以讀者也就感受到了期刊的內在文化精神,進行視覺上的溝通。接下來,本文將探究我國廣告期刊其封面圖形視覺思維的表達風格。
2.1我國廣告期刊的封面設計風格
期刊品牌是在不斷的視覺重復中塑造經典品牌的,為了提高雜志的辨識度,所有期刊封面的設計標準都較為恒定,但是讀者對每期雜志的封面仍然有著滿心的期待和向往,將穩中求進作為立足點。(1)部分寫實向虛擬圖像的跨越。新聞時政和科技類期刊,它們的封面圖形大部分都是寫實的,伴隨著互聯網和設計軟件的進步,虛擬圖像憑借其揮灑自如的創意,逐漸得到廣告期刊的“賞識”。過去的雜志善于選取部分事物用于雜志封面,更突出紀實性,視覺效果更加強烈。(2)從顏色單調到強烈對比。過去雜志的封面圖形設計比較保守,隨著發行量的提高,廣告人發現讀者對于跳脫、夸張的視覺需要,所以后期再選用色彩時更加夸張。(3)扁平化流行,追求極簡。扁平化設計已從移動端轉移到報刊領域,設計思維上主張抽象和極簡。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都與手機相關,即使手機屏幕逐漸增大,但是終究是有限的。擬物化設計主張無限追求真實事物的形狀,在視覺成果上具有高仿真的特點,缺點是非常復雜,容易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而扁平化設計在界面或圖像設計上非常簡單,也更加抽象。
2.2東西方期刊的封面圖形和視覺思維的差異
封面圖形的演變與生產力、政治、文化、經濟等密不可分,國外期刊既強調顏色、圖形、樣態等視覺成果,還突出在倫理道德、社會價值觀上的需求。國外期刊的創意十分豐富,其差異也非常明顯,品牌間各具魅力,因此吸引了大批讀者,市場巨大。國內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視覺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個人和整體。文化不同,視覺思維也不盡相同,國外期刊其封面圖像注重個性、表達方式夸張、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力;而國內則主張集體思想,主要呈現的是以“和”為美的思想,這也正是我們應當學習西方之處。(2)陽剛之美和婉約含蓄。國外注重陽剛美,中國強調陰柔美,讀者喜歡在婉約的圖形里感受其內涵。因此,我國設計者經常將傳統文化、哲學思想、歷史文化融于其中,將道家思想隱喻表達,運用比興的手法,也就是設計師先孕育出其想要表達的思想,再借助一個類似的事物呈現出來,“興”就是借助細小的事物啟發感情。進行視覺表達時,外國喜歡借助視覺的變換如色調等表達含義。因此,封面圖形既表達了設計者的思想精神,也需要讀者具有視覺思維的能力來感受作者隱含的情感。
3結語
互聯網的聯合包括互聯網和傳統行業,是多媒介的聯合,互聯網開拓了期刊的發展空間,封面圖形設計也拓展到了交互設計這個環節。我們應該全面挖掘視覺思維,全方位把握與其有關的理論成果,探究讀者的視覺和心理的需要,既要穩定線下用戶,也要積極開拓新渠道,迎合線上用戶的讀“屏”和讀“圖”需求,以用戶為核心;既要審閱封面圖形的設計,關注用戶閱讀時的視覺思維,也要兼顧跨越平臺的拓展性和適用情況。媒介的大變革時代已然來臨,用戶從讀者逐漸轉變為參與人和轉播者。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期刊人被冠以“全媒體人”的稱號,巧妙運用紙本、移動客戶端和門戶網站等各種渠道,塑造獨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肩負廣告類期刊傳播信息的使命,實現全媒體的升級。
參考文獻:
[1]唐保平.藝術設計思維理念的審美體驗與碰撞——《視覺思維》理念對現代藝術設計思維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3):135-136.
[2]趙戰.新媒介視覺語言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12.
[3]李海艦,田躍新,李文杰.互聯網思維與傳統企業再造[J].中國工業經濟,2014(10):135-136.
[4]肖軍,韓彼旭,謝艷麗.淺析期刊在移動新媒體時代的探索與實踐[J].出版發行研究,2013(03):81-83.
作者:李金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