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規劃生態建筑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做了簡單的論述,提出了設計要點,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從生態建筑設計的角度來說,要立足于現狀,做好環境保護的把控,推廣應用各類節能環保措施和綠色建筑材料等,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進而推動城鄉規劃設計的高效開展。現結合具體研究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鄉規劃設計;生態建筑;設計要點
城鄉規劃是基于政府統籌引導,根據城鄉發展現狀,進行空間建設布局。在城鄉規劃設計中,要保證自然資源得以合理利用,同時注重改善周圍自然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水平,使其能夠過上舒適愜意的生活。城鄉規劃除了要做好環保的把控外,還需要做好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特色的有機融合,打造高水準生態建筑,推動城鄉持續化發展。
1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背景
從19世紀城市建設發展歷程來說,城鄉規劃建設從最初的藝術發展建設轉變為工業發展建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建設理念逐漸發展為生態文明城市規劃建設。現階段,我國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朝向發達國家前進。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運用,其符合當代人類生存需求的理念。可以說生態建筑設計是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的衍生科學性理念,關注的重點為人類生活,意在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滿足人類的基本生活需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2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問題分析
2.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深度認識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說,對生態環境的概念,有著很多不同的說法,不過核心都是強調開展生態建筑設計時,要實現生態理念和建筑理念的有機融合。城鄉規劃生態建筑設計中,因為各地區環境差異,通過建筑和周圍環境的優化安排,綜合特殊因素的把控,促使建筑能夠充分融入到生態環境中。除此之外,要考慮氣候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做好全面的把控。不過大部分人對生態建筑缺少了解,存在著誤解,片面地認為生態建筑就是在建筑物的附近種植植物或者進行綠化,需要轉變設計認識。
2.2理論和實踐難以有效結合
當前生態建筑快速發展,相關理論知識也隨之發展起來。在城鄉規劃實踐中生態建筑設計的開展,各類設計理論的應用,為設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若想推動生態建筑持續化發展,要積極吸取經驗教訓,做好反思和優化,改善規劃設計,進而更好地推動城鄉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這需要做好實地調查和勘察,為生態建筑設計的開展,提供完整的數據資料支持,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目前來說,很多生態建筑設計缺少實踐調查,進而出現設計不合理的情況,影響著建筑的效益實現。
2.3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普及度不高
現階段,建筑業快速發展,帶動著各類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建筑規劃設計實踐中,建設生態建筑同樣需要借助現代化技術的力量。例如,引入信息技術輔助生態建筑設計,實現對建筑能源消耗的綜合分析,提出相應的節能措施和方案,進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推動建筑朝向低碳、綠色環保方向發展。不過受到人們思想觀念和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現代化技術在生態建筑設計方面的應用普及度不高,未能發揮技術的作用,需要加大技術推廣應用力度。
3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策略總結
3.1做好專業協同把控
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開展,單純依靠設計師的力量難以完成此項艱巨任務,需要融合多個專業,做好各個階段的有力配合。在具體實踐中由建筑設計師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總體建筑設計推廣理念,再由相關工程師配合和介入,協同設計生態建筑。這對建設設計師和相關工程師的業務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對生態建筑相關理念有著深度的了解,并且能夠與時俱進,提出適合時展的生態理念。若設計理念落后,則難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出現配合不到位的情況,影響著城鄉規劃建設的開展。通過充分發揮各個專業工程師的力量,挖掘其潛力,做好和建筑設計師的相互配合,進而推動生態建設的發展[1]。
3.2加大城鄉規劃制度改革力度
推動城鄉規劃的持續發展,加大城鄉規劃制度的改革力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改革實踐中要積極發揮新思維,做好以下要點的把控:①做好城鄉規劃的分析,針對影響其發展的不利因素開展改革。②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鄉規劃體系,實現生態建筑與城鄉規劃的有機融合,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推動城鄉規劃制度改革方面,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建設地區的環境現狀以及生態建筑基本要求等。除此之外,推動制度改革,要做好生態平衡以及環境問題的把控,力求實現對建筑資源的全面節約,提高資源利用率。
3.3轉變建筑設計理念,創新設計方法
從城鄉規劃設計實際來說,極易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比如交通狀況和環境問題等。基于此,開展建筑建設時要盡量避開不良因素的影響,這需要做好設計環節不可變因素的把控,結合具體情況,編制生態建筑設計方案,保證方案可以符合建設區域的生態環境。開展生態建設設計,要全面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證材料采購以及施工都可以達到此理念要求[2]。若施工環節出現矛盾,要做好合理調整。開展生態建筑設計,要注重理念以及設計方案的創新,實現生態建筑的效益目標,實現效益目標最大化。
3.4推廣利用新技術和節約資源
目前來說,資源消耗速度比較快,尤其是建筑領域。若想推動生態建筑持續化發展,實現生態建設理念,積極推廣新材料以及新技術,促使環保理念的實現,實現對建設經濟成本的有效節約。例如,推廣利用現代化輕薄建筑材料替代磚石,進而減少建筑的重量,實現對經濟成本的節約。現階段,建筑領域新材料的應用較為廣泛,比如混凝土和泡沫鋁等,實現了建筑材料的循環應用,有效節約了自然資源,并且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基于生態理念,同時融合循環經濟理念,推動生態建筑實現可持續發展,緩解當前資源緊缺的困境。生態建筑設計實踐中,積極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比如生物能和地熱能以及風能等,以此減少新興能源技術,實現對投資成本的集約。采用的太陽能技術,借助集熱板裝置,實現對太陽能的收集,同時使用蓄熱設備和風扇以及空氣導管等,構建相對完整的能量轉換系統,實現對太陽能的收集和轉化,使其成為熱能,進而減少人力成本[3]。
3.5合理運用生態技術手段
生態建筑設計在微氣候的營造方面,主要關注的重點如下:①適宜的室內濕度和溫度,能夠達到人體舒適以及健康的基本要求。②最大程度上獲得自然采光,并且減少人工照明系統運行的能源消耗。③保證自然通風效果,降低空調運行的能源消耗。采取人工技術手段,促使各類目標的實現,做好各個要素的平衡把握,做好生態建筑設計的質量把控。設計時做好以下要點的把控:①最大程度上獲得自然采光。從光線進入建筑室內的途徑來說,主要為屋頂。通過采光中庭設計,使得陽光能夠滲入到建筑,利用陽光收集裝置和反射裝置等,進入到內部空間,減少熱量的損失,同時減少制冷消耗。②增加綠色面積,確保生態平衡。在生態建筑設計實踐中,通過對室內空間進行室外化,通過綠化和水面等合理劃分空間,達到綠色生態建筑設計標準。例如,對建筑共享大廳,設計開啟式屋頂,結合時間季節的變化,采用計算機或者人工控制,實現對建筑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有效調節,促使內外空間形成有機一體[4]。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要做好全面的把控。文中結合具體實踐,提出了以下控制策略:做好專業協同把控;加大城鄉規劃制度改革力度;轉變建筑設計理念,創新設計方法;推廣利用新技術和節約資源。
參考文獻
[1]侯曉成.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9(18):26-27.
[2]景源.基于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1):118.
[3]趙域博.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28):122-123.
[4]袁蘭燕.分析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8(39):128-129.
作者:王喆 單位:合浦縣城鄉建設規劃設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