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游戲設計理念的課堂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難度適宜,促進成功,培養能力是目標
在規定的規則下,每個玩家把握著游戲的主動權,充分體現自我價值,游戲難度設計合理,玩家要想獲得成功既不容易,也并不特別困難,玩家成功的滿足逐漸遞進,使玩家堅持下去。自信心缺失是中職學生的一個特點,他們大部分在學習方面經歷的挫折、失敗較多,使他們缺失成功的信心,甚至產生逃避失敗的心理,不做成功的努力。怎樣幫助學生讓其樹立自信心,體驗成功感受,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非常重要。在教學設計中,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準確的把握課堂教學起點,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實現目標要有梯度、有過程,首次目標定位不可過高,確保學習體驗成功感受,讓學生實現目標,從而樹立成功者的自信心。教師之后再逐步提高目標,通過目標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逐步提高,讓學生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獲得成功。
二、調動本能,鼓勵參與,自主學習是根本
游戲設計者充分利用人們潛意識中的競爭本能和沖動,建立各種形式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可以是計算機、對手、時間或自己,玩家只有戰勝對手才能達成游戲目標,保持持久的參與動機。“認同就是參與,認同于某個事物的人,他就完全地知道該事物本來是怎樣的。觀看活動就是一種真正的參與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過去教師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認真記錄的“滿堂灌式”教學模式,而要教會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充分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撰寫實訓實習報告,學會正確處理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等等。讓學生有機會操心、有地方費力、敢于承擔責任,戰勝自己,勇于接受挑戰。目前,各種教學游戲軟件很多,游戲承載著學習策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利用游戲,使游戲任務伴隨知識探究的過程吸引學生參與,改變一言堂的局面。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沉醉、忘卻、反思、創造。表現出特有的喜悅,甚至忘卻了自身的存在。師生雙方要以真實個體的身份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積極開展對話,敞開心扉,彼此傾聽,相互理解、相互吸引,讓課堂教學活動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完成的一場游戲。“用游戲的感性迎合學習主體的心理特征,用教育的理性不斷把學習主體引向理性”。
三、快樂學習,發展自我,身心健康是成功
康德提出了游戲設計理念的一個重要觀點,即游戲中所蘊含的情感是令人愉悅的。這種愉悅主要來自于游戲并不受到結果、報酬這些目的的束縛而能夠獨立,客觀地存在著。游戲本身就能夠讓參與游戲活動中的所有人體會到游戲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從而讓他們身心各方面的活力均能達到一種平衡狀態。羅杰斯提出以“完美人格”和“自我實現”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揭示了教學設計的真諦。在教學設計中,恰當選擇教學方法、教學媒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融洽和諧的心里氣氛中,自由地表現自我、認識自我,達到改變自我,實現自我的目標。羅杰斯把教師稱為促進者,促進者的作用不是指導而是幫助,它們把學生看成具有獨特經驗和情感的人,與學生建立一種真誠的、信任的相互關系,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心里氛圍”,維持有助于學習過程的心里氛圍。
四、游戲有規則,評價很重要
在席勒看來,游戲本身乃是制作組“自規定”的,這也意味著針對活動參與者而言,是游戲參與者自己為自己制定了游戲規則,而在游戲的“模仿性”與“情趣性”里,個體生命活動的快樂往往洋溢其中,這也恰恰是個體本身對生命活動的一種隨意的宣泄和自由的顯現,而并非單純依賴外力壓力與約束。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研究發現,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如何,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結果如何評價密切相關。通常而言,當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結果進行較高評價時,或者積極表揚和肯定學生表現時,該部分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大都較高。其原因是教師進行鼓勵性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從而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充分發揮出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與發展性功,有力地促進學生更好發展。由此可知,教師的鼓勵性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因此教學評價設計時,教師應注意運用積極評價,通過表揚和鼓勵學生,逐步培養學生不斷追求勇于進取的自信心,開啟其成功的第一步。
五、結束語
教學設計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傳播理論三大理論為基礎。教學設計其實是執行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微觀戰略和具體措施,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多從學生角度著想,教師以自己獨到的方式方法打動學生,力求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達到自己的最好發展程度和水平,使學生獲益匪淺,終身受用。借鑒游戲設計理念進行中職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作為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深入研究和積極推廣應用。
作者:張桂琴 單位:遼寧錦西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