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念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什么樣的設計才是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設計就是指在設計中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建筑全壽命期內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合高效的生活空間。
關鍵詞: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建筑設計;整合應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快速城鎮化和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能耗成成倍的增長,據有關報道,與建筑相關的污染占環境總體污染的35%,建筑垃圾約占社會總垃圾量的39%。隨著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理念的提出,綠色建筑設計成為建筑設計中必須審查的要點,政府投資項目和多數住宅項目均需達到至少一星級的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可見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概述
綠色應體現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在設計過程中,規劃、建筑、結構、暖通、空調、給排水、景觀、室內設計等各個專業協同工作,創造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
1.減少對地球資源與環境的負荷和影響
例如: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和破壞,合理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利用建筑設計的規劃、形體、朝向、合理的通風和遮陽、外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控制達到降低建筑能耗的效果。
2.創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例如:利用規劃實現居住區內良好的日照和通風環境,避免風的聚集效應造成的風口局部風速過大;通過科學的設計和設備的配置實現室內環境的舒適宜人;合理的開窗大小和形式,實現舒適的光環境。
3.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
具體體現在減少對原有自然環境、水脈、土壤及生態系統的影響,因地制宜,注重整體土方平衡,從而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等。
二、建筑綠色設計原則
1.環保性
污染在建筑工程中主要體現在建筑垃圾、施工揚塵、噪聲污染等。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一方面是現有建筑拆除再利用,另一方面是推行建筑的模塊化、工廠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老建筑拆除產生的混凝土、磚塊現場破碎后作為混凝土骨料,建筑施工的整個周期基本不產生建筑垃圾。模塊化、工廠化和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使建筑的主要構件、墻體均可以在工廠統一加工,建筑設計中標準化和模數化的應用減少了建筑邊角料垃圾。這些技術措施和設計手段可以極大地減少建筑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2.經濟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建筑的形式也越來越多,體量越來越大。建筑設計的經濟性是綠色建筑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原則。在建筑綠色設計中,應綜合提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節能、節地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的優化方案。在建筑設計中從土地利用強度;規劃層高、建筑高度的合理設計;到住宅設計中較高的得房率;車庫設計中較低的車位面積指標等都是對綠色建筑設計中經濟性理念的具體體現。
3.合理性
建筑工程對人力、物力、財力的需求非常大,建筑設計的合理性是保證建筑功能性和經濟型的前提。設計的合理性包括功能的合理性和在經濟條件的制約下合理進行分配資源,從而創造最佳的建筑形態。綠色建筑設計的合理性不僅體現在建筑設計上,同時還體現在建筑的總體布局上,在同樣的成本下,綜合統籌考慮各專業因素,創造最大的價值。
三、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節地在總平面設計中具體的體現
節地的理念在設計中從兩個主要環節體現:(1)城市控制性規劃設計制定階段,這個階段規劃城市或片區土地的利用性質、開發強度、規劃交通、市政管網、城市配套等各種條件制定。控制性規劃是實現綠色設計的前提。設計中應綜合考慮片區位置、地質、土壤、水文、經濟、社會、周邊狀況等各種因素,從總體上控制,實現控制性的綠色生態。例如:小而密的交通路網、根據地區經濟狀況確定合理的土地開發強度來指導詳細性規劃的制定、通過土地性質的規劃指導和規劃合理的商業、居住、辦公、生產及教育、醫療等生產、生活、配套的密度和位置,實現綠色10分鐘步行圈的、通過用地性質規劃,指導城市工業、商業、辦公、居住的合理分布,使城市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方便。(2)修建性詳細規劃的設計制定階段。具體指根據控制性規劃要求的土地開發強度,結合項目地形、地質和周邊關系,設計合理的詳細規劃包括建筑規劃、豎向、道路、綜合管網等。這個階段的設計需根據項目功能要求,充分考慮場地條件,盡量保持原有地形形態、減少土方的挖填工程量、減少原有生態系統的影響。如規劃時高層建筑避開地質軟弱區,減少大開挖保護原有植被,通過豎向綜合設計實現土方平衡。
2.節能方面
綠色建筑設計的節能主要體現在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兩大方面。規劃設計方面:規劃中合理的建筑位置、密度和高度是保障建筑足夠采光和良好通風的前提,可通過規劃設計實現小區域環境的舒適,阻隔冬季寒風,減少面寬或體量過大的高層建筑帶來的“風口”現象等。建筑設計方面:主要體現在建筑體型、外圍護結構、水電設備的設計等各個方面,又體現在建造和運營兩個過程中??刂坪侠淼捏w型系數,不做不規則的建筑,有利于結構的整體性,從而節約造價。在建筑使用中,節水、節能設備的設計運用、外圍護保溫體系的引用,太陽能技術、中水回用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少建筑熱量的散失,節約資源。在室外場地設計中,利用地形設計出蓄水區域,硬化地面采用透水材料鋪裝,加強自然雨水的滲透、匯蓄,有效減少地面徑流,降低洪澇發生的風險。
3.合理利用太陽能
太陽能作為一種新型的、可再生的、無污染的能源,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目前各地以針對太陽能的利用提出各種鼓勵或強制使用的措施來實現太陽能利用的推廣。目前我國在太陽能發電、蓄熱等方面已大規模實現。在住宅中外墻外掛集熱板收集太陽能已成為常規設計做法,目前公共建筑的幕墻發電也已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綠色建筑技術,在廣發推廣。
4.建筑內部空間形式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從室內光環境、聲環境、通風等各個方面指導建筑設計。良好和適度的自然采光,減少人工照明消耗,并且可以有效地調節室溫,設計中通過合理的開窗和遮陽設施實現。窗的朝向和中空玻璃、新型窗的密閉性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室外噪音對室內聲環境的影響。建筑在兩個不同朝向上合理開窗,實現室內空間內合理的空氣流通,可以提升室內的舒適性。室內設計中合理選用內裝的材料,通過可以綜合利用室外的環境光和反射光,大家室外光照射的深度,并減少眩光,從而增加自然采光區域和時間,減少室內照明能耗。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已經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我們需要在建筑設計中廣泛地融入綠色設計理念,減少對地球資源與自然的影響,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高效的空間,建筑與自然協調融合,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陳宏.現代城市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重點[J].江西建材,2016(3):49.
[2]郭灝,閆冰.探討低碳設計理念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2):290.
[3]許乙弘,王玨.綠色建筑技術因素對超高層造型設計的影響[J].華中建筑,2016(1):61-64.
作者:王萍萍 黃森 單位:山東省華都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