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翻譯定義研究述評范文

翻譯定義研究述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翻譯定義研究述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翻譯定義研究述評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雜志》2014年第二期

一、2000-2010年間

這期間與此相關的期刊論文共有15篇。其中有5篇沒有提出翻譯定義,最有代表性的是宋學智。宋文在論述了20世紀中西方林林總總的(文學)翻譯的定義后,對出現這種難以達成共識的、琳瑯滿目的翻譯定義的原因進行了探析,并概括為以下10方面的原因:時期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認知不同、多譯性和多元性、動態的觀點、可變因素眾多、認識局限、種種理論縮寫、古老又年輕之特色[3]。宋文雖然沒有給出翻譯的定義,但是卻將希望寄托在未來,希望我們既古老又年輕的人類去為之努力。另外的10篇之中有2篇雖然沒有提出明確的翻譯定義,但是卻有作者本人認可的名家(奈達)的翻譯定義。李田心和方岳華都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20幾年里國內有關奈達翻譯定義的誤讀進行了澄清,并依次提出了奈達翻譯定義的正確譯文應該為:翻譯是首先在意義上,其次在風格上用接收語再現與源語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對應(或相當)信息[4]和翻譯是用接收語再現源語信息最接近的自然流暢的相當(對應)信息,以意義為先,風格為次[5]。李文和方文雖然對澄清以往學者們的誤讀和誤譯功不可沒,但是該定義忽略了符際翻譯,嚴格限制了翻譯活動的外延。剩余的8篇文章都有作者對翻譯活動的本質看法,并給翻譯下了定義。其中有2篇從微觀上探析適合于某一類型翻譯的定義,即非等值翻譯(包括欠額翻譯與超額翻譯)和旅游翻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呂和發和周劍波,他們將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應用于翻譯領域,研究全球化語境下的旅游翻譯,并定義為“旅游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同其他類型的翻譯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際特點上表現得更直接、更為突出、更為典型、更為全面。”[6]雖然探析了旅游翻譯的本質,但是卻不適合其他類型的翻譯。這8篇中的另外6篇都是從宏觀上探討了翻譯的定義。其中有兩位作者(文軍和周榮輝)看到了翻譯活動的外延,即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之間的翻譯。最有代表性的是文軍的翻譯定義,即“翻譯是譯者在具有不同規則的符號系統之間進行的信息傳遞的文化活動。”[7]但是該定義還是有失偏頗,不夠全面。“具有不同規則的符號系統”就可以簡化為“不同的符號系統”。另外,其中的“傳遞”二字也不夠嚴謹與科學,容易讓人產生歧義,不能正確揭示出翻譯的實質過程和譯者在這過程中所起的真正作用和有為程度。“傳遞”二字給人的感覺是一成不變的傳輸過程,是不需要譯者做任何變化和變動的,譯者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然后再將該信息原封不動地傳遞給讀者。其實,翻譯是人類一項特殊的交際活動,譯者在接收到對方的信息時,首先要在大腦里對其進行(語言)符號外殼的轉換,然后再將該信息內容表達出來供讀者接受和理解。顯然,這一符號外殼的轉換過程體現了譯者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碼和編碼的主觀努力程度,更體現了譯者對接受到的信息的符號外殼進行質變的轉換過程,更進一步體現了譯者所從事的翻譯活動就是先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符號外殼的轉換,然后再將轉換后的信息表達出來傳遞給讀者的過程。鑒于此,筆者試將其改為:翻譯是譯者在不同的符號系統之間所進行的信息轉換與傳遞的文化活動。另外4位作者所提出的翻譯定義都不適合符際翻譯,其中侯林平的翻譯定義最具有代表性。侯文的翻譯定義為“翻譯是譯者通過其思維或信息科技手段將源語文本中表達原作者意圖的各種信息轉換到風格極似的譯語中以滿足讀者特定需要的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8]侯文的定義僅將翻譯的外延范圍限定在語言之間各種信息的轉換,沒有從符號學的角度去界定翻譯的本質和外延。

二、2010年(含2010)以后

這期間共有7篇代表性期刊論文。其中有2篇沒有提出翻譯定義,即屈萍的《從翻譯比喻認識翻譯的定義》和路東平的《歷史視閾下的翻譯定義》。前者淺析了翻譯比喻的特點及其對認識翻譯定義(本質)的促進作用,而后者則探析了翻譯定義的歷史嬗變所折射出的翻譯與譯者之地位及其使命的變化過程,強調了譯者地位逐漸彰顯的過程。二者均未論及翻譯的本質及其定義,分別側重翻譯比喻和譯者地位。另外5篇都有作者本人認可的名家的翻譯定義。其中唐勤泉有兩篇文章,即《翻譯教學中的開放性翻譯定義》和《描寫譯學框架下的翻譯定義研究》。前者認為翻譯的定義不僅應該是開放的,還應該重視翻譯的社會文化屬性,后者看到了譯學界在翻譯定義方面的“求異”傾向。二者都肯定和介紹了圖里(Gideon•Toury)的描寫譯學框架下的翻譯定義,但是圖里的翻譯定義不適合符際翻譯。另外3篇代表性論文都是李田心的,即《奈達翻譯定義的錯誤譯文曲解了奈達翻譯理論》、《奈達翻譯理論:“老調新彈”———奈達翻譯定義新解》和《奈達翻譯定義有損翻譯教科書的品質淺析》。李文再次撰文澄清了奈達翻譯定義在國內的誤讀和誤譯。然而,這5篇文章的共同點在于圖里和奈達所下的翻譯定義都不適合符際翻譯,表現出了該定義的片面性。

三、結語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有不少學者正式撰文探析過翻譯活動的本質,并試圖給翻譯下一個定義。其中有少數專門探析某一類型的翻譯活動,大多數專門探析宏觀上的翻譯活動,也有極少數探析與翻譯定義有關的其他方面。他們文中所認可的名家的翻譯定義,甚至是自己所下的翻譯定義大都不適合符際翻譯。其中唯有文軍和周榮輝兩位作者所下的翻譯定義看到了翻譯的外延,不僅適合語際、語內翻譯,還適合符際翻譯,但是文文定義中的“傳遞”二字忽略了譯者的有為過程,而周文的定義至少有以下5點不足。第一,該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其實廣義之中就已經包含了狹義的內容,所以不需要單獨和刻意去分為狹義和廣義。第二,該定義將翻譯所牽涉的活動范疇或外延都一一列入翻譯的定義之中,有點累贅,使本來就簡單明了的翻譯活動略顯復雜。第三,所使用的“翻譯原材料”這個術語有點不妥。“材料”應是物化的具體東西。正如作者在定義中所一一列出的翻譯的外延一樣,筆者覺得其中的“無聲非語言符號”大都不是屬于“材料”范疇的,比如人的動作、表情等等。第四,該定義將“行為者”也列入翻譯的定義之中,混淆了翻譯活動的本質屬性和“翻譯”二字的語境意義。“翻譯”這個詞語在語境中既可以做動詞又可以做名詞,因而具有很多的語境所指意義。但是翻譯定義的要旨是要界定翻譯活動的本質屬性,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第五,該定義沒有界定出翻譯活動的主體和主體從事翻譯活動時所憑借的手段或工具。“范疇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一定的范疇標志著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一定階段。它是以往認識成果的總結,又是認識進一步發展的起點。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人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化,范疇也會隨之變化。”[8]不妨套用之,翻譯定義是在翻譯實踐基礎上產生的,一定的翻譯定義標志著人對翻譯實踐活動認識的一定階段。它是以往認識成果的總結,又是認識進一步發展的起點。隨著科學和翻譯實踐活動的發展,人對翻譯實踐認識的深化,翻譯定義也會隨之變化。鑒于此,翻譯定義的研究仍然任重道遠,希望更多的學者運用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知識關注翻譯定義的研究,詮釋和涵蓋不斷變化發展著的翻譯實際。我們理應根據變化發展的翻譯實際來調整我們的翻譯定義,以期讓我們對翻譯活動的本質認識能跟得上變化發展中的翻譯實際,能更好地指導翻譯實踐,更好地為人民和社會服務。

作者:寧濟沅單位:韶關學院外語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jizz性欧美12|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欧美性一交激情视频在线|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在车上狠狠的吸她的奶|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欧洲乱码专区视频|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韩国演艺圈悲惨133bd|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国内精品一战二战| bt天堂在线www最新版资源在线|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入口|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爱情鸟免费论坛二|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精品日产卡一卡乱码| 国产97在线观看| 荡公乱妇蒂芙尼中文字幕|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