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人際關系培養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主觀因素1.個性因素。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的個性又有所不同,多種個性的共存,學會融合,那便和諧,反之就會造成矛盾。每個人的個性和其成長的環境、教育等有關,處事方式以及思想觀念也都會有各自的見解,因此,人際關系需要每個人互相包容和維護。2.生活習慣因素。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受到文化背景、地區背景、家庭背景的影響,其生活習慣、學習方式、處事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宿舍內,大家的作息時間不一致,有人早睡、有人晚睡,有人要在安靜的環境中入睡、有人吵吵鬧鬧也能睡,這時,如果大家能夠互相協調好,那宿舍氛圍就會友好融洽,反之,尖銳緊張的人際關系隨之形成。還比如在宿舍衛生、公共設施使用等方面也都容易產生矛盾。3.不良心理因素。每個大學生都是家里的寶貝,家長盡其所能為大學生提供物質需求,而且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一些攀比現象,比如誰的衣服名貴、誰經常出入娛樂場所、誰用高檔手機等,久而久之,家庭經濟好的學生好像“高人一等”,貧困的學生則易形成自卑心理。也有一些學生能力很好,但遇到挫折后沒能及時調整心態,也會產生消極心理和情緒。因此,在大學生中存有的自我、自傲、自負的不良心理應及時克服。
(二)客觀因素1.家庭因素。一是家庭變故因素,有些學生經歷過父母離異、孤兒等情況,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他們渴望在校園生活中能感受到親情和友情,但有時學生在不經意的玩笑之中有所冒犯,導致沖突。二是家庭貧富因素,貧困生可以通過學校的相關資助或勤工儉學來減輕家庭負擔,而家庭富裕的學生毫無后顧之憂,也會有一些高消費行為,兩種情況反差大,易使學生心理產生不平衡感。2.學校因素。學校的課程設置中對于大學生心理調適和人際關系培養的內容比較欠缺,相應的講座、活動和討論也比較少,易形成師生都不夠重視的情況。比如學生在班級中出現矛盾時,一般只是純粹地指出誰對誰錯,卻很少找出矛盾的根源以及避免同樣的矛盾在以后重復出現。3.社會因素。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大學生學習好,還要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是極高的,這就使得大學生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他們對各種評優評先看得很重,有時還會“不擇手段”爭取,導致學生之間矛盾重重、隔閡加劇。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培養的重要性
(一)大學生通過人際關系培養所形成的優良品質有利于宿舍文化建設。在大學生人際關系培養中,尤其強調幾種品質:(1)尊重,大學生在與人溝通時,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首要的,人與人都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之上,要把雙方擺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尊重自己的同時是尊重他人,而尊重他人的同時更是尊重自己。當然,這也不是說大學生要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而是在尊重雙方的同時也要懂得分辨是非對錯,維護尊嚴。(2)理解,其實這也是一種換位思考,大學生要理解自己,也要理解他人,在多元化的環境之中,大學生個性較強,要以理解和寬容的心態與人交流,關心他人,理解他們心里所想,才能找到彼此的共鳴,增進彼此的交往,也就維持了良好的人際關系。(3)真誠,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學會真誠、用心與他人交往,而非在利益面前說一套做一套,久而久之,會給人留下不可靠、不值得深交的印象,而應以誠待人,在獲得他人信任的同時也能結交到具有真誠品質的人,何樂而不為。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技巧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維護需要技巧,比如不要探及他人隱私和缺陷、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轉危為安等。同時,人際關系的維護需要能力的支撐,比如親和力、洞察力、思考能力等。若能切切實實掌握和運用人際關系技巧和能力,那么,大學生們在與人交往時更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校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和人際方面的教育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從教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教師、黨團組織、學生骨干等多方面的配合以及各種有效途徑來促進大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從學生管理的角度來看,這也會讓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明顯下降。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適時在宿舍或社區開展各類友誼賽等活動,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充實,也強化了學生間團結合作的意識。學校把以上兩點有機融合,有利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建立友誼,增強凝聚力,消除負面因素,以此優化校園文化精神。
作者:毛斐均單位:莆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