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重慶圖書館為例,從總體目標、采訪原則、收藏范圍、組織保障、建設途徑、開發與利用、評價方法等方面,對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進行探討,以期優化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工作,為當地文化建設服務。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實踐討論
主席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浸潤,目前各個地區都在打造自己的特色,即特色產品、特色小鎮、特色文化,這些建設都需要搜集整理大量的當地文獻資料。在旅游業向更深層次發展的今天,地方文獻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重慶具有相當濃郁的地方特色,無論是人文歷史、特產美食,還是地形地貌,都有著獨特性。重慶是中國唯一被國際權威旅行雜志《孤獨星球》等評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十大最具發展潛力的旅行地”的城市。在界面聯合今日頭條的2017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中,重慶排名第二。重慶地方文獻是重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發展的縮影,它不僅能方便人們了解重慶,加深對重慶的熱愛,更是重慶本地文化的一種沉淀,同時也將對重慶市的黨政決策及經濟建設起到較大作用,可為重慶市地方各項事業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具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和保存價值。下面以重慶圖書館為例,對地方文獻建設進行探討。
1確定總體建設目標
了解一個地區的定位和發展趨勢,可以幫助圖書館有的放矢地建設地方文獻資源。重慶近幾年在旅游業上呈現出爆發式發展和井噴式增長,2018年的“五一”節,重慶洪崖洞景區游客人數僅次于北京故宮。但目前重慶在文化輸出上還停留在奇特的地理地貌、特色美食上,旅游業想要持續發力,不讓旅游只停留在拍照和吃火鍋上,就得從文化出發,不斷發掘重慶特色文化,努力開發重慶相關文創產品,大力宣傳重慶人文風情。作為重慶重要文化陣地的重慶圖書館,一直重視地方文獻的建設,致力于服務廣大市民,并不斷以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來宣傳重慶。搬遷至新館以來,一直把地方文獻納入重點打造的文獻資源建設體系中,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涵蓋地方志、史料、統計資料、年鑒、文集、名錄、資料匯編等各種類型的地方文獻收藏體系。未來還將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征集力度,全力搜集更多更優秀的地方文獻資料,深度挖掘現有地方文獻內容,積極加工開發其衍生品。到2020年,將地方文獻建成有一定規模、有多個主題、紙質與數字并存的第四大特色館藏,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濃郁的重慶特色文化氛圍,增強重慶人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2制訂采訪原則
地域性原則:確定地域范圍,重點收集本地區地方文獻。系統性原則:收集地方文獻要求做到全面、完整和連續。各學科地方文獻全面收集;各載體類型地方文獻完整收集;常規地方文獻和灰色地方文獻并重收集。針對性原則:做到目的明確,有計劃、有重點地收集,形成特色館藏。協調性原則:館際協調分工合作,明確各自收集地方文獻的側重點,形成最佳收藏結構體系,建立起縱橫交錯的地方文獻網絡,為實現資源共享打好基礎。
3確定收藏范圍
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重慶市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編印的各類地方史志、史料、地方年鑒、文集、資料匯編等文獻資料;2)反映涉及重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教育衛生、風土人情、古跡遺址、名勝景觀等方面的文獻資料;3)重慶籍和曾寓居重慶、官居重慶、在重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各界人士的著述作品、傳記、年譜、手跡、手稿,以及他人所著有關研究評論資料等;4)重慶市各新聞、出版單位公開發行的與重慶相關的各種出版物,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畫報等;5)凡現轄區域及在歷史上更迭交叉時所涉及的有關地區的新聞、出版等單位公開發行的各種出版物,包括圖書、期刊、報紙、視聽資料等;6)其他省市歷史上或現今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與本市有較為密切關系的,可留存圖書館供參閱的各類文獻資料。凡涉及上述內容的文獻,載體形式不限。
4做好建設保障
組織保障:組建重慶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委員會,負責地方文獻建設的指導、組織和協調。政策制度保障:依托《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確保重慶本土出版機構出版物呈繳的數量和質量;制定《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加工入藏規定》,保證地方文獻編目的高標準,入藏的優先性。經費保障:每年從購書經費中劃出地方文獻建設專項經費,另外根據搜集到的文獻量可適當增加經費,確保地方文獻建設資金充足。人員保障:設專職采集人員2名,需熟悉當地風土人文,了解現有館藏結構,負責購買、征集、交換、復印、接收贈送的地方文獻;設專職編目人員1人,由資深的編目人員擔任,力求準確著錄、全面揭示文獻內容,方便讀者查找;設專題服務人員2人,負責為讀者提供地方文獻咨詢、檢索、課題等服務;設專職地方文獻開發人員1~2人,負責地方文獻的二次、三次開發,地方文獻數據庫的建設。場地保障:專設地方文獻閱覽室、地方報刊閱覽專架,將地方文獻專門陳列,便于地方文獻集中收藏和讀者利用。
5拓寬建設途徑
5.1加強征集宣傳力度,定期走訪各級單位征集人員平時要注重掌握地方文獻出版信息,查缺補漏,與各級單位建立關系,宣傳地方文獻的重要性,便于其及時將新資料贈予圖書館。走訪重點單位,如各區(市、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史志辦、黨史辦、統計局等。征集文獻重點為各地的地方志、文史資料、黨史資料、各類年鑒等,以及內容真實可信,文獻價值較高,且有一定出版規律的史料。地方性內部出版報刊,可聯系當地文化委員會的報刊處。
5.2充分利用政策法規,確保交存效果2018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中對于交存出版物有著明確的規定,例如:“第二十六條出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家圖書館和所在地省級公共圖書館交存正式出版物;第五十一條出版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存正式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出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2]?!边@里沒有使用圖書館界一貫的“呈繳”,而是用了“交存”這個詞語?!敖淮妗笔墙徊⒋娣?,是一個平行的行為,字面上有委托保存的意思,而呈繳則是一個向上的行為,“繳”有強制性、有義務性。圖書館與出版單位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相比較來說“交存”更為妥當。
5.3開展區域性資源整合,實現互通有無加強省級公共圖書館與各個區縣圖書館的聯系,努力建立相互協作、相互依存的關系,進行地方文獻的互補、互換,互通有無,實現共建共享,力爭地方文獻搜集的全覆蓋、無死角。建立區域性公共圖書館聯盟或者區域性地方文獻征集協作網是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
5.4鼓勵捐贈,加大獲取地方文獻的力度目前重慶圖書館每年接待捐贈讀者500人次左右,接收圖書4000余冊,其中地方文獻約占五分之一,又以本地作者的著作和族譜為主??赏ㄟ^收藏證的及時發放,芳名榜信息的快速,對捐贈者提供更加貼心溫情的服務等方式來鼓勵捐贈行為。還可通過必要的捐贈宣傳與推廣,力爭使捐贈者保持捐贈熱情。有條件的圖書館還可以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臺灣地區的高校圖書館就采取了將近20種獎勵及回饋方式,可謂用心、創新,他們甚至會根據捐贈人不同的身份類型,設置對捐贈方有實際價值的回饋方式,例如復印優惠、免費提供視聽影片,以及還提供獨具特色的紀念品等[2]。
5.5多種渠道獲取地方文獻地方文獻的搜集,除了常規性的新書采購外,通常是在舊書網站如孔夫子舊書網,本地一些舊書市場、舊書書店進行搜集購買。經過幾年的摸索,已經有3家舊書店發展成為小微企業,與重慶圖書館簽訂了供貨協議,長期為重慶圖書館供應地方文獻,供應量也日趨增長,尤其近3年的品種數也成倍增長。舊書的購買關鍵在于定價,我們在協議中規定了同一種書在書品相同的情況下一定保證全網最低價,且一旦發現有重復必須退貨。定價原則只設置上限,分門別類地規定了幾種常見類型文獻的上限價格,如有特殊情況,在發貨前會特別說明,由雙方商議決定。但是這種途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供應商渠道有限,也有利益的驅使,書店老板極有可能只傾向于某一類型的文獻,故不能做到全面搜集。為了進一步增加地方文獻購買的范圍和數量,圖書館日后需尋找更多的供應渠道。
6強化文獻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6.1實施數字化工程,建設數據庫地方文獻數字化工程致力于對重慶優秀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以宣傳重慶文化為己任,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重慶地區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與整合。目前重慶圖書館自建有重慶地方數據庫,包含重慶美食、重慶旅游、重慶抗戰、重慶紅巖等欄目,數據庫實時更新,力爭形成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等多層面資源庫。
6.2整理加工現有文獻,使其發揮更大作用要高度重視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工作,編輯出版珍貴地方文獻資源和研究成果,揭示地方文獻的深度和廣度,使地方文獻發揮更大的作用。
6.3開發資源,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通過對地方文獻的梳理,可以厘清資源的價值,研究確定不同的主題。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展示,能夠更好地宣傳地方特色文化、人文歷史、社會發展成就等各個方面,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多元、更加豐富、更加開放的地方文獻展示和服務。
7做好資源建設的評價地方文獻建設的評價
有利于評估圖書館目前的地方文獻搜集工作,對現有地方文獻進行查漏補缺,有利于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有利于建設結構布局更為合理的地方文獻資源。目前圖書館都很重視地方文獻的建設,尤其是省級公共圖書館,更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地方文獻的搜集,但是成效如何,需要進行回顧整理、去地方文獻閱覽室進行走訪。1)及時回顧,定期撰寫質量監控報告每年應對當年地方文獻采購、征集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具體可分地區列出表格,或者在以文獻類型來進行回顧梳理、查漏補缺的基礎上,形成質量監控報告,并在每年的文獻資源建設委員會會議上由專家進行評議,指導糾正。2)合理搜集,了解讀者利用情況讀者利用率是衡量地方文獻建設情況的重要指標,包括紙質文獻、數據庫,應通過定期查看地方文獻借閱情況、數據庫下載情況等,了解讀者的喜好,從讀者用戶的角度來考量地方文獻建設工作是否合理。3)重視讀者反饋意見,跟進采購地方文獻的拒借率能反映我們地方文獻的缺失,要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讀者意見,例如設置留言簿、網站薦購信息、讀者訪談等,及時跟進采購讀者需要的文獻。4)跟蹤服務政府企業項目,有的放矢服務政府企業項目的數量和質量,也是衡量地方文獻的一個方面。追蹤社會熱點,了解政府企業工作動向,關注其工作重點,可以更好地為政府企業服務,也讓地方文獻“活”起來。
8結語
地方文獻建設關系著地方經濟政治的發展,圖書館需要花大力氣進行深度建設,才能有成效。了解一個地區的定位和發展趨勢可以幫助圖書館有的放矢地建設地方文獻資源;政策和制度為地方文獻的建設保駕護航;搜集途徑多樣化可以讓地方文獻涵蓋更為全面,品種更多樣;深度挖掘、開發利用現有資源讓地方文獻更為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定期對已有地方文獻進行評價,有利于建設結構布局更為合理的地方文獻資源。
作者:秦云單位:重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