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當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為主要依據,從增強林業生態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林區群眾主體作用,推動林業生態建設質量全面提升3方面,深入探索與研究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其目的在于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為推動我國社會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哲學問題;思考
從我國現代化社會長遠發展來看,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重要。其是提高林業生態環保水平的有利因素,也是促使我國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點。為此,需給予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促使在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其價值與效用,為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做鋪墊。
1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1.1保護意識不強從哲學角度看,正確的意識有利于客觀事物全面發展。首先,與時俱進的意識十分重要,但從當前所掌握現狀來看,一些地區并未了解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性,會使林業生態建設受到巨大阻礙。特別是從政府角度來看,宣傳手段不當、宣傳力度不足,致使林區群眾生態意識淺薄,法律觀念不強,亂砍濫伐現象嚴重。林業具有極強的商品生產屬性,部分地區為了能夠在短期能夠獲取利益,從而注重材料利用,輕視林木保護。另外,對林業物種多樣性注重力度不足,傳統林木培育方式極易致使森林生態性能下降。
1.2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活動積極性不高從哲學角度看,社會公眾不但是實踐的核心,還是歷史的主要締造者。通俗的講,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務必要倚靠社會公眾力量,但群眾參與態環境保護活動積極性不高。主要體現在:首先,當前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活動的參與皆是源于政府號召,很少有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其次,林區財政收入較少,諸多林權所有者無法依據相關規定獲取補償,致使經濟效益不佳,從而影響社會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最后,林業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不佳,其不單單是森防工作人員,還是森林保健者。但由于他們缺乏專業素養,接受培訓教育機會較少,阻礙了林業生態環境發展。
1.3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水平不佳就當前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現狀來看,發展空間廣闊。我國人口多,并且增長速度極快,林業資源需求量大。但因林業生長整體較差,為此當前我國人均森林占有率較少,此種供需不均衡由人類活動導致,阻礙了林業生態發展。除此之外,需要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的科技研究,林業有害物質防治力度不夠,科技成果貢獻率與轉化率相對較低,因此,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有待加強。
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為了推動我國現代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有效解決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十分重要。從哲學角度制定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有利于我國林業生態建設。
2.1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2.1.1幫助林業群眾樹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若想實現林業生態建設,一定要有政府部門的支持,通過政府大力宣傳,提升林區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宣傳生態林業的現實意義與含義,轉變社會公眾的傳統意識與理念。實踐表明,若想獲取長期利益,務必要將經濟效益的獲取轉變為提升生態經濟效益,產業同生態相互推動、共同提升。基于此,需轉變林業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林業生態保護的理念。在農村中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減少農村對林木的實際需求量,降低人類對林業資源的損害率。2.1.2保護林區物種多樣性。保護林業物種多樣性就是保護林區生態平衡,以林木為主體,遵循森林生態系統綜合性原則,構建企業生物協同發展的林業生態系統,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提升林業資源應用效率,促進自然林業長遠發展。2.1.3加強對科學技術的運用。樹立林業生態建設理念,加強優化生態環境建設服務體系,加大投入科研研發費用。增強林業科技人員有關知識培訓力度,指派專業人員深入林間指導,進而為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有利條件。促使林業生態科技在林業信息化建設以及病蟲害防治中得到有效利用。
2.2全面發揮群眾主體效用林區公眾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因素。2.2.1森林資源保護需從保護利益對象著手。林區公眾不但是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還是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效益的主體。推動林業經濟發展,提高林業公眾經濟效益與就業機會,提升林區群眾參與林業生態環保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2.2.2加大公共財政對林業公眾生態補償力度。確保林業公眾的經濟效益,推動他們依法開展林業經營管理。政府依據既定退耕面積,向土地承包商提供生活補助費、補助糧食等,通過這些方式推動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會同步發展,確保公益林建設有序開展。2.2.3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活動。做好以現代生態保護與生態倫理觀為中心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提升林業科技保護團隊整體素養,以期為林業生態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大力推進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為現代化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做鋪墊。
2.3提高林業生態建設質量若想全面提高生態環境建設質量,需做好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經濟間的協調工作。第一,加大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系統性、多樣性的維護力度,以確保森林資源總量滿足社會需要。目前,我國處于造林綠化熱潮中,若想轉變單一追求數量的造林方式,需要加強技術指導,著重發展工程造林,保證造一片成一片。一方面利用多元化手段增強天然林養護,建構一個層次繁雜、品種多樣、結構穩固的公益林,另一方面提高經濟林科學管理力度,全面應用林業土地,加強單位面積產量,實施綠化無公害培養。第二,確保林齡與林種結構的合理性,提升森林資源延續性。增強同林業科研部門、高校間合作力度,確保林業生態工程有足夠的研究費用,構建林業生態科技推廣部門,完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團隊,合理應用林業生態建設與科技成果。第三,豐富林業生態文化。林業生態文化建設需大力宣傳生態文化內涵與知識,展現不同區域的生態文化特點。有效處理林業生態文化體系與產業體系間的關系,優化生態文化產業的核心設施,加強林業生態文化創新與優化,促進林業生態文化全面發展,為我國繁榮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3結語
總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重要,其不但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還能保證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是相關部門需高度重視的問題。但當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依然存在些許問題,既未能形成科學的林業生態保護意識,又未能實現林業生態建設質量的全面提升。為了充分發揮出林業生態效益,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潘金志,黃旺生.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思考[J].林業經濟問題,2013(2)
[2]郭志英.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問題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8)
[3]劉曉立.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的思考[J].農家科技,2017(9)
[4]張秀華.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的思考[J].科學技術創新,2015(27)
[5]解坤梅.礦業開發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分析與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4(3)
作者:沈桂保 單位:陜西省漢陰縣城關鎮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