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范文

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

《民間文化旅游雜志》2017年第12期

[摘要]來自民族地區的大學生由于從小受到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的影響,學生的漢語言水平普遍不高。但民族地區的豐富文化資源對寫作教學來說是難得的寶貴資源。將民族文化資源與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結合,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就讀高校當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文化素養,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民族文化;應用文;資源;表達能力

2001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明確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對學生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我國各層次教育的重要內容。自1978年恢復高考之后,大學語文課程在全國各地高校普遍開設,也一直受到多方關注和討論。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高級研討會紀要》中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大學語文應當成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大學語文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對母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對母語經典及代表性優秀作品的研讀,進一步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鑒賞和評價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并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文修養的提升,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更加充實、豐富、健康。”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2012年12月4日頒布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提出“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載體作用。”“加強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高等學校要科學設置語言文字相關課程,以提高語文鑒賞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和語言表達與交際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及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建立并完善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評價標準。分級分類制訂高校學生和中小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評價標準和測評辦法,將口語表達、漢字書寫納入語文教學和評價范圍。”以上所列舉的文件都對培養大學生的通用語言應用能力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而在建設應用技術大學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或相關課程,力圖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以南寧學院為例,南寧學院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是民族地區高校。由于民族地區的語言環境復雜,學生從小受各種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的影響,學生的漢語言水平不高,所以南寧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必需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民族地區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也提供了寫作的素材。因此我們以南寧學院為例,探索民族文化資源在應用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

大學語文教學是在中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課程。學生們中等教育階段的學習結果直接影響了大學階段的學習。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設置情況

根據張窯(2014)對三年級至高三年級的語文教材(人教版)的統計分析,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應用文所占比例極少,文學性的文章是基礎教育所關注的焦點。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高考命題的影響,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處理往往是弱化的。因此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應用文寫作知識的可以說是匱乏的,也缺乏針對性的應用文寫作訓練,有“會寫文章,不會寫應用文”的情況。我國各高校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在“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設置“應用文寫作”教學環節,二是開設專門的“應用文寫作”課程,“辦法二”較“辦法一”可用課時相對要多一些。另外,在教學班級的人數上,很多高校采用了大班授課的方式,班級人數少則七八十人,多則上百人。所以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際開課情況、課程設置情況、班級人數等都不容樂觀。教學任務重,教學條件有限,學生基礎薄弱,都給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二)應用文寫作的課堂教學反思

學生們在從小學到高中的十二年的學習生涯中,語文教學一直處于核心地位。但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課程教學采用的多是“知識本位”和“文選加寫作”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已經對語文教學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接受模式。同時,受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通常也以文體知識和寫作方法傳授為重點,重視各種文種的特點和寫法模式的講授及寫作規范訓練。然而,這樣寫究竟有什么“用”,寫出來的文章怎樣“用”,學生實際上并不清楚。他們可以識記大量的應用文寫作知識點,但是卻難以將這些知識用于寫作實踐當中。由此可見,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思考。

二、民族文化資源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與中小學生不同,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并且很多大學生非就讀高校所在城市的原住民。他們來到陌生的城市求學,并將度過4年的大學生涯。這四年是他們對就讀高校所在城市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也是他們對高校所在城市文化的了解過程。以南寧學院為例,南寧學院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學生大多來自廣西各地,大部分學生對首府南寧有潛在的向往的心理,希望能在4年時間里深入了解南寧的文化。而南寧市是以壯族為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居住著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仫佬族、侗族、回族等50個民族。至2017年3月,南寧市總人口755.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38.03萬人,占全市總人口57.98%,壯族人口421.4萬人,占總人口55.78%。此外,南寧是“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長久舉辦地,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擁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獨特的城市文化。因此從客觀現實基礎來看,以南寧市的民族文化資源作為高校寫作的教學素材是可行的。

(一)民族文化資源利用的必要性與思路

2017年1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在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開設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有的省份將“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設置為全省高校的公共必修課,如貴州省。但并非所有的高校都開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民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所以我們有必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將民族文化教育融入課程內容之中。從教學實施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在“應用文寫作”課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內容。其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課時的問題。由于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內容極其豐富而深厚,但應用文寫作的課時有限,這就決定了不可能對民族文化進行系統的講授,而且應用文寫作課程以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也決定了不可能在本課程授課時系統講授民族文化。那究竟怎樣才能較好的將民族文化教育融入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呢?我們認為可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將民族文化作為寫作對象或寫作的背景材料,根據學生專業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使民族文化內容融入寫作教學之中。

(二)基于民族文化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實例

1.以民族文化活動組織為內容搭建寫作教學體系從教學內容看,應用文寫作一般需講授“計劃、總結、通知、通告、會議紀要、調查報告、活動策劃”等常用應用文。我們結合高校所在地舉辦民族文化活動,打破按應用文類別授課的慣例,根據活動進程設置相應的應用文寫作任務,構造體驗式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以廣西為例,從2014年開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決定每年的“三月三”全體廣西公民放假兩天。在這一天,全廣西舉辦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活動,熱鬧非凡。教師在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中可將“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動作為素材進行教學設計,例如:可設置擬寫“三月三”放假通知,“三月三”活動方案,撰寫“三月三”活動的新聞稿,編寫“三月三”活動簡報,最后還可以寫一份“三月三”活動總結。這樣一來就有效的通過“三月三”活動將多類應用文的寫作訓練串聯起來了。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在撰寫相關“三月三”的活動文稿時注意要求學生挖掘“三月三”活動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再根據這些特征來撰寫出具有針對性的文稿。這樣一來,就營造了讓學生置身南寧“三月三”活動的寫作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設置一些寫作項目,例如:撰寫某類文化傳承情況的調查報告,撰寫文化推廣方案,或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對當地的建筑、飲食、戲曲、手工藝產品、語言等文化資源的調查,發掘與專業學習相關聯的文化資源,培養學生的實地調查能力和調查報告撰寫能力。

2.以民族文化現象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興趣是寫作活動最好的教師,我們以學生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民族文化現象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目前南寧市正在進行地鐵建設,在地鐵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文化問題,如:地鐵的報站的語言問題。南寧市是一個多語地區,民眾常用語言有普通話、白話、壯話、平話、客家話等。地鐵1號線的報站語言采用了“普通話、英語”。而到了地鐵2號線確定報站語言的時候,南寧市民提出了應該使用當地語言報站的意見,主要有用“普通話、南寧白話、壯話”等報站的意見。針對這一發生了我們南寧市民身上的事情,我們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應用文寫作題目,例如:完成對南寧市民對地鐵2號線的報站語言的態度調查,設計調查問卷,并撰寫調查報告。此外,南寧市地名同樣也可作為調查的對象。因為南寧市的地名類型多樣,既有與其他城市同名的道路,如:人民路、民主路、共和路、友愛路等,還有獨具地方特點的地名,如:瑯東、吳圩、那里、那了、那弄、三塘、四塘等。這些地名中的“瑯”是粵語詞匯,讀lǎng,指河湖沿邊的低地;“那”是壯語詞匯,指田地;“圩”指鄉鎮的集市,讀xū;“塘”指水塘。這幾個詞用作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雖然現在很多地方的地貌已經看不出命名時候的情況了,但這些詞匯形象地記錄了當地的歷史風貌變遷,而且部分詞語是用民族語言或當地方言命名的,如“瑯”“圩”。根據不改變命名的原意的原則,我們在念這些詞的時候應使用命名所用語言的讀音,這樣才能保持其文化韻味。我們教師可根據南寧市地名命名原因多樣性的特點,設計調查題目,要求學生開展調查,撰寫調查報告。通過這些有關民族文化的寫作訓練,大學生一方面鍛煉了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生通過對民族地區生活的調查,提高了對民族文化的理解,明白了語境在寫作活動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根據情景靈活寫作的能力。

3.在應用寫作活動中傳承民族文化,培養寫作創新意識寫作活動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過程。寫作成果是個人對寫作素材的創意結果。應用文是以處理各種事務為目標寫作的文章。在寫作應用文的過程中,材料的組織,語言文字的選擇,表現手法的運用等都是需要寫作者發揮創造性。我們將民族文化融入寫作教學活動之中,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社會變遷過程中民族文化是如何傳承發展,領會創新對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將創新意識融入寫作活動之中。例如,在進行廣告文案寫作教學時,教師選取具有濃厚民族文化特點的廣告文案實例進行講解,講述如何將各種民族元素在文案寫作中運用,并讓學生進行模擬寫作訓練。這就有效地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民族文化知識運用到寫作活動之中。

三、小結

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是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同時還有傳承民族傳統文化,陶冶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可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即在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對推動課程教學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融入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

參考文獻:

[1]關于轉發《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高級研討會紀要》的通知[Z].2007.

[2]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印發《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Z].2016.

[3]張窯.從職場人士應用文寫作能力的低下看語文教學的改革[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8-10.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Z].2017.

作者:農朗詩 單位:南寧學院公教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午夜在线|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69日本xxxxxxxxx19| 天天综合天天色| 三上悠亚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污视频网站|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经典欧美gifxxoo动态图暗网| 国产剧情丝袜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xxxx|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四虎影院永久在线| 西西www人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eeuss影院免费92242部|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aⅴ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彩视频|